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小学词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5-17杨玲娟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杨玲娟

摘 要:词语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盈的词语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美的风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文本阅读。

关键词:小学;词语教学;语文基础

一、低段词语教学,“浮华”背后掩不住“重重危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恰当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要求。学生对词语实际的综合运用仍然十分欠缺,所谓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记住或会写的水平上,对词语的理解,浮于表面,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更谈不上实际的运用。本文中,笔者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不当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丰盈词语教学,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二、正视当前低段词语教学的现状

症状一:架空文本,孤立无援

症状二:缺乏引导,流于形式

症状三:偏重识记,学用分离

症状四:兴师动众,本末倒置

症状五:浮于表面,缺乏内涵

三、丰盈词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语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词语传递给我们的丰富信息,体会到这些词语传达出的独特意蕴,在字斟句酌的反复推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让词语教学更精彩,让学生的文本阅读更高效。

(一)丰富教学的手段,散发词语的灵动

如果我们在词语教学中能够不断地丰富教学手段,就能使一个个词语变得“有趣、形象、动感”,赋予词语新的生命力,让词语在课堂中变得灵动,从而使我们的低段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1.动作表演,赋予词语“趣味”

低年级的学生好动,乐于表演,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表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也是让学生理解那些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词语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对那些能通过动作神态表演来理解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表演来达到理解的目的。

2.感官刺激,赋予词语“形象”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兴奋点。在小学低段的教学当中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

3.演示描述,赋予词语“动感”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实物和鲜明的图画、

幻灯、音像等生动的演示手段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对词语的意义有所理解或加深理解。

4.板书演示,赋予词语“生命”

我们通常在美术课上见到老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常常惊叹不已。未曾想到在我们的语文课当中也可以借鉴。对于语文课上用简笔画板书曾经是那么的不屑一顾,觉得多媒体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更胜一筹,何必多此一举,劳民伤财,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彻底改变了我片面的看法,更让我重新认识了简笔画板书的独特魅力。

(二)营造语境的氛围,准确把握词语的脉搏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我们前辈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来的低年级阅读的教学规律,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即使在教学改革浪潮猛烈推进的今天依然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因此,创新语境,引领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词语、感悟词语意蕴,是优化词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所谓的语境,既指文本语境,也可以指生活语境;既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在文本中找得到的,也可以是教师通过设计开发、借助想象等方式故意营造的“意境”。教师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重点词语,潜心揣摩词语背后的教学价值,通过营造情境,发挥词语的张力,真正地在语境中揣摩这些词语的意思,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意蕴。

(三)丰盈感悟的方法,力求凸显词语的张力

“心有灵犀一点通。”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是我们品味课堂之美、体验教学之美的重要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交给学生多种感悟的方法,通过感悟,让词语变得更有张力、更有深度,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感悟中日渐丰盈、驰骋奔放。

1.揣摩推敲,感受词语的准确性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揣摩推敲词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它是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不可缺少的阅读教学

手段。

2.放飞想象,唤醒词语的生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力,儿童能将抽象的词语描绘出具体的情景、形象,还原成生动的形象画面,焕发出词语的生命活力。在词语教学中,我们也要特别重视让学生通过想象激活词语,让词语插上翅膀,在学生的脑海中翱翔,加深对词语的感悟。

3.适时拓展,秉持词语的实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另一方面也要适时抓住训练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理解文本意义,形成语文能力。

四、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词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是学习上的一大缺点,如果这个缺点扎根很深,一个人就会对学习越来越疏远。”“你要把那些生动的,使人心情激动的词装进儿童的意识,在装进去以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鸟儿,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尤其是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更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一份对词语的热情,敏锐地捕捉这些富有生命的灵动的音符——词语,催发我们的奇思妙想,走出“词语教学的死胡同“,让词语教学变得丰盈,让语文教学呈现出深远而独特的意义、意味和意蕴,只有这样,才能让低段词语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最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周一贯.语文教研案例论.宁波出版社,2004-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