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重构世界

2013-05-09

看世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四维空间汶川救助

“唯一可以在7秒内将一个城市夷为平地的,就是地震”,这句广泛流传的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地震的破坏性有多大。

如今一些幸存者说起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依然心有余悸。甚至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一个四维空间的地震”。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日常生活所面对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所谓四维空间,而因我们在地球上感觉到的时间较慢,一般很难体会到四维空间的存在,但登上宇宙飞船或其他飞行物,使人所在参照系的速度开始变快至接近光速时,就可明显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也即可以体验到“四维空间”的存在。“四维空间的地震”,描述的便是地震的破坏力形同光速,等同于全方位重构了世界。

汶川大地震离我们相对近一些。那些瓦砾下的微弱呼救,那些挖掘的带血的手掌,那些源源不断赶去的人,全球华人大笔的捐助,以及成群成群永远睡着的孩子等等,都是挥之不去的片断。我还深深记得震源地的一所中学,在地震的前一天该校举行了一次全校体育竞赛,学生们青春的笑颜灿烂无比。第二天,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上课时遇难。其中有一个是该校一位负责人的女儿,有才华、美丽、友善,成绩永远排在年级前三名,却也在那场地震中离世。当时我想,如果他们学校的体育竞赛推迟一天多好啊,那么学生们在操场上运动,应就无大碍。但这个世界没有假设。在本期话题里,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经历了汶川地震的人,尽管表面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变,其心灵世界已经是另一番景象。

是的,地震不仅重构现实的世界,它也在无形中改变与之相关的人的心理世界。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生,有限的生命不应仅汲汲于功利,还要去做和体验一些有意义的事。此次雅安地震发生后,不少在汶川地震中因受到救助而平安渡过难关的人,自发要求去救助他人:“因为我们懂得等待救援的滋味。”这是一句动人的实在话。经历过生死的人,对人间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若人能自觉互助,这个世界上将少有真正的孤独。

身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在报道地震时,应更为理性慎重。4月21日,央视一个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雅安地震“死亡了多少人”云云。立即有粉丝在这条微博下留言:“请问能否将‘死亡改成‘遇难? ”我在这句话上停留片刻,写下了“赞同”两个字。改一个词,其中就有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悲悯情怀。诸如此类的事,不仅需要我们努力去做好,更需要用心去做得更能抚慰人心。

在灾区的媒体从业者,如果可以帮助一个人,可以安慰一颗心,少写或不写某篇报道又有什么要紧? 那些为了采访而干扰医生和救护人员履行职责、不管被救助人衣衫褴褛等处境而一通狂拍狂问的人,也许是忠于职守的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媒体人。所谓媒体,本该是搭建一座人心与文字的桥梁,若人有难,纾困解难、让灾情到达需要达到的地方,才是尽忠于文字的职能,才可谓一个好的媒体人。

地震也让人重新去面对一些更大的人生命题。日本福岛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9.0级地震,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至今其重建工作也不可能恢复震前原貌,地震和其后的核泄漏带来的伤痛至今未能完全平复,甚至仍遗留了较大的后遗症。但日本人却比我们想象的要淡定快乐许多。是呀,日本一年要发生数千次地震,你要他们怎样?若一天要揪心三四次,这样的人生实在太沉重。所以,许多人选择了不去操心看不见的未来。活在当下,只要此刻,坚强快乐地面对生活即可。于是,日本人那么迷恋樱花,在外人根本看不出门道的歌舞伎表演里、在那么讲究细节的日常应对礼仪里,寄托了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你可以不喜欢他们,却不得不佩服他们应对大难的从容。

当地震发生,不要一味去责怪地震预测机构。如果不服气,你掰着指头数数,全球能够事先成功预测大地震的有几次?不过一两次而已。因此与其抱怨,我们不如虚心学习有丰富防震经验的国家和地区,如何建造坚固的抗震建筑;当地震或其他天灾来临,我们如何自助和助人,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此外,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更为要紧,珍惜当下,即便其他事情再不如意,至少我们还有爱或抱怨、付出或索取的机会。有些人,前一日还在谈笑风生,次日便已与这个世界永诀。多少话没说,多少事没做,总以为生命那么长,一切还都来得及。不曾想人本是天地的蝼蚁,在大天灾面前会那么无助又无奈。

当地震重构世界,我们也可重构自己的人生,放下一些与利相关的事,尝试一些与爱相近的事。很赞同一句话:若有钱,不要去买表,要去帮助一个或几个地震孤儿。

猜你喜欢

四维空间汶川救助
云上远眺新汶川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水下救助抢险
消失的橙子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什么叫四维空间
汶川6年
什么叫四维空间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