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调查

2013-04-23瞿万波李燕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院校职业

瞿万波 李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是创新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是我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选取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10所高职学校进行了专项调研,共发放问卷48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61份,有效回收率94.8%。结果发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亟待加强。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应该具备主动性,能够主动地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各项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加大了师资力量和教育投资,并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薄弱、教学课程设计陈旧、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社会关注度不够等问题。

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根据10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评的数据显示,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学生仅占19.3%,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占15.7%,敢于质疑老师的学生占31%,具备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学生占40.4%。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很少主动参与和挑战新的实践活动。创新意识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能够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意识的缺乏则使得学生安于现状,尽管满腹牢骚却懒得主动改变现状。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读死书、死读书”导致他们的思维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比较狭隘,很难迸发出灵感。尽管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但很少采用辨证的、全局的观点来思考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缺乏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主动质疑、探索的意识。思维定式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造力的继续开发,当遇到难题时更容易受到挫折。

二是创新热情不高,缺乏进行创新的毅力。有31.2%的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一张毕业文凭,对于未来的工作没有目标,有着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因此对于主动学习课本外的知识也没有很大兴趣。另外,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容易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外界新生事物的刺激将对他们的创新实践的持续性产生冲击,而享乐情绪、畏难情绪也使他们的创新活动难以持续。

三是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实践动手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尽管很多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做实验时手忙脚乱。有35.8%的学生自述创新实践能力一般,没有到企业或教学基地进行过生产实习,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各类实践活动。67.2%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职业能力培训和科技创新活动。

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强调教育内容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有27.3%的学生反映一次性接受的新知识点太多,对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无法完全理解,有48.7%的学生由于害羞、不重视等个人原因不愿意向学习校好的同学请教,有64.8%的学生感觉接触本专业和其他学科的前沿知识的机会较少。再者,各院校基本采用统一教材,个别教材内容已经严重落后。经调查,专业教材书采用5年前出版的占44.8%,因此从另一层面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陈旧。另外,教师不注重自身知识更新、封闭式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各学科知识交叉不足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负面因素。

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不浓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支持。但是,当今各单位人才招聘往往注重学生在校时的成绩单或各种证书,对于学生参与的各项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学生在生产实习时也仅仅是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简单和重复性工作,显示不出实习和实践的意义。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庭的教育观念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创新的启蒙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没有为孩子营造平等、自信的家庭环境,动辄打骂训斥,习惯于拿孩子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相比,追求成绩至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信心较弱,胆小怕事,遇事不敢质疑,创新性也较差,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与此相反,有些家庭溺爱、娇惯孩子,从而造成学生依赖性强,不会主动进行思考,同时缺乏毅力和耐心。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应对措施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的理念,形成有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鼓励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自动自发的形成创新和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未来职业的定位,促使他们根据职业需求主动地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了解职业的发展前景,从而坚定学习和实践创新的信心。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树立自信心,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不断进行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立创新观念。学生应该认识到,创新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创新与学习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学习是进行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成果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创新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探索精神。

设计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有些高职院校仍侧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应该将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另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锻炼的机会,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需要不断追踪当前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注重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帮助学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和开阔视野,掌握高、精、尖技术。另外,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帮助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系列课程,以及做与创新相关的学术报告,从而使学生系统的接受创新思维、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训练。通过理论教学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实践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更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建立创造性、启发性的教学环境 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通过了解、分析和归纳最新的教育成果,将有益的经验应用在教学当中。教师也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站在辅助者的立场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助学助研活动,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职业的关注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富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书面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产品设计的质量、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参与科技竞赛的情况、在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中的完成情况等,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增加对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创新的奖励措施(如对获得国家专利、有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学金奖励)。另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也需要合理设置,例如对大学生的创新技能进行评估时,其创新活动的成果、课程设计的质量、选题的创新性等因素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不同的权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借鉴德尔菲法、专家估测法、加权综合统计法等各种科学评价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建设多渠道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接受新型的教育理念,营造一种民主的家庭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引导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另外,家长的言传身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因此家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企业直接与市场接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结合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避免人力和资源配置的浪费。产、学、研的一体化对企业也具有促进作用,高校研究的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达到企业和高校互惠互利、双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院校职业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