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口译人才培养探讨

2013-06-08孙景陈杰

学理论·中 2013年4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培养策略

孙景 陈杰

摘 要:随着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精通特殊领域的口译人才成为中国目前紧缺人才,特别是医疗口译人才。就医疗口译的形式及医疗口译员的知识结构进行简要论述,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配备和选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医疗口译人才培养提供策略。

关键词:医疗口译;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70-02

一、我国医疗口译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与世界他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特别是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来华的游客、留学生、商务人员以及其他各种长驻中国的外国人员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在华期间一旦生病,免不了要求诊就医,这就伴随着对医疗口译员需求的增加。但在我国,相关的专业口译人员很少,充当医疗口译员的往往是病人的亲属、朋友,会英语的医务工作者或会英语的病人,这就难免出现漏译或错译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医疗过程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出现。而在美国,据位于波士顿的“Common Sense咨询服务公司”统计,约有15 000至17 000人在从事医疗口译工作(Kristen,2009)。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口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医疗口译人员队伍不够强大,对医疗口译的教学与研究也不够充足。现在法庭口译已经出现在专业翻译院校的本科教学中,而医疗口译依然是一个空白。因此,职业化的医疗口译人才培养在现今的我国是可行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医疗口译的形式

1.交替传译

交替传译是指译员等讲话人用原语讲完话后,用译语把讲话人所表述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的形式将原信息传达出来(张维为,1999)。医疗口译的主要形式是交替传译,如随同就诊,该形式为培养医疗口译人才的重点。

2.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是指译员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张维为,1999)。在医疗口译中,会有个别情况采用同声传译,如应用视频电话进行病情会诊。

3.视译

视译是指译员拿着讲话人的讲话稿,边听讲话、边看原稿、边口译(张维为,1999),如解读病历或病理报告。

三、医疗口译员的知识结构

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口译技巧是口译研究和口译教学界普遍认为的口译能力的三个“支柱”。仲伟合(2001)认为译员的知识结构构成是:KI=KL+EK+S(P+AP),即译员应掌握的知识(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双语知识(Knowledge for language) + 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 + 技能(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鉴于本文探讨的是“医疗口译员”的知识结构,因此这里的百科知识应为“百科知识和医学知识”。由于有意从事医疗口译的人员已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百科知识(含医学知识)”和“口译技能”展开医疗口译人才培养的探讨。

四、医疗口译员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

根据口译阶段性教学原则,医疗口译课程设置应分为基础阶段和专题阶段。课程内容设置详见表1。

2.基础阶段

鲍刚(1998)在《口译理论概述》中,把口译的听辨与理解能力放在记忆等其他口译技能之前,因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口译结果的好坏。听力内容建议逐渐过渡到医学内容,如医疗、卫生、健康、研究、预防、营养等方面。听力理解可采用复述练习、影子练习、听抄练习等方法。

在基础阶段,还应重点培养的学生的口译技能:一是短期记忆,目的是提高短期记忆能力,可采用复述练习、滚雪球记忆、复述递增信息等方法。二是笔记技巧,主要帮助学生掌握笔记结构、符号及缩略语,使其学会有选择的记录重要信息,从而减轻记忆负担。学生的笔记可通过展示、讨论、分析、比较等方式来进行再学习。三是视译,主要提高学生看着原语语篇翻译成目的语的能力,可通过单人练习,双人练习来培养学生简化句子结构的思维习惯,强化大脑对语言进行辨识、分析、加工、存储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四是数字技巧,主要通过数字听抄、数字广度练习、区间记忆法提高数字(数据)信息的捕捉、识别、表述以及传译的能力。五是临场策略。帮助学生了解口译实务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并从容应对。可通过观摩现场口译资料和视频,练习增译、跳译、转译、省略等技巧。

另外,在传授“口译技能”的同时,需要同步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医学术语及其他相关医学知识,作为对“百科知识”的重要补充。

3.强化专题训练

口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专题阶段,训练以实践为主。在陪同就诊、医学会议、新闻发布会等医疗场景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主要教学方法:一是三角情景练习: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学生分别扮演A方、B方、译员等角色。二是会议模拟:全班学生都参加,部分学生做报告,部分提问、答问,部分口译。

在模拟真实口译的场景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发挥自主的想象力和主动性,丰富口译活动的内容,通过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锻炼口译能力,同时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锻炼译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中总结并发现问题,甚至自创出临场应对策略。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4.教师的指引

师资力量会直接影响口译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笔者认为口译教师需要在有着较高的母语语言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翻译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医疗知识。讲授的老师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口译实务经验。授课老师把自己的亲身实践过的口译速裁运用到课堂上,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口译的真实性。

5.素材的选取

对于医疗口译来讲,教材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可能需要教师自己去寻找适合课堂教授的教材。在选择素材的时候,要考虑到口译素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朱小雪,2010)。医学院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定量的医学会议。这些会议上的报告,研讨及发言的录音等都可以作为第一手的口译素材。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积累素材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如国际医学会议视频、国际医学健康新闻、医务美剧等都是很好的训练素材。

五、医疗口译的前景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口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需求定位也越来越高,医疗口译人才需求的缺口也逐渐呈现。医疗口译能够提升医患之间信息交流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帮助医患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能有效避免各种风险问题的产生。随着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普及,医疗口译必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专门型、实用型人才”(刘法公,2003)。医学口译教学,作为医学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也能使我国口译人才的培养更加完善。“‘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是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方向”(陈丽萍,2001)。期待医疗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成熟后能在外语院校和医学院校的本科教学中推广开来,这样即可优化我国的口译人才队伍,又能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Kristen Gerencher,When English becomes a barrier to care -Demand for medical interpreters booming as demographics shift,MarketWatch,November 05,2009 [EB/OL].http://articles.

marketwatch.com/2009-11-05/finance/30738538_1_interp-

reter-gayle-tang-health-care-reform.

[2]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和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朱小雪.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7]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培养策略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
怎样建造你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