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及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013-04-21马媛媛胡晓远陈学玲胡晓敏倪明健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25期
关键词:副作用感染者抗病毒

马媛媛,胡晓远,陈学玲,胡晓敏,金 涛,倪明健

抗病毒治疗是挽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有效减少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治疗水平和可及性,新疆于2011年在部分地区开展早期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控制传染源,联合行为学干预,减少HIV通过性接触、共用针具等的传播,降低新发感染率。经过超过12个月的早期抗病毒治疗,了解和掌握早期抗病毒治疗现状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后期建立相关队列,进一步探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有效干预方向和方法,保护患者免疫功能,延缓其疾病进展,降低机会性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疆北部(伊犁州6个县/市)、新疆中部(乌鲁木齐市3个区)、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2个县/市)11个研究现场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350×106个/L)。

1.2 研究方法 2012年7—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早期抗病毒治疗时间、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服药情况、副作用情况、参加治疗原因、今后治疗打算等。共发放调查问卷853份,回收问卷790份,回收率为92.6%,其中有效问卷751份,有效率为95.1%。

1.3 质量控制 严格培训调查员,熟悉调查表、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过程做到尊重不歧视;每日调查结束后,由专设的复核员对每份调查表进行认真复核,对有漏项及错项的问卷再次进行询问,及时给予补充和更正,对不合格调查表予以剔除。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1数据库统一录入,数据整理、汇总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药依从性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751名HIV感染者中,新疆北部484人(占64.45%),新疆中部90人(占11.98%),新疆南部177人(占23.57%);男431人(占57.39%),女320人(占42.61%);维吾尔族648人(86.28%),其他民族103人(13.72%);≤30岁168人(占22.37%),31~40岁363人(占48.34%),≥41岁220人(占29.29%)。

2.2 治疗时间及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 HIV感染者开始早期抗病毒治疗时间,≤12个月者704人(占93.74%),>12个月者47人(占6.26%);拥有配偶/固定性伴者727人,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阴性者400人(占55.02%),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阳性者255人(占35.08%),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不明者72人(占9.90%)。

2.3 治疗后副作用情况 HIV感染者治疗前无自觉症状者588人(占78.30%),有自觉症状者163人(占21.70%);自觉症状因为个体差异体现为一种症状表现或多种症状表现,排序依次为疲乏占23.20%(74/319)、发热占16.30%(52/319)、腹泻占13.48%(43/319)、咳嗽咳痰占11.60%(37/319),也有小部分HIV感染者为头痛占5.96%(19/319)、皮疹占4.70%(15/319)、消瘦占4.39%(14/319)、情绪异常(如噩梦、眩晕或抑郁)占3.13%(10/319)等。治疗后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者235人(占31.29%),出现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516人(占68.71%);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因为个体差异体现为一种或多种表现,排序依次为恶心占30.15%(281/932)、头痛占18.56%(173/932)、疲乏占17.92%(167/932)、情绪异常(如噩梦、眩晕或抑郁)占16.42%(153/932),也有小部分HIV感染者为皮疹占9.55%(89/932)、腹泻占3.97%(37/932)、腹部绞痛占2.15%(20/932)等。

2.4 治疗原因及服药情况 HIV感染者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原因中,促进身体健康者502人(占66.84%),减少机会性感染者154人(占20.51%),保护家人不被感染者68人(占9.05%),其他原因者27人(占3.60%)。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情况,遵照医嘱每天服药者446人(占59.39%),个别时候因为遗忘等原因漏服者243人(占32.36%),其他情况62人(占8.25%)。

2.5 对今后治疗的打算 HIV感染者对于现有治疗的打算,坚持终身服药者433人(占57.66%),继续目前治疗,依几年后疗效决定者256人(占34.09%),其他情况(如换药、停药等)62人(占8.25%)。对于坚持治疗的原因,HIV感染者持一种或多种原因,排序依次为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占46.53%(248/533),保护家人不被感染占16.89%(90/533),延长生命占16.51%(88/533),减少自身感染,提高免疫力占15.57%(83/533),其他原因占4.50%(24/533)。对于目前已停止服药的原因,排序依次为依从性差、无法保证依从性占43.55%(27/62),副作用大、无法耐受占30.65%(19/62),自身原因拒绝服药占19.35%(12/62),其他原因占6.45%(4/62)。

2.6 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2.6.1 单因素分析 不同地区、性别、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副作用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6.2 多因素分析 以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以及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指标(如民族)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见表2。结果显示,调查地区、性别、民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治疗后副作用对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HIV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目前开展的早期抗病毒治疗中,由于每日服用药物的种类较多,服用方法和条件各异,坚持服用时间较长等诸多因素,造成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不高,对疗效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较好。

表1 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n(%)〕

Table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bout early antiviral therapy with HIV

遵照医嘱每天服药个别时候漏服及其他情况χ2值P值地区33.1460.000 新疆北部260(53.72)224(46.28) 新疆中部48(53.33)42(46.67) 新疆南部138(77.97)39(22.03)性别21.6400.000 男225(52.20)206(47.80) 女221(69.06)99(30.94)年龄(岁)2.7080.100 ≤30109(64.88)59(35.12) >30337(57.80)246(42.20)民族2.1770.140 维吾尔族378(58.33)270(41.67) 其他民族68(66.02)35(33.98)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24.6460.000 阳性161(63.14)94(36.86) 阴性246(61.50)154(38.50) 感染状况不明23(31.94)49(68.06)治疗时间0.1110.739 ≤12个月417(59.23)287(40.77) >12个月29(61.70)18(38.30)治疗前自觉症状0.7490.387 没有354(60.20)234(39.80) 有92(56.44)71(43.56)治疗后副作用20.7690.000 有278(53.88)238(46.12) 没有168(71.49)67(28.51)

表2 变量赋值表

本研究对象以男性、维吾尔族、31~40岁年龄段者为多数。诸多研究显示,性别是影响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之一,女性感染者的依从性问题较为突出[1-3]。Godin等[4]的调查显示,女性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低于男性。Lucas等[5]的研究认为,女性感染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忍受由于服药造成的胃肠反应、过敏反应及其他症状等不适。本研究的结论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反,女性感染者依从性好于男性感染者,究其原因,可能与女性调查对象中很多是男性感染者的配偶/固定性伴,一同参加抗病毒治疗有关。年龄是否会影响HIV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目前许多研究对此产生的结论并不一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感染者年龄越大,服药依从性越差,提示年龄大是服药依从性差的独立影响因素[6]。但Ammassari等[7]的研究却指出年龄大的感染者服药依从性会更好。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研究发现年龄与服药依从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更多的研究学者认为服药依从性与年龄无关[8-10]。本研究的结论亦是如此。

表3 HIV感染者早期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Table3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bout early antiviral therapy with HIV

相关因素βSEWaldχ2值P值OR值95%CI地区(参照新疆北部) 新疆中部 0.9390.23216.3860.0002.557(1.623,4.029) 新疆南部 0.9530.3109.4410.0022.594(1.412,4.766)性别(参照男性) 女性 0.8100.17321.9070.0002.248(1.601,3.156)民族(参照维吾尔族) 其他民族 0.7620.2459.7000.0022.142(1.326,3.459)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参照感染状况不明) 阳性 1.2550.28918.7860.0003.506(1.988,6.183) 阴性 0.1400.1810.6020.4381.151(0.807,1.640)治疗后副作用(参照有) 没有 0.6410.18611.8460.0011.898(1.318,2.735)常数项-2.9120.36663.2320.0000.054

本研究中,新疆中部及南部地区HIV感染者服药依从性要好于新疆北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不仅与地域、经济水平、生活环境、人口构成、医疗水平、医疗投入、干预策略等多种因素有关,还与家庭收入、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研究中其他民族依从性好于维吾尔族,在新疆,维吾尔族感染人群比例相对较高,接受教育程度有限,语言沟通存在部分障碍,对健康促进方面缺乏正确的认知,对服药信息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恰当,对服药依从性不够重视,都有可能导致感染者对依从性产生非有意识的影响。有研究指出,提高感染者对服药相关信息的理解,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感染者短期治疗的依从性[11]。因此,在新疆北部的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常性地开展相关宣传,配以少数民族语言或文字,提高服药的自主管理能力,强化服药指导服务,是改善HIV感染者服药依从行为的关键。

研究显示已知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者服药依从性好于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不明者。配偶/固定性伴的感染状况为阳性者,由于双方均为HIV感染者,更有助于相互支持共同开展抗病毒治疗;对于配偶/固定性伴的感染状况为阴性者,感染者本着保护家人不被感染的意愿,具有较好的依从性倾向;对于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状况不明的感染者,可能担心社会的歧视,不愿意暴露自身感染者身份,隐瞒家人或对家庭的责任感缺乏,进而影响服药依从性。在探讨如何提升服药依从性的策略时,应采取由感染者及其家庭、亲人、朋友、医务人员、社会支持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干预策略,充分顾及每个感染者的特殊需求和背景,针对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及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进行沟通,以保证感染者良好的服药依从行为。本研究对象治疗前多为无自觉症状者,治疗后多为出现副作用者,相对于有副作用者,无副作用者的服药依从性会更高,但不排除服药依从性与副作用间的相互作用。Berg等[3]的调查结果表明,药物的副作用与依从性显著相关。但Godin等[4]的调查发现,感染者所感受到的副作用是服药态度的影响因素,并不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药物副作用是否会对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产生影响,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在新疆继续开展早期抗病毒治疗相关研究,探索和建立适合新疆HIV感染者自身需求、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策略,对保证HIV感染者获得免费而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Arnsten JH,Demas PA,Grant RW,et al.Impact of active drug use 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dherence and viral suppression in HIV-infected drug users[J].Gen Intern Med,2002,17(5):377-381.

2 Turner BJ,Laine C,Cosler L,et al.Relationship of gender,depression,and health care delivery with antiretroviral adherence in HIV-infected drug users[J].Gen Intern Med,2003,18(4):248-257.

3 Berg KM,Demas PA,Howard AA,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J].Gen Intern Med,2004,19(12):1111-1117.

5 Lucas GM,Chaisson RE,Moore RD.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a large urban clinic:Risk factors for virologic failur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9,131(2):81-87.

6 Wolf MS,Davis TC,Osborn CY,et al.Literacy,self-efficacy,and HIV medication adherence[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7,65(2):253-260.

7 Ammassari A,Murri R,Pezzotti P,et al.Self-reported symptoms and medication side effects influence adherence to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persons with HIV infection[J].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1,28(5):445-449.

8 Fong OW,Ho CF,Fung LY,et al.Determinants of adherence to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in Chinese HIV/AIDS patients[J].HIV Medicine,2003,4(2):133-138.

9 陈志强,张玉琪,李保军,等 .河北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113.

11 Mansoor LE,Dowse R.Medicines information and adherence in HIV/AIDS [J].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2006,31(1):7-15.

猜你喜欢

副作用感染者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