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蕴山与故乡嵩嶚崖

2013-07-23鲍劲夫

团结 2013年4期
关键词:六安安庆

◎文/鲍劲夫

以 “嵩嶚泻乳”著称于世、六安古八景之一的嵩嶚崖,是朱蕴山的故乡。朱蕴山在这里出生、在这里破蒙读书、在这里接受反清革命思想、在这里举办天足会与讲学会,从这里走出大山,参加辛亥革命,追随中国共产党,参加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过75年曲折坎坷、艰苦卓绝、风雨兼尘、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洗礼,终于由一名山区知识青年而成长为一个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而嵩嶚崖也因他更富传奇性。

嵩嶚崖 朱蕴山的故乡

嵩嶚崖距安徽六安州南80里处。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朱蕴山诞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嵩嶚崖(原六安直隶州第二乡)朱家后院。

凭着奇特的丹霞地貌、高树参天、浓荫蔽日的林海绿原,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的田园风光,泉涧淙淙、甘冽甜润的溪河流水,气清透肺、洁如漂染的蓝天白云,嵩寮崖成为一处绝佳的风景名胜。唐代以来,文人墨客踵足来游者络绎不绝,其中最著者当数明朝马政最高官员——太仆寺卿——杨四知了。杨在《嵩嶚游记》中“岩石如偃月,岩中如覆盂”、为“东南之绝胜”的名句,传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清代时,“嵩嶚泻乳”入选 “六安八景”之一。朱蕴山在《幽居四首》中,曾这样描绘其故乡之美: “宅后三弓地,门前半亩塘。新栽白垂柳,旧种绿条桑。径僻人踪少,云深午梦凉。偶然成独坐,夏日却方长。”

朱蕴山早年开展革命活动的讲学堂(双蟾寺)外景。

嵩嶚崖 朱蕴山的破蒙地

朱蕴山乳名汶,谱名正锟,字稳公,号蕴山,亦名锡蕃。

朱蕴山上面有个五姐姐。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又是其父52岁时生下的。他出生后受到其父母的特别重视与疼爱是可想而知的。三岁时,其父即开始教其识字。四岁时,即让其跟本家塾师朱大章读《三字经》、《百家姓》。六岁,正式入塾,破蒙读《千字文》、《小儿语》、《续小儿语》、《重订增广贤文》、《家戒要言》、《弟子职》、《弟子规》等。以后,相继学习四书五经等。摹写大字、学习对仗,也是塾中必修课。其父母深谙幼功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而又不愿和一般的家长那样,对因年幼贪玩而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孩子一味地体罚,而是采取“哄”——物质鼓励的办法,引导激发幼年的朱蕴山喜欢读书。朱蕴山后来有一首 《忆昔》诗,生动地记述了其父引导其幼年读书的情景:“忆昔童騃年方六,老父捉我入家塾。日赐豆粟与糕果,一日不给便不读。”

多么慈爱的舔犊深情,多么幸福的童年生活,尽在四句描述中。

嵩嶚崖 朱蕴山接受反清革命思想地

朱蕴山的父亲朱明升,曾化名朱瑞生,是一位参加过太平天国从事反清革命斗争的传奇人物,曾 “任太平天国至天官丞相,……曾两次主试江南”。太平天国失败后,朱瑞生化名朱紘,只身走六安南山匿六安嵩嶚崖寺石洞中,削发为僧达三年之久。清纲渐疏之后,朱紘还俗娶张氏。张氏婚后不久即病故,又娶何氏。朱52岁时得子蕴山,即为何氏所生。

关于朱紘以反清革命思想教育少年蕴山的情况,朱蕴山于民国二十五年嘉平月在 《先考芷庭公逸事》中有非常生动的记述:

“先父晚年常常谈及英王殉难事,曾有击碎吐壶,泣下沾襟之感,又曾骂李鸿章诱杀降王,极恨程雪启出卖太平军。程原为英王养子,叛降清。曾谈及杨韦内讧事件,说石达开当时如留在安庆(长江)中游不走,与英王、忠王联合一致,大局尚有可为。”

朱紘常对朱蕴山、刘希平、高霞觞、朱检之、朱石安等青少年讲述明亡痛史、清军占领扬州、江阴、嘉定后血腥屠杀老人、儿童和无辜平民的罪行,并将多方托赠来的 《三十三年落花梦》、《苏报》、《民报》、《新民丛报》、《中国魂》等朝廷禁书,介绍给他们阅读。也正是在父亲的启发下,朱蕴山等理解并接受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及辛亥革命,并最终成为一名民主革命斗士。后来,他组织 “读书会”、“天足会”,宣传反清思想、兴办嵩嶚学校开启民智、参加光复会、岳王会、同盟会、反袁(世凯)反倪(嗣冲)斗争、等等,都与他在故乡六安嵩嶚崖接受其父反清革命思想分不开。可见嵩嶚崖是朱蕴山接受反清革命思想地。

嵩嶚崖 朱蕴山最温情的港湾

1907年7月6日,朱蕴山在安徽巡警学堂参加由浙皖光复会领袖、安徽巡警学堂会办(即校长)徐锡麟发动和领导的安庆起义,枪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随徐锡麟攻占了安庆清军内军械所,激战五小时。由于孤军作战等原因,起义最终失败,徐锡麟及朱蕴山等参战学生被捕。徐锡麟被判斩刑,朱蕴山及宋豫琳等被判陪斩。

9月3日,朱蕴山等被陪斩的人意外地被释放了,并被驱逐回乡。

回到家乡嵩嶚崖的朱蕴山,回到父母亲的怀抱,妻子的身边,非常庆幸!虽然也有个别人不理解、少数豪绅说风凉话、看笑话,但绝大多数人都把朱蕴山当英雄看。其父更是引以为豪,其母和妻子百般调理其饮食起居,使其身体很快得到复元。朱蕴山就这样在家中住了近4个月。

朱蕴山老家东河口镇的朱蕴山纪念塔。

在这4个月中,朱蕴山想的最多的是恩师徐锡麟刺杀恩铭的场面和英勇就义的情形,享受的最多的是父母的慈爱、妻子的体贴。嵩嶚崖,家,犹如温暖的港湾。但革命,更令他神往。所以刺杀恩铭案的风头一过,他就应战友高超(即高语罕)和宋豫琳之约,告别父母和妻子,重返安庆参加革命斗争。先后任安徽革命党领袖韩衍主办的 《安徽通俗公报》的经理兼发行工作,在以韩衍为会长的 “读书会”中任联络员,主持日常会务,宣传革命思想,并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1916年4月,朱蕴山和段瑞兰、杨允中、沈子修等在安庆密谋,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反对袁世凯称帝。为筹集经费,朱蕴山将祖田40亩中的30亩全部卖掉(其余10亩留给弟弟一家糊口),得款1200元,另一革命者焕英筹款800元,计2000元。分别租设秘密机关于安庆味莼园酒馆和大南门中药铺楼上,并联系上海革命党人密购手枪20支,于1916年农历端午节之前一日发动起义。不料上海事泄,督理安徽军务倪嗣冲于武汉电令安徽省警务处,于端午节前一日先动手,缉拿朱蕴山等,并严令从即日起无证者严禁出入城门。

省警务处督察长翟少垣与朱蕴山是知己,五月三日半夜给朱蕴山密送两张出入城证,要他速走。他为掩护同志,便把两证分别交给了段瑞兰和沈子修,命他俩急速出城。段、沈二人上船后,恰遇从上海送枪回来的杨允中,便一同逃到上海避难去了。

端午节之次日,朱蕴山被捕于味莼园酒馆,扣押于省警务厅监狱,受尽折磨。但袁世凯已死,安徽袁系势力——倪嗣冲之流,如热锅上的蚂蚁,又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孙中山先生回国,通电全国各省市,并电中华民国代理总统黎元洪,要求立即释放政治犯,北京、上海的安徽同乡会和柏文蔚也联名电皖,指名立即释放常恒芳和朱蕴山。在孙先生通电和全省舆论的压力下,朱蕴山获释,被第二次押送回乡。常恒芳和储辅臣同时获释。

回到嵩嶚崖家中的朱蕴山,生了一场大病。经其妻吴氏精心调理,到中秋节夜才能 “强起台阶看月明”,到重阳节才基本康复。这期间,他游览了故乡香草尖等风景名胜,度过30岁生日,还写了 《无题杂写古风五首》、《30生日三首》等诗。“入世早嗟遇豺虎,还家方幸足鸡豚。今年差比去年健,饱食酣眠笑语温。”足见其出狱归家后的温馨生活。

嵩嶚崖 朱蕴山于此办学地

嵩嶚崖,也是朱蕴山为开启民智,早年办学的地方。早在1906年,朱蕴山即与刘希平、日本留学生王肖山、朱检之、朱笃之、方魁、朱石安等进步青年一起,为开民智,就清王朝腐败、割地赔款,以及反对缠足、反对包办婚姻等话题,于嵩嶚崖筹组 “讲学会”、“天足会”,并在当年农历元宵节这天正式开讲。当场遭到当地土豪的袭击,朱石安鼻梁骨被打断,血流如注,几乎丧命;王肖山被打,其家被抄砸;朱蕴山、刘希平、朱璧堂等被石头击中。但他们历经磨难终不悔,分别奔赴日本和安庆等地,继续探求真理。

2013年8月,“朱蕴山纪念馆开馆暨民革党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和朱蕴山铜像揭幕仪式在朱蕴山先生的家乡——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举行。

1913年,朱蕴山因母病故由安庆返里料理后事。期间,其父突发软脚病,不能站立、行走,于1914年去世。

在为其父治病的日子里,为开民智,朱蕴山想在家乡办一所小学,商诸其父、弟弟,三人一拍即合。关于校舍,朱蕴山提议就用朱氏家佛堂,也就是其父削发为僧、避难隐居的那个嵩嶚崖寺石洞。商量结果,保留有一定艺术价值,较完好的三尊明代贴金佛像,其残破不堪者,尽行拆除,腾出地方,以作教室之用。

关于朱氏家佛堂变更为嵩嶚学校之事,朱蕴山是这样记载的:

“嵩嶚崖距县城九十华里,崖中石洞可容千人……元代末年,有朱小一者从徽州篁村携家一支,避乱渡江北上,定居于嵩嶚崖附近,历明、清两代,聚族而处,约七百余年,丁口甚多,并无显贵。朱氏先人集资于崖上建一寺院,供养佛像,谓之‘家佛堂’。昔人过此,此崖题名‘江南第一崖’。寺内有三尊贴金佛像,艺术上较有价值,是明代遗产,尚属完整。其他如两廊之十八罗汉,以及廊下韦陀菩萨、入门四大天王、弥勒佛,都是清代同、光年间续修,多已破坏不堪。在建校时,除三尊贴金佛像作为艺术保存外,其他一齐拆除,变为学校教室。”

校名为 “嵩嶚学校”,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学上课。朱蕴山自任校长(离家时由其弟衡山暂代),聘当地宿儒陈炳生、刘海鹏任学校董事,刘兼任国文教员。学校落成后,朱蕴山兴奋地写下《嵩嶚学校落成纪念》七绝三首(录二首):

种桑叶叶御冬寒,种粟累累供饱餐。

愿种桃李千万棵,开花结果满人间。

佛堂变作读书堂,跻跻跄跄乐未央。

断臂残肢俱已倒,乡人莫怪老夫狂。

嵩嶚学校创办后,取得不少成绩。据1936年版 《朱氏宗谱》中载:嵩嶚学校 “遗惠地方,其功甚伟”。朱蕴山的外甥宋伟年在1956年11月30日 《自传》中也记载: “1913年到1914年跟我舅父念二年”于嵩嶚学校。此外,朱蕴山还发起山王河高等小学和南官亭广王城高等小学,帮助毛坦厂办起了高等小学。

猜你喜欢

六安安庆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鱼殇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广西六安金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