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我国女子柔道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看其制胜规律

2013-05-05李文涛闫炳才

山东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柔道竞技专项

李文涛,吴 刚,闫炳才,黄 军

(1.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2.济南市业余体育学校,山东 济南 250100;3.青岛理工大学费县分校,山东 临沂276000)

我国女子柔道项目经过多年发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最近几年的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大赛中多次进入前三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对国际柔道运动的发展趋势与速度,还有些滞后,与项目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近年举办的各项国际比赛看,国外高手云集,水平甚高,而我国选手在各级别的国际性比赛中却没有实现重大突破。因而对其专项运动特点及制胜特点的研究就越发重要与紧迫。

1 当前制约我国女子柔道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个别级别的成绩不稳定。如 -63kg、-48kg、-70kg在北京奥运会上均被淘汰,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48kg、-70kg两个级别均是第三。一方面说明我们在这几个级别的队员水平与国际高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年轻队员比赛经验不足,成绩不稳定,自身压力过大,导致其训练水平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2 部分队员专项体能不足、技术单调、控制比赛局面能力不强。此外,还存在绝对力量突出,专项力量严重不足;大肌肉群发达,小肌肉群力量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其成为世界顶尖选手,所以比赛成绩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

1.3 会做得技术很多,比赛运用的技术很少,缺乏真正的绝招技术。大技术很多,缺少小技术环节的有效处理,经常出现该得的分因细节处理不当而失去得分机会。

1.4 部分运动员思想包袱偏重。过分看重比赛结果,在比赛中不能放开手脚,制约了自身技术特点的发挥,从而导致比赛失利,甚至输给了实力比自己弱的选手。很多运动员存在想赢怕输的思想,霸气不足,使用技术不主动,在受到消极处罚后,抗干扰能力差,技术失常,把控不住比赛的局面,从优势变为劣势,使不该输的场次输掉了,这与队员的参赛位置摆放不正密切相关。

1.5 训练观念和方法落后。只有充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准确把握女子柔道训练规律,全面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实现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质”的突破。

2 女子柔道项目制胜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对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为制胜因素。这些因素是人们在对专项比赛的各种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后总结出来的。

柔道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的混合供能运动项目。它随着动作环节变化、发力部位不同而动用不同的能量供应系统。新的规则使得节奏加快,激烈化程度加大,更突出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柔道项目体现出以格斗能力为核心,充沛体能为基础,技术和心理为两翼的竞技能力特点。

图1 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决定因素框架示意图(根据 Hartmamn,2005)

2.1 项目制胜因素

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是比赛中最直接的参与者,自身的竞技能力是获得比赛胜利的最根本的条件。所以,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的因素及对竞技能力提出的要求,就是影响比赛成绩和胜负的主要因素。

对于柔道项目训练,我国柔道界提出了“以攻为主、快速连贯、投寝结合、攻防兼备、体能充沛、战术多变”的训练指导思想,这充分说明柔道项目的复杂性。所以,影响制胜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诸因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群”(图1)。本研究从决定影响女子柔道比赛运动成绩的三个主要因素入手,在对相关专家与教练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将影响女子柔道项目制胜的因素高度概括为:“散、快、连、准、狠、能、神”。这七个因素较完整地概括了女子柔道项目中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能的全部内容(表2)。

表2 女子柔道项目制胜因素及表现

2.2 项目制胜因素之间的关系

柔道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该项群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能力起决定作用,而形态、机能、智能、心理起主要作用。从制胜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看,“散、快、连、准、狠、能、神”等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统一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如图2)。

在植物季相景观的营造中,植物多样化选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种植多样化的植物,才能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植物物种选择单一,不仅仅是植物季相变化不够明显,植物景观也会显得单调。所以在营造植物季相景观时,植物物种选择要多样化,不仅要有灌木类,还要有花木类、乔木类、草本类等多种植物。

图2 女子柔道制胜因素关系示意图

2.2.1 “散”主要是指散手摔。散手摔法是中国柔道尤其是女子柔道快速成为世界强队的立身之本。中国的散手摔,绝不是不抓手、不抓把,而是不但要抓把,而且要抓合适的把位、能控制对方的把位,从而通过各种步法的移动和快速配合达到拉扯、引导、调动对方,破坏对方的身体重心和身体平衡,这样才能达到使用各种技术,将对手摔倒的目的,因此,散是女子柔道运动员制胜的保证。

2.2.2 “快”。柔道对运动员的速度要求很高,比赛中对动作速度与连接速度要求更高,特别是技术爆发力、步法与手法的连接速度、手法与进攻技术的连接速度、攻防转换速度、投接寝速度、判断反应速度等都是决定比赛进程及结果的关键技术能力。因此,“快”是柔道运动员制胜的关键因素。“连、狠”是“快”的表现,快而连、快而狠统一在“快”的基础上。

2.2.3 “能”就是要有强大的专项体能做基础。柔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连续打运动战及通过持续性进攻压制对手的能力,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要求很高。主要包括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耐力等综合比赛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协调作用,为技战术水平的形成和发挥提供有力支撑,有时起到比赛制胜的决定性作用。

2.2.4 “神”是指女子柔道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强大的精神作支柱。柔道项目训练、比赛强度大,训练内容单调无味,就需要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不讲条件、刻苦训练的精神。

3 对制胜规律的把握

3.1 良好的体能是女子柔道制胜的基础

作为按级别、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的以身体接触和对抗为主要特征,以累计积分多少判定胜负的格斗类重竞技运动,柔道项目需要以强大的专项体能为基础。一些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单场比赛时高强度对抗下持续比赛的体能和一天内(10小时内)重复进行6场左右高强度比赛的体能。

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直接接触,在战况多变的双方搏斗中、控制与反控制以及技术动作运用过程中,需要克服来自对手的各种对抗力,并随时调集相应的肌肉投入搏斗,甚至全身的各大小肌群都参与战斗,可以说这项运动是全身的运动,这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任何一个柔道技术动作都是建立在强大的体能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在高强度的比赛中,没有体能做基础,就无法使用柔道技术,体能是技战术运用的基础。柔道强国高水平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能力特点之一就是体能良好(见表3)。

表3 柔道强国高水平运动员主要竞技特点一览表

3.2 完成动作实摔的爆发用力效果是制胜的关键

通过对全国大型运动会的比赛技术统计资料的分析,柔道比赛中,运动员每次实摔时间在1min以内的次数占95%,而大量的实摔次数集中在30 s以内的占77.2%。通过对2004年和2008年奥运会摔跤前十强国家运动员的技术分析也可以看出,每分钟完成实摔的次数越多,其运动成绩也越高。

表4 2004、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10强国家每分钟完成实摔次数对比情况

从比赛规则特点来看,不论是直接判定比赛结束的“一本”获胜,还是通过“有技”、“有效”、“效果”获胜,前提都是要求运动员在完成实摔动作时要有速度、有力量的爆发用力,这也是判定运动员所做动作是否符合判定得分的先决条件。运动员完成的实摔动作爆发力量大、时间短,在进攻时可以更有效的迫使对方直接失分,或处于被动状态时更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战术压倒对手,防守时更能够对抗对方的进攻,致使对方的进攻效果威胁性减小,从而有利于寻找机会实施反攻,制胜对手。因此,柔道比赛中,运动员每次使用动作实摔的爆发用力效果是制胜的关键。

3.3 散手摔法是女子柔道制胜的保证

散手摔法是我国柔道独特的技战术风格,是传统柔道与中国跤有机结合的产物。

国际柔联2009年制定的新规则规定不能直接抓握腰带以下部位,这就要求运动员更加注重手上技术,这也更加凸显了我国“散手摔”的重要性。

柔道散手摔由基本动作的抓握、格挡、解脱、化解等技术动作组成,有急、快、准、力、变的要求,主要特点之一“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以动为主”,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连续打运动战及通过持续性进攻压制对手的能力,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要求很高。

表5 北京奥运会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使用散手摔基本技术情况统计一览表

由表5可以看出,我国参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非常全面的散手摔技术运用能力,多种散手摔技术都发挥出较好的水平,成功率也很高,同时,在某些关键技术的运用方面也都很突出,对取得比赛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散手摔法的成功运用保证了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等竞技能力的有效发挥,是我国女子柔道比赛制胜的基本保证。

3.4 精神状态是女子柔道比赛制胜的灵魂

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是一个运动员的信念和追求、作风和战斗士气、意志力和凝聚力等内容的综合反映。它标志着运动员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方面的积极程度,集体荣誉是个人精神的动力,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意志力是个人精神的基石。

中国女子柔道队之所以在历届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性的大赛中摘金夺银、勇创辉煌,除了“训、管、科、医、保”以及运动员本身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外,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上世纪80年代,柔道队就有了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不讲条件、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凤莲精神”。在备战历次大赛过程中,尽管训练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日益改善,但中国女子柔道队一直用“凤莲精神”激励教育年轻运动员刻苦训练。其中,出现了许多新时代的感人事迹,如冼东妹、孙福明以30岁的高龄,屡次推迟婚期,带着一身伤病,在雅典奥运会上分别为祖国赢得了一枚金牌、一枚铜牌;刘霞以顽强的毅力,在科学训练、全面实施科研检测的条件下,克服伤病的困扰,战胜控降体重和高强度训练之间的困难和矛盾,为祖国赢得了一枚银牌。她们为了祖国的荣誉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精神是制胜对手取得优良成绩的保证。

4 结论

4.1 通过对女子柔道项目的探讨与研究,发现制约其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中个别级别运动员成绩不稳定、专项体能不足、比赛运用技术较少、思想包袱较重以及训练观念和方法较落后是其主要制约因素。

4.2 “散、快、连、准、狠、能、神”是女子柔道运动员制胜因素的高度概括。其中“散”是保证,“快”是关键,“能”是基础,“神”是支撑,“连、狠、准”是“快”的体现,统一在“快”的基础上。

4.3 女子柔道比赛制胜规律可以总结为:良好的体能是制胜的基础;完成动作实摔的爆发用力效果是制胜的关键;散手摔法是制胜的保证;精神状态是制胜的灵魂。

[1]刘玉林.柔道[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6:26-48.

[2]杨宏军.浅析我国柔道项目发展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1,3:19-22.

[3]张冬琴,周小青.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男子冠军运动员比赛特点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28-32.

[4]朱晓梅.柔道项目制胜因素初步探索[R].江苏体科所备战全运材料.

[5]蔡爱芳,等.柔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J].贵州体育科技,2006,(3):9-12.

[6]蒋云.柔道比赛制胜内外要素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4):12-16.

[7]林岭.中国女子柔道队北京奥运会备战、参赛的心理准备、心理能力、专项智能的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20.

[8]张连强.浅析柔道投技的进攻时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24-26.

[9]宋兆年.柔道技术的特点强化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12-15.

[10]郝新艳.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战术运用情况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2006,(4):35-38.

猜你喜欢

柔道竞技专项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花与竞技少女
完形填空
同台竞技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