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和终身体育意识

2013-05-28汪勇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课程

汪勇

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是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

在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中,改变学生、家长忽视孩子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观念,关注我们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体能,让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和终身体育意识。

一、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中体育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高中还存在着用“注入式”方法进行“重复锻炼”,按照高中三年进行全面身体锻炼的传统模式组织教学,把教学视觉目标死死地盯住学校体育近期的“国家体育锻炼”达标任务上,追求每年一度的“达标”测试,以“达标”率的定向指标衡定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导致 “教”与“学”双方都围绕着“5项身体素质”达标承受着心理压力,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100 m速度跑,1000 m耐力跑,立定跳远和推铅球的技术学习,简单而枯燥地重复,使学生感到非常乏味,较普遍地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甚至以“身体不适”或“病假”,用“见习”或“站课”的方式进行“心理防卫”。

二、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加强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把对学生的心理研究作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认真研究学生心态,改革体育课程教学。

首先,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问答调查,以充分研究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心态。根据调查结果,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自选课程的教学与健身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确定体育自选课程的健康性、基础性和科学性教学原则。

其次,确定自选课程,发动全体教师投入体育自选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和制订自选课程的授课教学计划。但在自选课程教学中仍需加强体育教育功能的作用,向学生进行现代体育意识教育。坚持以田径为主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训练,使学生真正地懂得田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练习形式多样,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专项技能均有价值。使每一个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心力”与“体力”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圆满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工作,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 情感式教学,激发学生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优秀的教学成果是师生双方相互努力的效果,两者密不可分。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指出,师生和谐亲善的关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就强,教学成果就优秀,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上课开始,教师容光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列前方,课堂上教师亲切而温和,耐心地讲解,稳重,协调,平和优美的示范动作,热情沉着的保护与扶持,滑稽,诙谐的语言都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生在教师良好情绪的熏陶下,势必会产生一种亲切信赖感,这样不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会使教学产生最佳的效果。

2. 激发思维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结合体育知识与技能,创设一套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性”的体育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只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会给体育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假若课堂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产生“两头翘”的现象,结果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吃不饱”,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则是“吃不了”,造成心理压力。所以,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细心留意和观察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标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应以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为主,根据国情和学校实际,坚持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身、心、群体”三维法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健身功能,培养学生自我制定锻炼计划、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激发他们群体健身的情趣,养成他们良好锻炼习惯,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

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础工程,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过程和课余活动,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和保健卫生知识,以及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和基木技能,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身体条件和自我需要,学会科学地选择终身体育的内容,自我制定锻炼计划,科学地确定负荷量,以提高学生自我健身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要不失时机地通过有计划的体育教学过程,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坚持终身锻炼,以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为改善中华民族的健康状况,学校体育必须以全民健身为宗旨,积极采用科学的健身方法,努力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实践,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体能增加了,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有了良好的体能,精力就会充沛,就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就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锻炼
新发现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自行车的发明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