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产品制作课程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2013-04-12张耀华

关键词:电子产品职业高职

张耀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应用技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课程教学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设计的因素,研究所遇问题的解决办法,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课程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影响课程教学设计的因素

1.1 制定者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决定因素

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一般由课程组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教学运行实际制定,制定者是影响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对高职教育教学观念理念的理解和掌握、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使用、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与实践能力,影响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理清概念,扫除认识模糊的障碍。

经过多年高职教育改革出现许多新名词,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云里雾里,只有消除认识上的模糊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下面根据本人理解对这些概念进行理顺:

“工学结合”首先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手段。经过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人们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特色,加强职业岗位针对性培养适合职业岗位的技术人才,工学结合成为必然。于是在加强专业建设方面,提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校企合作成为必然途径,校企联盟、职教集团顺势而出。“引厂入校”和“校中厂、厂中校”则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学内容和形式与职业工作相结合,教学顺序基于工作过程则是工学结合的又一种体现。

基于工作过程、实践导向、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是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而提出的,是针对传统教学顺序安排提出的。传统按照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和高职学生特点,是我们教学设计要极力避免的。

学生为主体,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传统教师主讲模式提出。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唱主角传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知识灌输,思维常处于停滞状态而出现发困、睡觉、开小差等现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高职学生接受能力不相适应。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和促进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对任务进行分析思考、研究解决办法并加以实现,即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情景教学,是在不具备真实工作环境时设置与其类似或相接近的情景完成教学活动。包括:环境布置具有企业气氛(如:安全生产常识标示板、竞争口号标语),给出与企业生产相类似的工作(学习)任务,场地管理执行企业的6S标准,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任务的完成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等。

陈主任向莫老板说明来意,并做了自我介绍。莫老板问陈主任带了发票没。陈主任说发票在开发商那,没拿来。莫老板说没发票我怎么知道防盗门是从我这儿买走的?陈主任说不是你经销的自然不会来找你,鑫荣花园一次性购买如此多的防盗门,你不会连个印象也没有吧?

项目教学法是设立一些可操作实现的实践项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任务驱动则通过对工作任务完成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习完成。学做一体是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职业活动特点提出的,“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是其具体形式,符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特点。传统教学安排以知识为目标,先准备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最后通过实践巩固知识,实践的目的不是培养职业工作能力。而高职学生记忆力不强、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先期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时不能发挥应有效用,到头来知识没记住实践能力没上来,面对实际工作手足无措,并因而产生学习无用只为文凭的看法。“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借鉴了师傅带徒弟提高职业能力的成功做法。

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教育发展观,包括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

(2)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任课教师不仅是教学设计方案的主要制定者更是实施的执行者,要不断学习高职教育教学新观念新理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更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实践指导能力。近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许多关于高职教育观念理念和方法的讲座,为教师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提供了便利,但限于条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所有的讲座,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参加直接或间接学习,还要通过查看有关的文件资料和相关论述来学习和加深理解。

一些院校实力比较雄厚,实训基地建设比较全面,与企业的结合比较紧密,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或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指导能力。但还有一部分院校受地理位置、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与企业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解决因而与企业的结合比较松散,或因教师所教专业在学院中的定位不是主打专业等原因,一部分教师目前还没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如何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观看企业生产的相关视频,通过实习学生了解企业状况,通过有经验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可能是目前解决暂时问题的一种途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相关机制的解决是保证效果的重要条件。

任课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研究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掌握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程教学资源状况影响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与课程标准等之间的关系。

一般就专业建设而言,人们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职业技术岗位的需求情况并进行分析,结合现有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财力允许扩展的情况,以及师资队伍的能力水平等因素,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现在提倡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则是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分解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资源状况合理利用资源,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教学过程与进度安排、考核方案等进行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包括内容总体设计和单元教学方案设计,课程的一个单元就是一次课。

(2)实践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影响。

应用电子技术及其相关专业,一般开设与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相关课程,不同院校因培养方向和教学任务分配不同,课程名称有所差别,但其核心内容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践性很强,实践比例一般占70%左右,面向电子产品生产、检验、调试与维修、管理等工作岗位。

不同的教学资源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校中有厂或车间、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实践教学资源丰富的,可以把大部分学时安排成实践教学,直接利用企业环境进行职业教学,并方便实行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实训基地不健全的主要实践内容在一体化室进行,而把2+1模式中大三年级的顶岗实习作为与企业职业岗位结合。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多媒体充足与否也直接影响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的运用。

1.3 学生是影响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职学生素质、认知规律及学习特点影响教学设计的实施,是制定教学设计方案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教学设计与学生能力相适应,才有实施的可行性。

现在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具有记忆力不强、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少、学习主动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学习特点。人的认识规律一般遵循“认识—实践—理论—再实践—再提高”的过程。这就决定高职教学不适合把大量理论知识集中在一起学习,而应该实践与知识的间插安排,并以实践为先导,从认知开始不断进行实践锻炼与知识学习的循环过程。

教学设计应根据职业能力目标和所需知识确定知识目标和内容,使“必需和够用”原则得以落实。

对高职学生来讲,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进行归纳,比演绎式的教学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归纳式的教学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学生缺乏实际经历,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某些项目中的一些教学内容,需要跨时间段分层次进行安排,合理地运用“跨界”思想进行教学安排,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鉴于高职学生学习的被动性,适当方式的考核会起到促进作用。

2 电子材料识别与电子制作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我们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电子材料识别与电子制作”课程,按照“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先导、做中学学中做”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制作生产、检验与调试、管理与服务等能力,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环节与过程,胜任企业电子产品生产、检验、调试、管理、维修、服务等岗位。根据实践教学条件,确定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手工制作培养工作能力,通过多媒体了解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2)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顺序安排。

教学内容参照《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实训》,该教材图片资料丰富、先技能项目后知识项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我们以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为项目,教学顺序按工艺安排(项目导向)。将教材中电子仪表仪器使用项目拆分到需要的项目中,焊接工艺适当提前,使学生手工焊接技术较早熟练方便制作。考虑学生后续发展,增加“兴趣产品制作选项辅导”,考虑第一次课需要,设立“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与管理要求”。

整体设计:电子产品制作过程与管理要求—制作前的准备工艺—电子产品制作的焊接工艺—无源器件的认知与检测—有源器件的认知与检测—印制电路板的制作与设计—电子产品制作组装工艺—调试与检验工艺—兴趣产品制作选项辅导,共九个项目。

(3)项目载体选择。

项目载体应具有容量性(包含全部主要工艺)、趣味性、现代性和适应性(复杂程度适应学生现有能力)。我们选择调频调幅收音机作为项目载体,每生一份,配备一定数量的数字显示万用表套件先行组装,先通过简单电子产品让学生感受组装过程。

(4)任务驱动与课程考核设计。

创设适当生产情景,交待任务提出要求,学生接受和理解任务,讨论实现任务的主要技术环节,领取相关工具和材料等。简单任务学生按技术要求自主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师指导或示范指导下进行。一些教学内容按照实践能力逐步提高的要求,进行了跨界安排,如万用表的使用没有作为独立单元,而是用哪儿学哪儿容易掌握。平时考核为对学习过程考核,记录学生出勤、学习态度与参与程度、单项考核情况;终结考核以产品为对象,对完成的质量、速度和问题解答进行评价。总体评价平时占60%,终结占40%。单项考核可以促进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是任务驱动的一种形式。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立.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唐燕妮,杨伟.高职“电子产品分析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科教文汇,2010,(1).

[4]戴士弘.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PPT)[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9c69fee390dd88d0 d233d46a 8c.htm.2011-12-5/.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职业高职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