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2017-12-07陈雄元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初中历史

陈雄元

【摘要】《春秋战国的纷争》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十分精彩,只是在内容编排上缺乏趣味性。本文论述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的两个做法:让学生在畅谈中轻松明确重难点;采用“成语故事大联欢”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掌握知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 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113-02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想办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营造一个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以《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谈如何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让学生在畅谈中轻松明确重难点

我们在认真分析教材后就会知道,“春秋战国的纷争”其实是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其中的“纷争”二字贴切地阐述了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此时奴隶社会制度逐步瓦解,同时封建社会逐渐成型。社会制度的转变带来的是一段动荡的历史时代。本次教学重点在于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纷争及其在中国历史中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学生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历史,但已经对学习历史的一些方法有所了解,加上这时的学生接受能力普遍较高,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及学情,设定讨论话题,让学生畅谈他们比较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从而为接下来的历史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材料,从而既丰富历史课堂的内容,又能让学生在畅谈时有据可依。这样,学生就能在畅谈中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成语故事,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谈论。最后,结合之前的教材和学情分析制定谈论话题:1.根据《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谈谈你所掌握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时期军事斗争的情况和影响。(借此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使学生明白军事斗争其实是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只有革除积弊、不断创新,才能提升综合国力)。2.请你对比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目标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人才是国家兴盛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比较提升认识历史的能力)。3.你如何看待春秋五霸成立霸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通过谈论战争的残酷而明白和平的可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齐桓公、晋文公称霸,难点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兼并战争的不同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二、用“成语故事大联欢”的形式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知识

《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教材内容的特点是蕴含了较多的成语。这些成语中有的是学生有所接触和了解的,有些可能是学生不熟悉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成语故事大联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掌握本课知识。

《春秋战国的纷争》讲的是中国古代史,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是很了解,然而课文中出现了学生小学时就学过的一些成语,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笔者搜集了有关春秋战国的故事类书籍,如《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并从中精选了一些故事在课堂上讲解,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书籍,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

上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自愿上台讲“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学生讲完故事后,笔者就提出问题:被废掉的太子后来去哪里了?以问题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关注周朝太子宜臼被废之后的遭遇。在叙述中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平王东迁”历史事件,然后告诉学生,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开始,而且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看到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笔者就请学生发言,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让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成语故事。效果出乎意料,有的学生不但能说出成语,还能将与成语相关的人物、故事情节娓娓道来。结果本课中涉及的故事学生几乎都讲到了,如“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纸上谈兵”等。而有的学生由于对成语故事不熟悉,因而全神贯注地听其他同学讲故事。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融洽的、热烈的……等学生们讲完之后,笔者挑选了其中与本节教学重点有关的成语故事,通过讲解或者学生讲述的方式一一介绍。然后让学生探究这些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例如,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称霸,笔者先让学生找出齐国在春秋战争形势图上的位置,接着利用“老马识途”“管鲍之交”这两个成语故事阐述了管仲和鲍叔牙的才能,利用“一箭之仇”“尊王攘夷”的成语故事说明齐桓公对人才的重视,总结出任人唯贤是齐桓公能够称霸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讲晋文公为什么能够成为霸主的时候,讲到他因长期流落民间,懂得民间疾苦,而且他坚持改革,更主要是他积极改革,并懂得“退避三舍”,从而赢得“城濮之战”道义和战略上的双重胜利。如此讲解,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齐桓公、晋文公他们能够称霸的原因。在探析春秋时期战争后果的时候,笔者则辩证地阐述了自己对孔子的“春秋无义战”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结合他们更熟悉的南京保卫战等战争来联想春秋时期的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并告诉学生强大的诸侯国就是通過大国吞并小国的方式产生的,强大的诸侯国渐渐地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也没必要利用周天子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因此,争霸渐渐地被兼并取代,战争发生得更加频繁,由此产生了战国七雄,同时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最后,笔者将成语串联起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烽火戏诸侯”标志着周王朝开始衰落,齐桓公经历过“一箭之仇”“老马识途”“管鲍之交”“尊王攘夷”“葵丘会盟”之后终于成为春秋时期首位霸主,随后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成为霸主……利用成语串联对课文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概括,能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整体认知,同时能对这些成语加深记忆。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也给笔者很多启发,既然历史课本中几乎所有章节都涉及一些成语故事、历史典故,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到历史情节之中,使学生对历史中的时间、人物有一个鲜活的印象。这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效果要好很多。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空间,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上台演讲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学习这件“苦差”变成了“美差”。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使自己的课堂能以“趣味性”吸引学生。如此一来,方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做到事半功倍。

(责编 黎雪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初中历史
从春秋战国儒家经典剖析武术教育养生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萌芽期|春秋战国
历史喵第二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法
富国强兵必须坚持改革——对春秋战国诸侯兼并称雄历史经验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