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广东裙褂的服饰特色与文化内涵

2013-05-10段婵娟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摘 要】裙褂是中国一种传统习俗的婚嫁礼服,对传统习俗及工艺技术的传承性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及风格魅力。本论文从裙褂的起源变迁、服饰形式、刺绣工艺、图案寓意及服饰演变等方面阐述裙褂的服饰特色,解析裙褂所特有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裙褂;服饰特色;文化内涵

裙褂,又名龙凤裙褂,龙凤褂,褂裙,龙凤褂裙等,是中国一种传统习俗的婚嫁礼服。当下的广东、香港和台湾,人们仍然保留着结婚时穿裙褂的习俗。褂裙的适用场合很多,出门、回门、酒楼入席前斟茶、与长辈拍照等各种场合,裙褂都是正式得体的着装。近年来,江浙沪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娘也开始流行穿裙褂出嫁。这种摒弃西方的婚纱而选择中国传统裙褂的现象,一方面折射出人们对裙褂本身所蕴含的礼仪和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裙褂与时俱进的演变。

1.裙褂起源变迁

裙褂是广东省传统习俗婚嫁礼服,象征着儿女成群,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当时的宰相梁储是广东人,他兢兢业业治理国权,后来适逢梁储的女儿出嫁,皇帝恩赐其女儿一袭用丝线绣成的龙凤裙褂为礼服。在当时,刺绣图案仍然具有严明的等级制度,龙凤是封建王室专用的图案以及权利的象征,御赐的龙凤裙褂代表了极大的荣耀和恩赐,随后梁储将其带回广东作为女儿的嫁衣,此后裙褂在广东开始流传。

裙褂源自于清代汉族妇女的服饰,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裙褂的“褂”是指上身的对襟衣,“裙” 则是下身长裙。早期的裙褂颜色流行黑褂红裙,但是由于家族中的女性长辈在婚嫁当天也会穿裙褂凸显身份,为了避免与长辈撞衫,新娘子的裙褂摒弃了黑色;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婚姻俗例,大红色是正室穿着的颜色,因此,裙褂便逐渐演变为“红褂红裙”,并且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2.裙褂的服饰特色

裙褂起源于清朝,而清朝在我国的服饰文化历史上是一个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时期。裙褂既沿袭了汉族女服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也承袭了满族服饰的装饰特点和服装造型。

2.1 裙褂的上衣下裳制

清朝的女子服饰具有较明显的阶级差别,与满族女子通体一身的旗袍不同,汉族女子依旧采用上衣下裳的式样,裙褂的“褂”指上身的对襟衣,“裙” 则是指下身长裙。但是,裙褂的“褂”具有明显的满族服饰特点,立领、盘扣、对襟、镶滚边以及上衣不系腰带等形式都是满装的主要风格。另外,与传统汉族服装的宽衣大袖不同,清朝的女子旗袍相对地紧窄合体,影响到裙褂服饰上,裙褂的上衣也呈现出紧身适体的特点,尤其是袖子部分,它一改汉族传统服装中宽大的袖径及拖沓的袖长,出现了较合体的直膊袖,另外,裙褂的袖子通常较短,袖长约到手腕以上2寸半至3寸,方便展示新娘子所配戴的手炼、手镯等金器饰物。裙褂的“裙”则保留汉族女子襦裙下裙的特点,下裙面料以丝绸、纱罗为主,由多幅片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长至鞋面。裙褂整体呈现出一种上紧下松的形态。

2.2 裙褂的刺绣工艺

虽然褂裙源自满洲人的服饰,而且早期的刺绣工艺以东三省最为地道出色,但是随着裙褂的南传以及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而今裙褂的刺绣工艺以潮汕手工最著名。裙褂通常用丝、缎来制造,并利用白金线、黄金线及珠石等绣成龙凤、花卉等吉祥图案。

裙褂的刺绣体现着一个礼仪文化制度,古时的南粤,不同的辈份,裙褂的刺绣也不相同。根据金银线的刺绣密度,裙褂可分为褂皇、大五福、中五福、小五福和龙凤褂 。褂皇,名副其实的褂中之王,刺绣密度在80%-100%,裙褂全身锈满金银线,多是新娘的着装;而大五福是刺绣密度在60%-75%的裙褂,由新娘的母亲、新郎的母亲等直系长辈穿着;中五福是刺绣密度在70%-55%的裙褂,由姨妈,姑妈等长属穿着;小五福则是是刺绣密度在50%以下的裙褂,由新郎、新娘的姐姐,亲嫂等女性亲属穿着。而龙凤褂则为普通裙褂,对金银绣线的密度没有要求,还可以用珠片、珠石等材料代替金银线进行刺绣。

裙褂制作是一项精细的工艺,从画稿至完成需要三百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制作,为求图案对称、手工统一,刺绣必须由同一人完成,因此完成缝制一套裙褂需时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刺绣针法分别有平心绣、卜心绣及钉金珠绣,其中平心绣较平实朴素,纯用丝线平面刺绣;而卜心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以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色彩艳丽,富于立体感是卜心绣的特点;钉金珠绣以金银线为主线,辅以珠子、水钻、管珠等单独勾勒或混合针绣,产生色彩绚丽、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的效果。由于卜心绣中的“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至今仍采取手工操作,不能运用机器流水线上的生产,因此才使得裙褂作品日益珍贵,具有收藏价值。

2.3裙褂的图案寓意

裙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所体现的精湛刺绣工艺,更在于其所暗含的美好寓意及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

裙褂上的图案多以龙凤为主体,其他图案包括“福”字、“喜”字、牡丹、石榴、鸳鸯、蝙蝠、蝴蝶等,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特定的象征和寓意。裙褂上最受欢迎的图案是龙和凤,它们不仅象征着完美的阴阳和谐,而且在历史上曾代表过皇权,是尊贵与荣耀的象征,而且在粤语中龙凤呈祥的“呈祥”与“情长”的同音,更寓意新人成双成对。牡丹花代表花开富贵;石榴则寓意多子多孙;五只蝙蝠分别代表了“福、禄、寿、喜、财”,寓意五福临门;云团寓意是一团和气,团团圆圆;锦鲤寓意鲤跃龙门,升价十倍;稻穗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鸳鸯代表忠诚;花枝代表连理枝,寓意喜结连理……

裙褂既可以重复单一的图案,也可以一次性用很多不同象征的图案。按照传统惯例,裙褂会在上衣胸口处以金线绣制两条龙,在腰襟位置用银线绣制两只凤,上衣的袖子各绣一只凤。而服装的其他部位,则可以根据各人喜好,选择不同寓意的图案来装饰,上衣的衣领、衣扣、衣襟和袖口等位置,搭配起腾云纹、花枝、双喜、鸳鸯、牡丹和蝙蝠等各种吉祥图案,不仅华丽美观,更暗含了尊贵吉祥、百年好合的好意头。裙褂图案作为好意头的载体,体现了它对古老中华民间习俗的传承,正是这种对文化的传承性使得裙褂产生经久不息的魅力和光彩。

3.裙褂的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改变,裙褂也产生了不少变化,体现了裙褂跟随时代演变的特征。

从服装材料上讲,五十年代以前的裙褂,多在丝、缎等传统面料上辅以金银线刺绣;五十年代后,兴起珠片、珠石褂裙,它在裙褂上使用珠子、水钻、管珠等辅料形成图案,在面料的选择上也增加了麻丁、色丁、纱罗的品种。

从服装款式的角度来看,裙褂款式最大的变化是由长袖直身演变至现在的中袖修身,突显了东方女性的身段和优雅气质。早期的裙褂受旗袍的影响,立领、对襟、直膊、宽袍、扣花钮是其典型的特点。经历多年的演变后,裙褂的款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领子的变迁演化出小凤仙裙褂,它的款式特点是高高立起的翻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门襟线的演变衍生出秀禾装,右衽大襟的门襟线具有旗袍的特征,而宽大的双层塔袖使秀禾装独具特色;裙褂的袖子从一片式直膊袖改良为两片式西装袖,更加合体舒适,长袖还演化为中袖便于展示新娘子手腕上的金器饰物;衣片的剪裁更加务求,出现了收省修腰的设计,既古典又不失时代女性美;拉链设计取代了早期的扣花钮装饰;直衣摆一直以来是裙褂最传统的形式,随着流行的改变,如今还出现了水波脚衣摆的样式,裙褂的下摆被设计成波浪形,使裙褂看起来更加具有时尚感。

而从服装的种类来看,由裙褂为基础,演变出小凤仙裙褂和秀禾装。相比较裙褂对金银线刺绣的痴迷,小凤仙裙褂和秀禾装相对朴素一些。尤其是秀禾装,它使用印花面料代替了裙褂衣身上大量的刺绣,而只是在衣襟、袖口、衣摆和裙摆处施以恰到好处的刺绣装饰,它在保留旗袍门襟特色的同时,用宽大的双层塔袖彰显自己的特色。另外,不同于裙褂收省修腰的设计,秀禾装仍然保留着宽松的衣身,整体服装既古典又舒适,为裙褂的时尚变迁添加浓厚的一笔。

4.结语

裙褂作为中国粤港地区传统婚礼服饰之一,在很多国人心目中有着一个无可代替的地位,除了裙褂自身传承了杰出的中华刺绣工艺以外,更由于裙褂作为古老民间习俗的载体,蕴含了婚礼服本身所传承的珍藏文化和美好寓意。这些文化、习俗、工艺的传承性赋予了裙褂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使人们对它所代表的中式婚礼服有了更多的偏爱与认同。

参考文献:

[1] 叶茜 舒湘鄂 .裙褂与当代艺术的跨界研究[J] .新美术 . 2011年01期.

作者简介:

段婵娟,女,(1980-),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从事服装品牌管理模式及服装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的文化内涵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