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3-04-25甘丽珍武国剑房虹姣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习型学生党员分值

甘丽珍, 武国剑, 房虹姣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教育引导党员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已成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课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键,在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目前,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成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保证,也使得在大学生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必然。[1]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应如何评价,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为了解大学生党员学习需求,创新大学生党员学习形式,优化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2]。

一、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弥补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究的不足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现有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更明确的定位和崭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理解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和建设方式,弥补现有理论的不足,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二)能够加强和规范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系统、有效、全面地反映和评价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可以直观了解党组织建设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学习能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三)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是党的后备军,也是高校党组织的组成部分。高校党务工作是由校党委指导,院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指导和督促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学习,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使组织成员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提升学习能力,更好的为广大同学服务。同时,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实施,能够督促广大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继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这对党员再教育有着深远意义[3]。

二、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结合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自身特点,制定统一、客观、公平、可行的评价标准。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根本是对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活动总貌的具体反映。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活动,指的是组织及成员的学习行为,以及围绕学习行为而建立的制度或采取的措施。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此为主体内容来设立,而不能泛泛地将学生党建的其他内容列入其中。此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实践性要求其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失去了指导功能[4]。

(二)可比性原则

所谓可比性,指的是指标和指标之间不仅相互联系,更要有较高的区分度,以便从不同角度反映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状况和水平。它集中体现为“层次性”和“量化性”。“层次性”要求指标主体层次要鲜明,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映衬。各级指标逐层细化,下一级指标尽可能完整表达上一级的涵义。“量化性”要求在标体系中应尽量采用相对指标,少采用绝对指标,并明确每个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和范围,确保可比性。

(三)持久性原则

构建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要坚持不懈的。因此,不能把学习型党组织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当成一时的任务,草草了事,而应结合实际运用中的信息反馈不断完善,以适应学习型党组织的发展需要。

(四)群众公认原则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为了完善党组织学习体系,以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怎么样,学生党员的素质及表现如何,其周围的广大师生最有发言权,最能做出公正的评价。因此,为建立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广泛听取学生党员和师生们的意见,确保内容设计和评价效果更加符合他们的意愿[5]。

三、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及指标

基于上述指导原则,细化出涉及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各个要素,形成初步的评价量表,并依据各个评价要素制定调查问卷。初选阶段,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6份。优选阶段,向党务工作者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制定出如下评价指标体系(表1)。体系由组织体系、工作机制、保障措施和工作成效4个一级指标构成,包括12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

表1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

工作成效组织成效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学习氛围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党组织定期进行学习总结,并将组织成员学习心得、组织学习总结报告整理存档成员素质组织成员在学习后分享学习心得并有阶段学习总结组织成员呈现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常态化学习状态组织成员在学习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增加竞争力组织成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他人的意识增强工作特色开展独具特色的组织学习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具有推广价值通过组织学习,整理总结,以组织为单位撰写理论、调研文章2篇以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在校级及以上媒体、简报报道1次以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表1中共有4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又构造3个二级指标。对所建立的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中构造判断矩阵的基本原则,邀请五位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分别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进行相对于上一级的重要性排序,构造相应的判断矩阵。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取均值后得到一级指标权重W1=[0.16 0.47 0.28 0.10];四个二级指标权重W21=[0.54 0.16 0.30],W22=[0.26 0.52 0.21],W23=[0.54 0.30 0.16],W24=[0.40 0.40 0.20]。综合考虑后,确定出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考核的分值比例,其中四个一级指标分值比例为1:5:3:1。组织体系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值比例为5:2:3,工作机制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值比例为3:5:2,保障措施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值比例为5:3:2,工作成效对应的二级指标体系分值比例为4:4:2。运用同样的方法,还可对三级指标的分值比例进行分配。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值考核模式,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和操作。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更新、改造与完善。既可以对各级指标予以增减,也可以对指标的权重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计分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整,使考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确保考评结果得到有效运用,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季益洪.以机制创新推进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83.

[2] 吉 利.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武国剑.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28):56-58.

[4] 李昌祖.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特性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高教与经济, 2012,25(4):21-25.

[5] 张成龙.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评价机制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5):33-34.

猜你喜欢

学习型学生党员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