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市场 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2013-04-23焦锋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院职业

焦锋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转型发展期,对如何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不断探索。办学中,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契机,坚持“面向市场、素质为本、技能优先”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行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思路,狠抓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与时俱进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传统的课程体系主要划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即“老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教师也是以课堂为主阵地进行“灌输式” 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同步,造成实践课程中要花大量时间重新讲授所学理论知识。

实践中,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从人才培养规律出发,围绕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进行了深层次教育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程计划一律由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要制定;实训课比例占总课时的40%以上;学院实训工厂和企业的生产车间均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藉此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理论素养,又有专业实操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例如,学院在构建会计教学课程体系时,探索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方面,使其教学比例不低于40%;另一方面,增加综合性、现代化应用性强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可分为“五阶段式实习”:第一阶段为《基础会计》单项模拟,第二阶段为《专业会计》单项模拟,第三阶段为《专业会计》综合模拟,第四阶段为《会计电算化》,第五阶段《社会实习》,其中前四个阶段在校内“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室”进行,第五阶段在学院合作企业完成,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系统化、专业化。

同时,学院不断把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在教学中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采取项目教学,通过把每个学习任务设计成项目活动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

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学院成功搭建起了以“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三位一体的综合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特色和技能训练,按照实现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和层次的要求,实现了课程的层次化、模块化建设。

能力本位 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和人才需求情况,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实际出发,依据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以校内外实训、实验场所为依托,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彰显职教特色,保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013年3月15日,学院与乃林纺织服装加工园区就人才培养合作举行签约仪式。合作双方就合作的基础、条件和前景等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协商一致,签署了互利互惠的框架协议,为学院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学院在组织教学调研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仍以传输知识为主,教师占据教学过程的始终,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成为分立的两个方面,学生上课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很差,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也缺乏适应性和创造性。

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提倡采用启发式的提问、研讨式的教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学生自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院会计电算专业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实物、多媒体等影像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从而确定这一单元教学的任务目标,然后将学生分成A、B两组,分别担任购货方和销货方的库管、采购(或销售)、出纳和会计等岗位,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业务空白单据,让组内成员根据采购或销售的具体业务互相讨论,分别根据其业务流程填制或取得购销发票、收付款凭证,最后作出账务处理。教师对学生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

对此,学院提出,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以此作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之一,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就教学手段来讲,尽量多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人才职业化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赤峰市将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企业基地、新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草原文化旅游胜地、蒙冀辽接壤地区物流中心和蒙东地区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依据这一规划精神,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需求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从而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实践中,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才市场的规律,以“观念改革为先导,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专业建设中,学院除了依据自身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实验实训场所等基础条件外,从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可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资源和可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为给学院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辟更广阔的道路,促进当地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学院自2006年以来不断加强专业人才技能鉴定工作,形成以学生自主择业、企事业单位自主用人、市场自行调节专业人才市场的形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加快专业人才的流动速度。

为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学院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落实“双证书”制度。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方向,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学院领导认识到,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学院在推动专业建设、强化教学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先后采取了送出进修、下厂顶岗以及校内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针对部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学院根据教师所学专业,恰当地安排教师到最能发挥其自身优势的教学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

同时,学院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创新建设,让专业教师“走出去”,走进企业,走入实践,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练得自身好本领。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兼职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来”把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使“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为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师资保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内蒙,面向全国,立足基层,面向生产”的发展方向,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形成专业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为繁荣地方高职事业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改造升级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院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