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

2013-07-24李金鲜

学理论·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

李金鲜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仍。这一时期的战争方式主要有车战,徒兵、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舟师的水战以及水攻、火攻、穴攻、动物助战等。各国为了兼并他国或者自保,无不力求实现富国强兵,加之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农具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力提高,从而引起军事装备、军事思想、战争方式诸方面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春秋战国;战争方式;战争思想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37-0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据统计,春秋时期的战争就达395次,战国时期也有230次之多[1]65。如此频繁的战争,加之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促使战争方式不断变化和发展。本文试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方式及其演变加以探究,希望方家指正。

一、基本作战方式

春秋时期,军队数量较少,军事行动范围比较狭小,以车阵的冲击战为主,短时间内即可决出胜负。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加之科技进步和农民成为士兵的主要来源,军队数量猛增,军事行动范围扩大。从而,战争方式由春秋时期的车阵作战转变为战国时期徒兵、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了,战争也具有了运动性和持久性[2]291。

1.车战

车战出现于夏代,春秋时期达到鼎盛,但仍是车步合编,以“乘”为基本建制单位。“阵而后战”是车战时代主要作战方式。列阵时根据地形确定战斗队形,“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3]779即地形险阻时徒兵在前,战车在后;地形平坦,则相反。作战时,双方相向运动,进入弓箭射程后,开始对射。当“车错毂”时,短兵相接。双方利用戈、戟、矛等武器相互砍杀,以盾牌进行防护,展开肉搏。“古者战陈,士卒必与车乘相丽。”[4]1375即古代作战,徒兵与战车混编,战车在进攻时冲破敌阵,徒兵扩大战果。

2.徒兵作战方式

随着战场深入山地和湖沼地带,战车失去用武之地。于是徒兵逐渐取代车兵,战国时期升为主要兵种。杨宽认为,战国时代的战争,从各次战役看来,的确不外乎野战和包围战[2]289。但就具体战斗而言,却有多种作战手段,如迂回包抄、奇袭、伏击、伪装、诱敌等。

两军对阵,相互冲杀,是徒兵野战的主要手段。春秋末期开始,战争运动性大大增强,持续时间延长。柏举之战后, 吴军长驱千里,攻入楚国郢都。迂回包抄也是徒兵常用手段之一,长平之战,“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5]2334。

徒兵不仅进行野战,还是城垒攻守战的主力。攻城方法,一般采取长期围困,实施强攻。具体有三:一是攻打城门,利用冲车等撞破城门,冲入城中。但上有矢石,下有陷阱,攻城将士往往伤亡惨重,城濮之战,“晋侯围曹,门焉,多死。”二是筑堙,即在城外积土成山,用于观察城内情况和掩护部队登城。士兵利用铁锨等挖土作业,使用修橹、掩护。三是蚁附,即士兵利用钩援、云梯等装备像蚂蚁一样攀爬城墙。此外,还有奇袭,《左传·僖公五年》载:“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即趁虞国不备,晋军回师途中攻破虞国国都。

3.骑兵作战方式

《韩非子·十过》载春秋时期秦国已用骑兵[6]200,但骑兵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战国时期。“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7]440可见,这一时期骑兵仍没有成为战场主力,骑兵、徒兵与车兵常常协同作战,赵将李牧“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5]2450。

战国时期,鞍具不健全,没有高桥鞍和马镫,对马上格斗十分不利,所以当时骑兵主要武器为弓弩,作战以骑射为主,少数使用直刺兵器如矛、戟和单手砍劈的短兵器如剑、短刀等作战。《六韬·犬韬·战骑》也提到了骑兵的作战方法[7]445。

4.舟师作战方式

春秋时期,河流密布的吴、越、楚等国,在争霸战争利益驱动和造船技术促进下,纷纷组建舟师,水战出现。鲁襄公二十四年,“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8]1090。

当时的战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9]3413,船上一般装备有长钩矛、长斧、弓弩、戈、戟以及短剑等兵器,有甲、兜鍪等装备[9]1450。作战时,先用弓弩,再用长柄兵器进行接舷格斗,最后登上敌船,展开肉搏;有时亦用突冒撞击敌船。战争中还用钩强,公输子“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孙诒让认为‘强字当作‘拒[10]480,可见“钩”和“强”是依据水流方向而发明的一种水战战具。

二、辅助作战方式

“兵者,诡道也。”为夺取战争胜利,除基本战争方式外,还有许多利用外界条件辅助作战的战争方式。

1.水攻

人类很早就认识水性,不仅利用水来生存,也运用水于战争。水攻是春秋战国时期常用的辅助作战方式。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利用堤防淹杀敌人;二是筑堰开渠,决水或引水浸灌城池;三是利用河流半渡而击[11]。水攻的进行,需要有相应的战具和器具,除开渠筑堤用的铁锨、铁镐等工具外,还使用水平、度杆、照版、测瓦、表等测量仪器。

2.火攻

火作为一种武器应用于战斗,就是火攻。春秋初期,被认为是不仁之举的火攻使用较少;战国时期,以火助战普遍使用。这一时期,主要使用薪柴膏油作燃料,发火方式有三:一是近距离时采用人工点火。如公元前685年,楚国对郑国实施火攻[12]229-230。二是距离较远时以火箭纵火。主要用于攻打城门或焚烧敌人营帐。三是使用“火兽”进攻敌人。如即墨之战中的“火牛阵”。

孙武提出火攻五大目标,即人、积、辎、库、队;火攻方法是里应外合[13]94;火攻实施前,要观察天象,确定发火时机[13]93。

3.动物助战

动物不仅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还用于军事。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利用动物与火攻相结合打败敌人的著名战例。吴楚柏举之战中楚国使用燧象,反败为胜,“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8]1545尾巴系上火燧的大象,被驱赶冲向敌阵,敌军落荒而逃。《史记·田单列传》载齐将田单反攻燕军之战[5]2455,也是火攻与动物助战相结合的战法。

除燧象、火牛之外,“马假虎威”也可看作动物助战的一种方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胥臣蒙马以虎皮……楚右师溃。”[8]461战马不知真假,见大队“猛虎”扑来,吓得浑身战栗,马失前蹄,士兵亦慌乱溃逃。

4.穴攻

春秋战国时期,城墙依然采用夯土技术筑成。铁工具的使用及先进攻城战具的发明,穴攻成为攻城的重要作战方式。穴攻方法有二:一是在城墙上挖洞;二是挖地道。士兵带着铁锹、铁铲等专用工具,躲在里,接近城墙后开始挖洞;或者直接在城外挖地道。前者是破坏城墙,在城墙地基下挖掘足够大的空间,并以木板支撑,然后放火焚烧支架,城墙坍塌后,部队趁机攻城;后者是直接挖一条通向城内的地道,部队从地下突破城防。

防御穴攻的方法,首先利用瓮听、瓦窦寻找敌人挖穴之处;其次,以冶铁鼓风设备为武器,通过敌人挖掘的地道将烟吹向敌人;再次,与敌相遇穴中,要“圉而毋逐,且战北”,诱敌深入,而后歼敌[14]666-668。

三、导致战争方式变化的因素

战争方式变化并非单纯的军事因素所致,而是有着经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原因。下面略述春秋战国时期导致战争方式变化的因素。

1.社会变革与社会结构重构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在奴隶社会母胎内逐渐生长和成熟,各国相继变法改革,地主和自耕农出现。赋税制度变革以及郡县征兵制和常备兵制度的建立,导致士兵主要成分由贵族及其“私属”和“国人”改变为农民[2]285,兵额大增,战争改为以徒兵为主力,骑兵、车兵为辅,常采用野战、包围战方式,战争具有运动性、持久性。

2.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

春秋时期兵器是铜制的,战国时期青铜兵器进一步发展,同时出现了锋利的铁兵器和先进的攻城器械,从而引起系列变化:春秋末期“攻城为下”转变为战国时期城市为主要争夺目标;铁工具广泛使用,开渠筑堤可大规模进行,从而导致水攻、穴攻广泛运用于战争。

3.战争思想的变化

春秋初期受西周礼影响,战争情况是“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15]96。春秋末期,守战争礼反而常吃败仗,迫使各国摒弃战争礼。《淮南子》曰:“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16]1359战争观转变导致战争方式变化:《孙子兵法·军争篇》确立“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基本原则;孙膑提出“必攻不守”;持久战和歼灭战思想都已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军事思想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发展,多种作战手段出现,如远程奔袭、迂回包抄、歼灭战、伏击战等。只要能打败敌人,各种手段都可以运用。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方式变化与其所处的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社会大背景有密切联系。这一变化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同时也极大丰富了战争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赵伯雄.周礼注疏[G]//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武经七书>鉴赏》编委会.《武经七书》鉴赏[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孙诒让.墨子间诂[A].孙启治,点校.新编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崔向东.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水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2]赵守正.管子注译[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13]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周才珠,齐瑞端.墨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15]浦卫忠.春秋公羊传注疏[G]//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6]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
学富五车
历史喵第二部
例谈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江浙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演变
春秋战国策士特征浅议
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对服饰审美倾向的影响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论轴心文明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