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小视的诵读

2013-05-17陈永梅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期
关键词:名言语感文字

陈永梅

古人学习,多注重诵读。那么,什么是诵读呢?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含义全面感知。在反复诵读中,使人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

古人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熟读才能牢记,只有记得牢,才能思得精,用得广,否则就容易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多加强对平日诵读的评价,要多鼓励学生注重诵读,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诵读经验,培养诵读语感。下面就诵读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诵读能够培养语感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呢?通过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诵读熟读是非常重要的。

语感讲究的便是一个人对文章的直觉感观。他要求学生能够不用费力就轻松驾驭语言和文字,通过多次诵读,眼睛感觉,嘴里诵读,耳朵听到,心理感悟,去领悟文章中的情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增加自己的感悟能力。读的书多了,语言运用起来便得心应手,进而形成固有的语言风格。

二、诵读能够积累素材

大部分学生在口头文字表达方面和作文中,都有点不知道如何写的困惑,其实就是语言的贫乏。在写作文的时候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大多数学生总是冥思苦想地去拼凑字数,也不管语句恰不恰当,合不合理,这样凑出来的文章,怎么能够表达生动呢?要消除这种困惑就必须多多积累素材,多多充实大脑。这些有用的素材一旦入住大脑,将会是学生的终身财富,并逐渐培养为文学素养。一旦到用的时候,他们就会像涌泉一样喷射而出,这样就能写出好的文章。看看那些文人学者们,他们诵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从里面汲取了营养,坚定了他们的信念,并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修养,他们的“底子”也就变得深厚起来。

在我们的教材和课外读物里有很多名著和名言佳篇,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引导学生多多诵读这些名言佳篇,才能让他们整体把握语言,品味语言,从这些名篇里学到如何运用语言,领悟到语言的规律,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功底。

总而言之,要倡导并重视诵读,在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诵读让学生享受到文学的魅力,要不遗余力地去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并结合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元中学)

猜你喜欢

名言语感文字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名言趣画
种出来的“逍遥居”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