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的阅读与阐释
——以欧美文学为视角

2013-04-12

关键词:意图文学作品主义

曲 妍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中文专业主要有语言文字、文学和理论三大部分,其中语言文字是基础,理论是支撑,这两部分的意义无需多说,而文学的意义则似乎不那么明朗,是值得探讨的。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的意义究竟在哪?或者放大一些来看,人们阅读他人的作品意义又在哪?在美学当中,对于这一方面存在着审美阐释这一领域。而在这一领域中,从十九世纪起至今,对于作家意图在对文学艺术作品解释中的作用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学派。他们的争论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这些不同的说法在笔者看来最后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最终是要去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部作品,写这部作品是为了什么;还是不去看作者,按照自己的体会去感悟作品带给自己精神上、心灵上的东西。

1 文学作品阅读与阐释现状

按照我们正在学习的文学来看,似乎是倾向于联系作者的。我们在学习一部作品时,会了解该作品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时的背景,甚至于作者的性格。分析作品时会分析作者为什么写这部作品,或者想传达什么,但同时也会讲到后人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新的东西。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种温和的意图主义,或者说假设的意图主义。

说是温和的意图主义,是由于承认了作品传达意图的多义性。我们从了解作者意图看作品,同时也去了解作者没有讲到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去了解作者无意中传达出的思想,也从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作品的当下意义。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狄更斯在扉页上写道:“当我和我的孩子们、朋友们一起演出威尔基·科林斯先生的剧本《冰海深处》时,我开始有了这个故事的主要构想。当时我就是一种强烈愿望,想要亲自把这种构想具体地表现出来;于是我刻意精心、兴趣盎然地在我的想象中勾画出了故事人物的经历和心境,而对于一个富于洞察力的读者来说,这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很明显,作家只是想写一个简单的牺牲自己去救情敌的故事,但是现在对于《双城记》的主题,评论界认为表现出了现实针对性,揭示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担心当时英国劳资矛盾激化给自己的国家社会带来动乱,不想让法国大革命的血流成河在英国重演,表现了反对暴力革命和人道主义情怀、利他主义和仁爱宽恕精神。评论所说的这些是作者当时未想到的,作者担不担心并没有说,但我们通过历史背景和作品文本感受到了这点。这种分析也许并非或不完全是作家的意图,但是这些解释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可以扩充文本的思想价值。

说是假设的意图主义,是由于除了部分作家会说明部分作品的创作动因和意图,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作家创作前的经历和状态,或者根据作品所传达的来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而如果没有留下相关文献可以佐证,我们只能说我们的推断是合理的,而不能说我们的推断是正确的。比如,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全诗极其朦胧,出现许多象征化的事物,后来人们认为是写男性和女性灵性的欲望。但很显然,作家没有这样告诉我们,这种含义是人们假设的,假设并不一定是作家的真实意图,但不假设我们无法读懂作品,无法了解这些文字存在的意义。

2 阐释文学作品的意义小探

文学作品的存在意义首当其冲的是其思想和创作意图,因而便也形成阅读文学作品是应该探讨作者的意图思想还是应该获取自己从文本得到的思想体悟。同时,有些作品也是为了形式而存在的。阅读这类作品也有着独特的意义,是看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出什么样的理念,还是看我们在阅读中自己既有的观念受到什么样的冲击?

总的来说,无论从文本内容还是形式,我们如何看待作品的存在以及对作品阐释的意义都是值得玩味的。而在笔者看来,到底意图主义还是反意图主义,或者是新兴的意图主义哪个更值得借鉴,不能对所有文学作品一概而论,而是要看作品存在的意义到底主要是内容取胜还是形式取胜。

2.1 主题思想与作品的存在

我们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往往最关心的是这部作品带给了我们什么,也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而关于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有作家告诉我们的,也有后人分析的。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有唯一的,也有多义的。而这时,对于如何阅读与阐释文学作品,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对于一些有着明确针对性的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必然的。这些作品在创作之前,作者往往宣称自己创作是为了什么,是要达成怎样的目的。这些作品的存在是作为作家的一种武器或者是传声筒,作家有着强烈地要表达某种特定思想的要求。阅读这类作品时,如果我们不能发掘作家的意图,便丧失了文本的大部意义。这样看来,对于这类作品,纳普和迈尔克斯的意图主义主张便十分重要,“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写作该作品时的真实意图。反过来说,只有弄清了作者写作时的真实意图,我们才真正读懂了作品”。

比如雨果在创作《悲惨世界》时主要要表现“贫困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如果我们在阅读和阐释的过程中连这一层含义都体悟不到,便也失去了对这部作品阐释的绝大部分意义。又如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前明确表示要做“法国社会的书记官”,要“开一个恶习的清单”。同样,如果我们不从这一方面去发掘文本的意义,而只是沉醉在小故事当中,便会使文本的价值下降许多。

当然,我们即使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也不是唯作者之意是从的。我们可以发掘其他的含义,但是,在发掘其他含义同时,对于这类作品必须把作家意图放在最前面。因为正是这些意图,使这些作品流传于世。它是我们了解作家想要告诉我们的、了解过去时代的、了解文学史的窗口,也只有了解了作家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解释分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对于一些有着一定社会意义、时代意义的作品,沃尔海姆主张的那种温和的意图主义则似乎更合适些。正如沃尔海姆所提出的“回溯式”批评,一方面通过注意作家所处的背景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些作品存在和阅读的意义,而另一方面用我们所处时代的资源来理解作品,有利于体验作品的新内容,从而使作品离开了它的时代仍有存在和阅读的价值。

比如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自序中明确提到“我写作的目的是要攻击骑士小说”,结尾又说“我的愿望无非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这部作品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它使西班牙骑士小说绝迹,它是即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如果我们在阅读与阐释中没能理会到作者的这层意图,也就无法体会到这部作品的意义。但同时,现在看来,它的社会功能完成后,其存在意义似乎就越来越弱。这时如果我们发掘不到它的现实意义,它的存在也就失色不少。现在来看,这部作品也体现了认识真理的永无止境,超越了时代,这点作者在表达时可能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能算作作者的创作意图,但是这层意义使作品得以流传至今,被人阅读、探讨、阐释至今。

另外,有一些作品,作家明确表示了创作目的,但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也需要我们用宽容的态度去看待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作品,才能使我们的阅读与阐释更有价值。

比如左拉说自己要写的是 “病理报告”。他曾说:“我看见什么,我说出来,我一句一句地记下来,仅限于此,道德教训,我留给道德家去做。”而人们从他作品中看到的人的动物性、宗教的欺骗性、劳资矛盾的不可调和,便很显然要比作家最开始要表现的丰富得多,如果我们仅仅从作家的意图去看作品,就会让作品丧失其精神。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作者没有明确地表现出其意图,甚至有些作品我们都不清楚作者是谁,那么我们就无法感受作品的意义了么?当然不是。在笔者看来,这类作品运用反意图主义的观点来阐释就比较合适了。

比如中国古典诗歌很多都是很含蓄的,我们很难猜到作者的意图。像白居易的《花非花》,写得极其朦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对短暂的美好事物的追忆的思想,如果一味去揣测作家意图,明显是得不到的。又如莫泊桑写有一些怪诞故事,而这些故事我们无法推断他想要说什么,后来研究说是由于莫泊桑服用吗啡镇痛而产生的幻觉投射到作品中。我们且先不论后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也且不说作家清不清楚自己的创作意图,但可以确定的是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意图。而这时,作品表达出什么主题思想与作者的关系就很小了,我们需要抛开作者去看文本,去理解、去发掘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再如十九世纪后期欧洲出现的唯美主义,他们自己也说是为了形式和技巧,而人们却看到了美的永恒和短暂、爱的变异等。显然,作家意图并没有提供出有关主题思想的信息。但作品的思想价值还是存在的,还是值得发掘的。

2.2 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存在

还有一些作品,现在宏观看来它的文本意义很小了,但值得人们去探讨的是其形式。阐释这类作品是联系作者便显得十分重要。比如,现当代出现的先锋小说的创作,大多是为了反传统,推翻现成而作,它们的思想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学习它们、阅读它们、阐释它们的意义何在呢?主要原因便是他们的形式技巧。比如马原是要突破原有的叙述,孙甘露是要突破原有的语言,余华是要突破原有的形式。每个人的试验方向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抛开作者,便很难弄清文本的意义所在,而联系作者才能懂得作品的价值。

另外,一些作品的形式值得一提,而内容也十分重要,只是形式冲淡了很多艺术价值。比如雨果笔下的人物过于浪漫化、理想化,这看上去是个不足。但是若从他为了形式的意图来看就不同了。他对于自己的创作有着自己的原则,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对比原则”。他曾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糙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通过这条原则来看《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就不难理解那些过于理想化、浪漫化的人物存在的意义了。从这方面来看,阐释这类作品时联系作者是很重要的了。

3 文学作品阅读与阐释的态度

在美学当中,对于如何阐释作品的争论很多很激烈。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采用一家之言就显得不那么合适。总的来说,我们学习文学作品,首先要看作家的意图,看作家为什么创作这部作品,从而理解作品要存在的意义。作品充斥着作家的思想,抛开作者似乎是有些偏激的。但我们不能局限于作家的意图,因为一部作品的存在意义可能要远远大于作家所想,如果我们一味按照意图主义去看就太狭隘了。所以在了解作家带给文本的意义后,还要去发掘文本其他的意义。作品能出现、能存在是由作家的意图决定,但是作品能流传、能值得分析阐释就不仅仅是作家意图决定了的,大多作品还离不开后人的发掘。而我们这些后人用来阐释作品的资源是作家没有接触的,但这些阐释却是合理的,可以扩充文本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学习文学作品就是要阅读并阐释它们,发现它们的最大价值,如果我们认为意图是唯一的,很显然达不到目的。另外,文学作品于作家是传达作家所想,于读者不能只是接受作家所想。还要让作品带给个人一些东西,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思考,这样才能体现作品的最大价值,才能使作品的意义不被淹没,而能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峰.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英]狄更斯.双城记[M].宋兆霖,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法]雨果.悲惨世界[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意图文学作品主义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