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DE思考

2013-06-30郎小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通江通江县银耳

□郎小斌

通江县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银耳产业是推动该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本文在考察当前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入手,分析了该县银耳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指出该县银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不高、融资困难、品牌价值体现不足以及技术和产品研发滞后等问题,提出要通过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和银耳产品的精深加工、加大品牌挖掘力度等,努力推进通江县银耳产业的发展。

一、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情况

通江县地处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山区,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银耳产业是该县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其人工栽培可以追溯到1894年,其种植地域基本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但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陈河乡和涪阳镇。从整体来看,目前通江县在银耳产业的发展上逐步形成了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的格局,建立了国家级银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目前已建有8个银耳基地乡。据资料显示,仅2010年通江县就接种段木银耳共计80万瓶。2011年底,全县银耳总产量达17952t,产值达3.01亿元,段木银耳的产量和质量均位列全国第一,银耳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全县种植业产值的20%以上。从对银耳的深加工来看,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多个银耳制品,主要包括: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酒、银耳茶、银耳化妆品、压缩银耳、银耳降脂胶囊等20多个品种,将银耳从最初的食用功能发展到生产医药制品,大大提升了银耳的价值。从银耳的科技研发来看,通江县于1997年成立了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通过1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建立了良繁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全县重点推广“银科—01”、“太空银耳”等优良银耳品种,有力地提升了银耳的产量。

二、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1.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银耳的生长

银耳的生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通江县的耳农们流传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说法。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的秦巴山地,区域内以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约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7.61%,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约为1400mm,多年平均气温16.7℃,年日照时数约1300小时,无霜期长。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银耳的繁育和生产。

2.银耳品质上乘,社会认可度高

通江县有着“一府三乡”的盛誉,即: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溶洞之乡、红军之乡、银耳之乡,通江银耳由于其具有色黄、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朵大、味纯等特点而享有很高的社会赞誉。1995年,国务院命名通江县为“中国银耳之乡”;早在2001年,通江县银耳生产基地就获得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4年,通江银耳进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通江银耳在2005年的第二届西部国际农博会上获得金奖;2011年,“神州八号”飞船搭载着通江银耳进行太空育种试验。通江银耳所获得的各项荣誉和认可,将有助于银耳市场的开拓,进而有力推动通江县银耳产业的发展。

三、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1.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一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支撑,地处秦巴山区的通江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据统计,在2012年四川省各市、自治州GDP总量排名中,巴中市全年的GDP总值为390.4亿元,排名第19位,其中通江县的全年GDP总量为76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江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将对该县银耳产业在融资、银耳精深加工、市场开拓、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农村公路建设难度大 交通条件的好坏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通江县全县农村公路里程已达到2825.5km。其中县道386km,乡道418.5km,村道2021km。尽管通江县党和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通江县地处大巴山和秦岭南麓,县域内地势陡峭,山高谷深,阻碍了当地的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的局面,县域内的农村公路虽然在里程数上增加了,但是存在着路面宽度较窄、路面起伏较大、路基的稳固性较差等问题。农村公路建设上的困难将不利于推进通江县银耳产业的发展。

四、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银耳栽培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通江银耳的栽培主要依靠县域内分散的单个农户来完成。这种分散的小农生产一方面不利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银耳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耳农对银耳市场供需动态信息的获取和掌握,容易出现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通江县也成立了一些银耳生产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但这些合作社和协会与耳农的联系比较松散,不利于真正提高银耳栽培的组织化程度。

2.融资困难 银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就目前看来,一方面,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银耳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较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社会和企业资本出于投资回报和风险的考虑而不愿进入涉农行业;再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对银耳产业发展支持的积极性。这些因素导致通江县银耳产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比较困难。

3.银耳繁育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滞后 首先,通江银耳在优质菌种研发和高产栽培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银耳科研单位在高产、抗病虫害和环境适应性强等银耳菌种研发上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通江银耳在栽培管理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其次,在银耳的精深加工方面,虽然目前已经研发出一些银耳产品,但是其规模较小、工艺较简单、产业链较短,还远未发掘出通江银耳潜在的产业价值。

4.品牌价值体现不足 通江县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但即使是拥有这么一个响亮的“招牌”,通江银耳在品牌转化为效益的过程中效果却不甚理想。目前,通江银耳缺乏一个整体的品牌策划和宣传,对银耳品牌价值的挖掘不足。

五、推进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通江县银耳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市场引导、优秀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等服务,以推进通江县银耳产业的整体发展,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继续推进和巩固农村公路建设通畅、便利的交通条件是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继续推进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水泥路(油路)项目的建设,形成一个互通的农村公路网络,特别是要对乡(镇)与乡(镇)交界的路段、城乡结合路段进行整治。其次,对已建成的和已改造的农村公路进行科学养护,确保农村公路的质量。

3.成立银耳专业合作社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银耳的增产和耳农的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积极引导一些银耳栽培大户成立银耳专业合作社,吸引分散的单个耳农加入合作社,进行统一的生产、服务、销售,改变以往耳农们“单打独斗”的局面,进而提高通江银耳的产量和耳农的收入。

4.加强银耳新品种的培育和银耳的精深加工 在银耳新品种培育方面,首先要通过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建立和加强通江银耳的相关研发单位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掌握银耳新品种培育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在银耳的精深加工方面,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和支持银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增强其对耳农的带动力和通江银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摆脱通江银耳普通食用价值的束缚,通过大力挖掘通江银耳的药用价值来提升其经济价值和延长通江银耳的产业链,充分体现通江银耳的产业价值。

5.努力解决资金难题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社会和企业资本引入到通江银耳产业中来;二是可以通过政府提供抵押担保,为耳农、专业合作社和银耳精深加工企业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三是要落实国家针对银耳产业发展的各项专项补贴资金。通过以上途径,可切实解决耳农、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的资金难题。

6.充分挖掘通江银耳的品牌价值充分利用通江银耳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制定一套整体的通江银耳品牌营销策划和宣传策划。可以利用通江县的诺水河风景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王坪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将通江银耳与旅游、革命老区的历史底蕴有机结合,以此增加通江银耳的文化厚重感,从而提升消费者对通江银耳及其产品的喜爱度,进而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切实将品牌转化为效益。

猜你喜欢

通江通江县银耳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通江县查处8件涉嫌侵犯“通江银耳”商标专用权案件
春夏滋补靠银耳
银耳雪梨羹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杞麓湖 通江达海的地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