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远离疾病的实践研究

2013-05-17朱凤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朱凤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聚集的场所,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弱,做好幼儿疾病的预防,改善年龄较小的孩子易传染疾病的状况,从疾病预防、习惯养成、消毒卫生、健康膳食等多方采取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避免传染病侵袭;规范细致消毒卫生;生活卫生习惯养成;丰富健康膳食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经济条件改善,但由于社会生活紧张、环境污染、社会不良行为等同时也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也危害着幼儿健康,虽然寄生虫病等原来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但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幼儿园是孩子聚集的场所,且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抵御疾病能力相对较弱,做好幼儿疾病的预防,改善年龄较小的孩子易传染疾病的状况,我们采取多方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避免传染病侵袭,为幼儿撑起身体健康的保护伞

1.严把三关,将传染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1)把好入园晨检关。晨检严格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判断幼儿健康状况,及时筛检出患传染病的幼儿。若发现有患传染病的幼儿入园,立即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幼儿家长,所在班级进行消毒,防止病情扩散。对于一般小伤病者或服药的,仔细询问后做好登记,进行全日观察,并给予细致照顾。对患儿服药,喂药时再次核对班级姓名,观察幼儿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病情、及时处理。由于病毒变异,出现症状不同,如本学期发现的几例水痘都是非典型症状,头部与四肢都没有丘疹和疱疹,只是在躯干部(后背或胸口)有1~2个疱疹,因此常规的晨检根本无法发现。为此,在晨检时我们就增加了察看孩子的躯体,力求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传染源并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

(2)把好复课关。孩子在康复时依旧可能有传染性,患儿隔离不彻底会又一次成为传染源。所以一旦被确诊为传染病,我们严格把好复课关,如水痘的患儿做到隔3周,手口足病的患儿要隔离2周,并在隔离期满后持有专业医院的复课证明才能复课,同时在保健室建立该幼儿患病病例、复课证明等档案材料。

2.查清传染源,切断疾病扩散传染的途径

(1)找清源头。一旦发生传染病例,找清源头非常重要。日常工作误区认为传染源仅是患病幼儿,往往仅把隔离患儿工作做好,但这是不够的。了解清楚患儿是怎么得传染病的,查清传染源,更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所以在发现传染病例时,及时隔离患儿的同时,追溯孩子几天来的活动地点、活动情况。

(2)切断途径。幼儿园中孩子交叉接触的机会很多,有共同接触的物品、共同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途径。在传染病高发期,虽不可避免有传染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发生,但我们在强化消毒过程中全面细致,并做到幼儿使用一次物品消毒一次,彻底消除可能存在的病毒;共同接触人员、老师、保育员进班更换衣服,在接触孩子时必须先洗手;幼儿自身洗手更规范、有效地切断交叉传染的途径。

二、丰富健康膳食,为幼儿抵御疾病打下基石

现在儿童营养条件明显提高,但儿童食品营养结构却不一定合理,食品过分精细,再加上饮食习惯不良,导致幼儿身体得不到真正健康的发展。均衡营养,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强健身体,为幼儿抵御疾病打下基石。

1.合理食谱、均衡营养

每周制定食谱必须合乎幼儿营养需要,满足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幼儿园在制定食谱过程中,各种营养素之间遵循正确的比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30%、50%~60%,动物脂肪占总脂肪50%,动物蛋白加豆类占总蛋白50%。每餐中谷类70~100克、动物类50~60克、豆制品15克、蔬菜100~125克、奶制品150mL。注意每餐热量分配:如午餐基本占35%。注意做到米面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甜咸搭配、干稀搭配。

2.重视体验,亲近食物

重视幼儿感受和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幼儿园常常对幼儿进行营养教育,但有时忽视幼儿认知特点,有的幼儿认为绿色才是蔬菜、成人认为多吃水果、少吃蔬菜不要紧观点常影响孩子,而造成幼儿对营养认识偏差。根据幼儿情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同时增加让幼儿对各种食品感受和体验。

3.多样方法,培养习惯

掌握坚持和妥协分寸,始终如一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生活中过多的零食、成人不正确的“食品奖励”,也是形成幼儿挑食、偏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培养幼儿饮食习惯,要善于掌握分寸,如对于已准备好的午餐,孩子提出不感兴趣,要更换,成人要郑重告诉他今天不行,下次争取。对于偏食严重幼儿,个别家长常常以你吃掉这样食品,奖励平时不准吃的另外食品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不利于培养幼儿正常的饮食习惯。我们在幼儿园中还运用集体影响进行教育,效果非常好;在家中家长榜样的作用更不可缺少,对于饮食有进步的幼儿及时表扬、肯定,并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培养幼儿饮食习惯,孩子的偏食、挑食现象会得到改善。

让我们一起行动,使孩子远离疾病,强健身体,拥有健康!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宝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