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幼儿园教学一臂之力

2013-07-09朱继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8期
关键词:我园课件利用

朱继文 刘 辛

北京市丰台第一幼儿园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现代信息技术教研组于2006~2009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文明号”优秀课题组。我园曾荣获“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青年文明号”“北京市辛勤育苗先进集体”等称号,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均获市级一等奖,《丰台第一幼儿园网站》在首届北京市学前教育技术应用作品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在我园,信息技术已成为师幼互动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我们的优势

在幼儿园教学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信息化教学,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将有力地推动幼儿园教学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幼儿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园自1991年以来参加了“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央电教馆的子课题研究,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二、我们的做法

1.管理工作数字化

我园在管理工作中实现数字化,建立了一系列智能管理平台:园务、后勤、卫生保健、教师邮箱、短信、博客、电子门禁考勤系统、视频电话系统等;还建立了管理工作资源夹、保健工作软件、班级电子管理册、教学课件资源包、电子白板课件共享包、幼儿电子成长档案、教师成长档案、网络资源库等。

2.家长工作信息化

我园利用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视频监控系统等多种途径建立展示平台,使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园的管理、卫生保健、特色课程、幼儿活动、教育科研等;利用网站、博客专栏、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家园有效互动。

3.教学工作现代化

为了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我园形成了以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为核心,以年级教研组为面,以专题教研组为点的研究网络;确立了美术、科学、数学、音乐、剪纸五个专题教研组;成立了“信息技术支持组”,负责管理幼儿园的网站和帮助教师解决技术问题。我园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先后投入了大批供教学使用的电子设备: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iPad等;建立了网络系统,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建设了幼儿卡拉OK厅、电子沙画区、数字化阅读教室等专用教室。

三、我们的成果

1.在教学理念上做到三个转变

我们从根本上做到了三个转变:从研究教师“如何教” 转变为幼儿“如何学”,从注重教师“主导”转变为注重幼儿“主体”,帮助幼儿从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改变教师“包办代替”的言行,给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突出幼儿“主体”地位,从观念上、教学形式上必须改变。

2.在教育活动设计上努力做到(如图1所示)

图1

3.在信息技术作用上明确两点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帮助幼儿学习,辅助教师教学(如图2所示)。

图2

我们进行资源整合,合理运用电子白板、iPad、多媒体等电子设备完成传统教学不易达到的效果,适当运用PPT,Flash,iEbook白板软件、网络小程序等多种软件在教学中帮助幼儿学习,辅助教师教学。在研究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只用皮毛,不能为了用而用,应该思考为什么用、如何有效地利用。我们根据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重难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对设备功能与作用进行充分挖掘,尤其对电子白板的辅助功能进行了深入探究(如图3所示)。

图3

4.在实际运用中的五大策略

“十一五”期间我园以“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策略的研究”为子课题进行研究,逐步总结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还逐步总结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教学策略(如图4所示):

图4

活动前,运用知识渗透策略、游戏巩固策略;活动中,运用情境激趣策略、提问引思策略、立体感知策略、帮助理解策略、情感激励策略;活动后,运用合作欣赏策略、家园合作策略。

活动前,教师利用知识型课件、游戏型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帮助幼儿巩固学习。此外,通过博客,使幼儿进行交流与分享。

活动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优化教师教、幼儿学的过程,使教师、信息技术、幼儿融为一个整体,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1)情境激趣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融入学习的氛围

学习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因。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需要教师通过教育手段去激发、提高和保持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有:①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有融入活动之趣;②创设游戏机会,让幼儿有在玩中学之乐;③创设真实情境,让幼儿有身临其境之感。

(2)提问引思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利用信息技术提问与教师提问相结合,能够从听觉、视觉上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调动已有生活经验。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使游戏贯穿教育活动中,让问题的提出更加游戏化、自然化,幼儿的回答更加情境化、多样化,使媒体、教师、幼儿之间充分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过程的“自然融合”。

(3)立体感知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引导幼儿充分感知,丰富幼儿的表象经验

幼儿的感知应是全面的、完整的,当遇到实物较小、不常见、瞬间变化等情况时,我们会采取具体认知、抽象认知双管齐下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猜味道”中,教师先请幼儿直接感知,品尝了四种味道的食物,再用数码相机记录下幼儿的不同表情。之后,教师请幼儿进行间接感知,这时大屏幕上会播放幼儿尝味道时的照片,幼儿观察后再进行绘画。由于表情是瞬间的,所以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呈现了不易保留的影像,使孩子们进行立体感知,丰富了表象经验。

又如:在幼儿完整阅读故事的时候,教师利用链接iEbook电子杂志这一功能,使纸质的小书变成了生动的“电子大书”,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下翻阅,使故事欣赏起来就像是在看真实的绘本,有效还原阅读环境,在优美的阅读意境中让幼儿更好地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4)帮助理解策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帮助幼儿有效理解,提高幼儿学习效果

①利用放大功能,解决难点问题:信息技术具有放大功能,帮助教师将不易呈现的内容展示出来,解决难点问题。

②利用再现功能,展示难点问题:信息技术具有再现功能,可以呈现瞬间、动态、不宜看到的事物,解决传统教学不能完成的问题。

③利用交互功能,解决重点问题:电子白板是幼儿学习的工具。在大班剪纸活动“京剧脸谱”中,幼儿在白板上进行图片翻转和拼图游戏,在体验中理解对称这一难点问题,轻松地剪出了对称花纹的脸谱。

④利用动态功能,巩固重点问题:在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教师先播放用Flash做的故事片让幼儿完整欣赏,初步感知故事,之后用PPT课件帮助幼儿进行语言表述。

(5)情感激励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结果,满足幼儿情感需要,激发幼儿再次学习的动机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通过实物投影、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记录幼儿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使幼儿充分体验活动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再次学习的动机。

在教学活动后,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欣赏型课件和博客专栏分享经验,提高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我们利用Movie Maker,PPT,Flash等常用软件,充分发掘交互平台中蕴含的教学策略,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地感情参与、行为参与、思维参与。

四、我们的成绩

1.促进了幼儿发展

(1)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幼儿信息意识。

(2)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3)教师、媒体、幼儿的互动,促使幼儿思维活跃。

(4)多种课件的整合运用,增加幼儿的社会交往。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3)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整合运用,提高教师教育技能。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先后有300多篇论文、113个教学课件、40多个教育博客、200多个教学课例分别在全国、市区获一、二等奖。我园的多位教师在南京、襄樊、天津、常州、广州、成都和香港等地进行了现场授课。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终会成就丰台一幼美好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数字化幼儿园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猜你喜欢

我园课件利用
户外厨房诞生记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