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3-07-29曹静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高职

曹静

【摘 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收到实效。近年来,高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成才为本,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思想政治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以人为本”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就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广泛深入到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许多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在坚持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一味要求学生服从的做法,显然已经不切实际。特别是随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提出,“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正在各大高职院校达成共识,为广大教育者广泛接受并逐步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是促进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要适应这样一个转型的环境,个体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再加上“重劳心,轻劳力”等中国传统的陈旧思想影响,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些偏见和歧视,因此,有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识、资历的限制对前途担忧,甚至感到茫然。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善于学习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生活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学生只有身心协调发展,才能融入社会,获得他人的认可,才能真正谈得上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路径

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主要内容上都应该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紧密联系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职业和行业实际。结合行业在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前景开展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专业工作岗位中出现的杰出代表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职业和岗位的工作实际开展群体意识、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开展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建设严谨、务实、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和班风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在专业实习、见习和实训等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身边鲜活的实例和素材开展形势和政策教育;收集行业中社会现实生活的现象和热点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主义的是非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2、改革高职思想政治课程设置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尽相同,各个课程的学时也是根据各个学校具体情况设置,长短不一。一般来说都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 精神”、“ 思维”、“ 品德”。倡导“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化,实行模块化教学。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把教材内容分化成不同的模块,或者是浓缩成不同的专题,如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化成适应教育篇、思想教育篇、道德教育篇和法律教育篇四个大的模块,其中如思想教育篇又可分化为理性爱国、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不同的篇章,等等。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贴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克服从概念到概念的弊端,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另外还可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突出创新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教育等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如何教,更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话语权的基础上采取对话、讨论、疏导等平等沟通的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加认同教育内容,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仅担负着给予学生一定知识的责任,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思想上要求进步。更有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决定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又要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指导能力。这就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传道授业又诲人不倦,教师自身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师知识的含金量尤其重要。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以外,还要掌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必须熟悉本校各个专业的专业特色和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这也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目前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是指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高职院校要通过引进激励机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师去考取经济师或会计师资格证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去考取律师或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便于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融合。此外,为了顺应改革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深人工矿企业一线调查研究,或挂职去学习技能知识,使其从单一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目标转变。

4、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现在普遍采用的是“2 + 1”的模式,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这种形式也给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环境。(1)通过进企事业单位,亲身体验自己所学的专业行业情况,亲密接触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专职人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实事求是地树立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2)通过进实训基地、实习车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德,树立乐业、精业、勤业的理念,锻炼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3)通过到实践地及其周边的革命史迹、纪念场馆参观学习,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接受正面思想的洗礼;(4)通过了解实习所在单位的模范人物、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5)通过学习并实践所在岗位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高职业素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体验到许多深切的感受,还能领悟到深刻的道理,这是外部灌输无法替代的。

总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真正把大学生摆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服务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 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