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3-04-16商莉君

学理论·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培养模式

商莉君

摘 要:元认知策略在阅读这一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效的阅读理解在于阅读者的元认知;有效的阅读过程既是认知过程也是元认知监控活动。从元认知策略的视角出发构建自主阅读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概念并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学习的过程步骤,还能辅助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策略;监控;阅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16-0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元认知理论引入中国之后,该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该理论主要关注认知活动中的个体意识控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一定解释作用,所以近些年来元认知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中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一直不很理想,比如说学生阅读速度偏低,演绎或归纳能力不强,输入技能相对较弱等。尽管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花费大量时间来提高阅读能力,但是效果欠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我们认为学生元认知意识或经验的缺乏无疑是其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养并强调阅读策略办法的运用。本文重点讨论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元认知理论来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从元认知策略的视角出发构建自主阅读培养模式。在英语阅读中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经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强调其元认知知识的学习,积累元认知经验并加强元认知监控来培养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能力。

一、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Flavell提出的,指一个人关于自我认知过程以及任何相关内容的知识[1]。该知识与个人认知状态和能力密不可分,还包含个体思维的情感和动机特点[2]。元认知包括三部分:元认知知识(也称元认知意识),是个体对于自我以及认知过程因素的认识;元认知监控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个体规范其认知学习经历;认知经验是与其当时持续的认知努力有关。元认知策略其实就是学习策略,是学生有效监控并控制其整个学习过程的策略,一方面强调提高个体元认知的认知水平并加强其元认知发展,另一方面该策略应该是学生处理认知任务时非常具体的过程策略和技巧,所以与我们熟悉的内容更为广泛的认知策略有所不同。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阅读者调用所有已知的认知和元认知知识来预测、辨别和获取信息,并与阅读材料进行积极的互动。因为阅读活动的特点显著,所以成为了元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阅读理解是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也是读者各个因素的互动过程,例如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处理策略等。在阅读理解中,元认知知识涵盖了认知主体对于阅读动机、记忆特点、显著性以及个体效力方面的认知知识,也包含了任务目标、要求和方法选择的相关任务知识,还包括了认知主体关于有效完成阅读任务的策略知识。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经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产生认知和情感的经验,它能辅助主体建立新目标,修改或舍弃旧目标,修改或增加已有的认知知识,此外还能刺激认知主体主动运用认知策略[3]。

二、从元认知策略看自主阅读

自主学习的概念最初是由Holec提出的,他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对于承担自我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逐渐培养出来的能力,体现出主动性、调整性、动态性以及有效性等特征[4]。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形式,一种有目的地获取文本信息的复杂且主动的心理活动,它还是一种对于获得的信息、知识和经验所进行的选择、检验、处理以及整合的思维过程。阅读是相对独立的认知和元认知活动,包含了建立阅读目标,根据目标调整阅读策略以及评价阅读材料三个步骤。

1.建立阅读计划和目标

学习者对于阅读任务的要求应该非常明确,并做出短期和长期的阅读计划。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意识到他们目前的阅读能力,并告之阅读要求,如在阅读课程后应达到的目标,如何达成目标。教师能够通过能力测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阅读速度、正确率以及与课程目标的差距,然后辅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订学习计划。计划的制订应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明确目标;列出实现目标的过程;考虑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潜在困难;想出应对困难的计划;做出达成目标的时间期限;自我评价提高效果;完成目标后的自我奖励[5]。此外,阅读任务的制定,包括阅读量和阅读材料都应该遵循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原则。

2.阅读过程监控

学习者应该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时根据具体情形调整学习计划。总的来说,自我监控包括两个步骤:其一是认识到需要监控的行为,其二是记录和评价所监控行为的各个方面[6]。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只有认知主体能够实施自我监控,自主学习才能成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自我监控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并努力去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我记录方法,主动记录阅读时间并算出阅读速度。对于阅读速度的观察应该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画坐标图来反映特定时间区间内阅读速度的升降趋势,并根据这个结果来评价自我阅读能力。

3.评价结果

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评价就是其根据评价标准来分析并确定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实施自我管理。评价标准主要是预先计划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结果的评价就是认知主体对于阅读材料特点以及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分析。学生可以学着经常性评价阅读结果,如果没有达成目标找出失败的原因,相应调整学习学习计划和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以期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活动之后,还可以要求学生重述或重写所读材料,对材料做总结归纳,然后客观评价阅读结果。这样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要有目的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加强元认知体验的效果。

三、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上节探讨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我们尝试构建一个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概念并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学习的过程步骤,还能辅助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构建模式之前,我们需要说明模式中的几个关键变量。

(一)教师的指导干涉

经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示范元认知策略运用,示例越清楚,学生越容易发展元认知技能[7]。然而如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示范的是自己的认知策略,例如用“I think……”或“I assume”的表达形式来展开讨论,却很少用“"Why I consider it this way”或“How I think about it”来展示元认知的过程。教师的元认知策略示范能够辅助学生正确得认识和体验自我管理的过程,从而减少模糊认知或疑惑。因此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提供各种示例或建立各种情形做示范,然后用“有声思维”(thinkaloud)的方式讲述解决问题的办法,计划的过程,策略的选择,决策的过程以及思维控制等等。通过教师对于自我监控思维过程的描述,教师元认知策略的实际运用情况能有效地传达给学习者。

元认知能力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提高。因此教师在运用指导干涉办法时能帮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培养计划、监控、调整和评价的元认知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思辨性思考,把指导知识和指导思考结合起来。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供他们在每个步骤选取具体策略的原因,鼓励学生把注意力从发现问题转移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上,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监控、评价和修正其认知过程[8]。

(二)元认知监控和调整

1.目标监控

目标监控指让学习者明确阅读目标从而决定阅读方法,而阅读方法应该根据文章内容和阅读目标而有选择性地运用。教师应在阅读课程开始时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把目标记录下来并且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自我监控策略的使用。学生的背景知识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被激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或影像材料,并要求学生观察图像信息,预测整篇文章的内容。

2.过程监控

过程监控就是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观察和辨别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运用诸如猜词法等各种手段来完成相关目标要求。在过程监控中,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我提问来检验自己是否理解阅读材料,再从材料中找出提问问题的答案,根据阅读内容修正事前的预测,检查阅读方法是否得当并及时调整不适合的方法,并根据阅读量和时间要求调整阅读速度。过程监控对于练习阅读演绎或归纳法起着关键作用。

3.策略监控

学习者使用新策略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因此策略监控不能脱离实际的阅读练习或语言实体。在获取阅读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用尽量少的线索指导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独立使用策略的能力。学生应该适应自我提问模式,自我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推理,并采用有效的策略解决理解问题。教师可以用明示或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哪种语境下用哪种策略来进行指导干涉。

4.结果监控

结果监控就是对于元认知活动的评价,对阅读材料特征以及个体理解能力的分析。在完成一次阅读任务后,高效的学习者能够有意识地反思整个阅读任务的完成过程,清楚地认识到计划执行情况,检验阅读任务中所使用策略的作用。这种自我评价的结果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过该结果总会积极地影响下一次阅读活动,因为自我评价包括相应调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执行下一次阅读任务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构建出一个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元认知策略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水平,培养其阅读能力。我们讨论了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培养学习者自主阅读能力的基本步骤,以及构成自主阅读培养模式的关键变量。该模式的构建只是初步探索,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在此模式基础上做进一步修改。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M].In L.B.Resnick (Ed.),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Hillsdale, NJ:Erlbaum,1976:231-236.

[2]Paris,S.G.,& Winograd,P.How metacognition can promote academic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M].In B.F.Jones & L.Idol (Eds.),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Hillsdale,NJ: Erlbaum,1990:15-51.

[3]Flavell,J.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Psychology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10):906-911.

[4]Holec,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g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1981:9-21.

[5]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0-126.

[6]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7.

[7]Butler, D.L.& Winne,P.H.Feedback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 Theoretical Synthesi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5,(4).

[8]吕星宇.出声思考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猜你喜欢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培养模式
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元认知策略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