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与实践交互式观念

2013-05-10范力允夏吾才让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交互式建构主义观念

范力允 夏吾才让

【摘 要】当前,在《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的研究下,学术界对于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进行交互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教研已有认识。本文拟在论述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并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交互式教学,其本质在为生动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交互式教学和如何培养学生的交互式学习能力提出新的观点,并积极鼓励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目标。

【关键词】建构主义;交互式;观念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之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假设和假说。

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做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地复制式地学习。很显然,我们的传统教学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疲惫记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抽象的公式,概念,经过多次反复的做题,形成了只会做题,不会把知识应用及迁移到实践生活中去的高智低能地学生。而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来看,课本知识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的真理,并不意味着在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中的终极真理,它可能只适应于现阶段,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所谓的真理,不能以社会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这只能由他自己去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1.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与思考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进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注重后一种建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学习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

己的意义。所以,学习不是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在此过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1.3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教师应在教学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因此,监控学习与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目的。

1.4建构主义的目的

建构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其中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之一就是随机通达教学。它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应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形成背景性经验。因此,这种思想与布鲁纳关于训练多样性的思想是一致的,是这种思想的深入发展。

在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中,有效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论也是很有必要的,建构主义的目的也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这就要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知识的建构。比如在进行“怎么样的三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问题”时,在学生面前放若干根木棒(有长有短),让学生观察后每个学生提一个问题,然后大家记下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必须仔细阅读书本,再由教师引导一起讨论,最终学到知识。

在对建构主义有了深刻认识后,我们将思考如何把建构主义理论的经典思想贯穿到交互式教学中,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目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交互式教学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正处在朝气蓬勃的发展当中。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也被称为交际法,或功能—意念法。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交互式教学法吸收了其他教学流派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交互式教学最早由Palincsar(1982)提出,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它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有两个特点:(1)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特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2)这种教学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为背景。这种方法以提出问题原理为依据,旨在帮助小学和初中的低成就学生学习阅读理解,它要求教师与各小组学生一起学习。开始时,教师先提出一些学生在阅读中可能提出的问题,之后,指定学生来当“教师”,互相提问。教师先示范一些希望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行为,然后,随着学生开始提出实际的问题,教师的角色就转变成了促进者和组织者。对交互式教学的研究发现,这种教学策略提高了低成就者的学习成绩。

2.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2.1注重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真正的教学主体,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与个性充分发展而设计。在以讨论为主的交互式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后,留有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养成“想”的良好习惯。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方法、观点都必须通过学生个体活动而获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2强调双向交互性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要保持不断地交往互动,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所谓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其实就是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重要的时情感信息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平易近人,要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给与鼓励与赞赏。所谓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其实就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这里包括小组讨论、相互评价、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助,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

2.3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性

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既强调知识的学习,也强调能力的发展。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增加、能力提高,而且使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如关心、帮助、理解他人的品质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交互式教学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主线逐步启迪学生,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宽阔。

2.4激励学生的探究,打开学生的视野

教师应尽可能注重立足于课堂,着眼于社会,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不断拓展新的知识,教师应该钻研出一套有利于教学的方案来应对各式各样有着丰富的创新思维的学生,教师帮助学生打开眼界,让学生能更好地向其他领域钻研学问。

2.5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说:“民主不仅是政府的一种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这种民主性要求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平等交流,教与学平等合作,共同创新。建立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具有很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2.6交互式讨论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布鲁纳的教育真谛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建构良好地认知结构。例如在设计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

3.交互式教学中应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3.1讨论不够深入

往往学生对问题还没有讨论清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就匆匆把答案告诉了学生,于是学生的思维刚刚开启,就关闭了。这种讨论实际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2教师不管不教

有些教师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无事可做,对学生不管不教,放任自流。其实不然,学生越是自主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就越高,教师的作用在于指点迷津,画龙点睛。

4.小结

本文论述了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在交互式教学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来更好地突出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并介绍了当今最具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研究了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交互式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并介绍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在交互式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都有所简要涉及。

总之,我国对于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交互式教学的应用还有待加强,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思想时,要注意结合实际和对于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而不是硬搬别人已有的模式来教学。在不久的将来,交互式教学模式一定会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蔡宪.论教学交互[J].江南学院学报,2001

[2]喻平.数学解题过程的理论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3]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1993

[4]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5]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1)

[6]涂荣豹.数学解题的有意义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

作者简介:

范力允(1989-),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学教学论。

夏吾才让(1963-),男,甘肃兰州人,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藏族历算中的汉藏文化交流研究”(11YJAZH102);

2012年度国家社科项目“藏族传统数学中的汉藏文化交流研究”(12BMZ011)。

猜你喜欢

交互式建构主义观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试论“交互式”课堂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