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染病医院财务资源管理的改善

2013-04-14石伊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4期
关键词:传染病成本医院

石伊丽

浅谈传染病医院财务资源管理的改善

石伊丽

传染病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也是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 传染病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承担着应急救治的特殊社会职能。近年来, 党和政府对传染病防治工作日益重视, 各级传染病医院的医疗服务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是, 在目前我国医疗行业补偿机制不健全的大背景下, 传染病医院存在的业务发展局限、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仍很突出, 传染病医院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作者希望, 通过客观地分析传染病医院面临的现状以及陷入困境的原因, 从医院财务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科学有效的改善措施, 促进传染病医院的良性发展, 从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更具成本有效性的服务。

1 传染病医院面临的现状

1. 1 传染病医院难以维持收支平衡 在我国, 传染病医院的现有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助+财政拨款+医院自身产出创造。但是政府补贴和财政拨款对各个地方的传染病医院来说都显得杯水车薪, 医院被推向市场, 资金来源模型主要是产出模型(output model)。大多数传染病医院难以维持自身业务正常运转, 更无力进一步发展, 正处于“亏损—无力发展—业务萎缩—进一步亏损”的恶性循环。2012年全国部分传染病医院经济运营情况见表1。

表1 2012年全国部分传染病医院经济运营情况

1. 2 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过大而收入过低 随着中国法制化的推进, 民众维权意识日益提高, 患者对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业务收入不足, 业务收支出现亏损,传染病医院的人员收入水平都明显低于城市综合性医院职工的平均水平;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只相当于城市综合性医院平均水平的61.90%(注:数据来源于卫生部2012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从收入角度来说, 传染病医院的医务人员, 收入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这就造成传染病医院人才的流动性大, 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梯队培养, 影响到医院专科和学科建设发展。

2 导致传染病医院运营困难的原因分析

2. 1 医院经营性收入减少 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传染病专科医院只能收治传染病患者, 传染病医院专业狭窄。普通传染病发病率日趋下降, 患者绝对数量在下降;管理不到位。

2. 2 传染病医院运行成本高 一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传染病医院在建筑布局、通道设置、污水污物处理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和规范, 建设投入成本高。二是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传染病必须实行分类集中管理, 要求对各类传染病按照病种、型别进行分类收治, 同时必须按床位配置相应的医护人员, 相对其他医院,人力成本较高。三是传染病具有较强季节性和不可预测性, 床位使用率低, 空床率高, 因此维持成本较高。四是针对传染性疾病防护要求, 许多传染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的救治仪器不得与其他疾病共用, 且防护用品均为一次性使用, 消耗大, 而这些成本显然不适合由患者支付(事实上物价局也不允许), 消毒、防护成本高。

2. 3 对特种传染病的成本投入增加 由于艾滋病等特殊传染病收治要求高, 需要专用病区或病室、专用仪器、药品及防护设备, 致使设备闲置, 一次性物品使用量大, 而此类支出是不能向病人收费的。在无患者的情况下, 专业负压病房全年维保费及而因床位空置、专用设备闲置等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都较大。

2. 4 政府对传染病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仍显不足 虽然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专业卫生机构的投入, 其中包括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但是这个补助水平不足以弥补由政策引起的传染病医院不断增大的业务亏损。

3 完善传染病医院的补偿机制建议

3. 1 实行政府全额拨款 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场经营能力低和诊疗对象多为弱势群体的特殊性, 决定了走市场化道路的不可行。因此,应还原传染病医院为社会福利性机构, 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样, 作为政府全额拨款单位。原有的资金来源和产出模式导致医院只关注于维系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资金, 忽略了患者需求以及医疗质量。在利益驱动下, 医院财务资源管理必然会顾此失彼, 无法达到平衡发展。所以, 唯有实行政府全额拨款, 传染病医院资金模型才能从产出模型转变作业模型。

3. 2 加大政府投入, 完善医疗保障, 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 体现高风险、高收益。

3. 3 加强归口管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传染病的收治必须归口管理。

3. 4 降低患者负担 应将传染病医院建设为一所收费合理、相对低廉的医院。劳动社保部门应对传染病参保管理政策进行调整, 例如降低住院门槛费、治疗中的自费比例等, 真正体现和谐发展、共同小康的社会发展要求。

3. 5 重视和加强医院财务资源管理 由以上资金来源发生的改变导致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由收入管理转变为成本管理。降低政府资金的浪费,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合理用药治疗, 让有限的政府投入惠及更多的患者。

在预算方面, 原本的产出模型也将转变为作业模型[1]。对于患者来说, 作者认为作业模型的预算更适合患者的需求, 更关注医院与患者的互动。医院的预算将侧重于关注每一位患者从入院到治愈所发生的成本支出是否突破预算成本。因为在作业预算下, 单个病种收入是确定的, 只有降低成本消耗才能为医院带来利润的积累, 以维持医院的发展需要。所以, 预算将把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位主任, 再由每位主任分解到每位住院医生, 细化分解后将切实保障预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以期年终能顺利完成。从患者角度来看, 由于医院预算受制于单病种医疗成本, 所以患者的医疗负担将显著降低。以较低的成本治愈患者, 将达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于保荣, 刘兴柱, 袁蓓蓓, 等. 公共卫生服务的支付方式理论及国际经验研究. 中国卫生经济, 2007,26(9):37-40.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4-0054-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4.028

作者单位:214005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传染病成本医院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