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媒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013-04-12赫维

关键词:工学黑龙江实训

赫维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2011年4月12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新媒体与公关实务方向)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申报成功。此专业是学院与国家级网络媒体光明网(光明日报社主办)和黑龙江中软集团等企业合作创办,实行“三支导师育人”,达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共赢的目的。

1 进行大胆创新,创建校媒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与光明网、黑龙江中软集团等媒介、企业共同构建了全新的校媒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伊始,就引起了黑龙江日报、生活报、新晚报、黑龙江城市网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注意和报道,这种守正出新、拓展育人新平台的创举经过两年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校”是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中文系、基础部(计算机网络方面)、艺术系(平面美术设计方面)和经管系(市场营销方面)等系部的专业教师为基础科目的师资,依托校内新媒体实验室、演播室及已经拥有的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院报、院广播站、学生自办报纸编辑部、计算机网络中心、演播室、中文系电视台、微播报等校内实训基地和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新闻选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组版、排版、校对、发行、广告营销等一系列新媒体行业的必备技能,提高新闻素质,掌握传媒技能;同时通过设立一些基础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科目,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完成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提升和深化。

所谓“媒”是光明网等网络媒体指派资深媒体人为学生讲授新闻专业课,同时带领学生到现场采访,在校外实践基地从事写作、编辑、策划、摄影摄像、后期编辑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既有理论更有实践,实践比例远远高于理论的讲授。

所谓“企”是黑龙江中软集团、黑龙江平房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公司派出双师型技术人才为学生讲授新兴媒体平台技术维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现场演示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操作过程,同时通过各种突发事件等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危机公关处理方法、公关实务策划、广告推销等方面的学习。

校媒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将《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落到了实处。《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使行业和企业真正参与教育教学环节,促进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将学校、媒体、企业的关系协调起来,共同打造“三支导师育人”的模式,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学生。而此模式的创建,也带来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

2 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依托企业实训资源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依托光明网和中软集团的力量,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窠臼,独树一帜,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岗位锻炼学习平台。

2.1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设置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时,依据实习实训基地的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相应的课程,保证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不低于50%;课程建设按职业能力标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聘请了相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等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实习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新媒体与公关实务方向)中,我们设计了两个教学版块:新媒体版块和危机公关实务版块,并在课程设置上都配备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讲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索并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2.2.1 授课方式多以情境式教学为主

既有新媒体的知识传授与实践,又有公关实务的处理和解决,在讲课过程中,就如何处理危机事情的发生,有效制止或遏制网络恶性舆论的发展、帮助需要解决名誉危机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逃离险境等方面设置一些具体的案例,通过情境式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解决突发问题,培养学生面对不同事件的应对能力。

2.2.2 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本专业的学习做到了“理实合一”,但理论知识占少量比例,更多的是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的见多识广和反复训练,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企业、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能力,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锻炼,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寻求全新的讲课方式。

(1)同一门课程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分段进行授课,理论以在校内上课为主,实践课去校内外实训基地。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课程,前半部分内容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半部分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进行实地采访,在实践过程中消化吸收理论知识,从而获得知识的真谛。

(2)在课程安排上打破常规,尝试一门课程用连续4节或一天进行,在校内及校外交叉授课,按照需要,适当调整课表。如新闻采访,在上午进行理论授课,下午进行现场采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新闻摄影课,在上午进行新闻拍摄,下午开始编辑剪辑,整个流程顺畅完整,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的贯通性。

(3)几门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上课。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后期制作在同一天连续上课,虽然不同的老师在讲,但在课程安排上形成一条龙的讲授,使所有的课程都紧密相连。

(4)公共课程由专业课教师讲授,结合新媒体特点进行适当调整等。如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由专任教师讲授,在讲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将所有新媒体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融入进去,使公共课变得生动和有益等。

(5)设置具体的教学指标,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既定目标。如新闻写作一课,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学生规定发表文章若干篇,让学生先主动去写,教师不断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渗透给学生,最终达到发表的目的。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地进入媒体或企业进行实地训练,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如在学习新闻采访、写作、后期制作等课程时,教师通常在理论上“浅尝辄止”,更多的时间是带领学生实地采访、现场写作,甚至到报社或电视台进行后台编辑,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2.3 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适应工学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根据“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实现从注重学历为主向注重具备实践经验的真才实学过渡,聘请了合作办学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如光明网、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单位的专业人士为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带领学生实地练习,或者邀请各计算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现场指导。同时也加大了校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2.4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4.1 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基础或载体,是培养学生顶岗技能的需要,是吸引企业的基础。我们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采取自建、共建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功能于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形成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目前,学院投资70余万元购置硬件,在校内建设了新媒体实验室和演播室等实训基地,购置了先进的摄影、摄像、非编软件等教学设备和编辑工具,紧紧围绕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基地的内涵建设。通过基地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的紧密结合。基地建成后,更可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

2.4.2 确立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合作办学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和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习基地,除了光明网,东北网、哈尔滨电视台等网络媒介、电视台和诸多企业将成为学院的实训基地,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企业的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

2.5 就业渠道的开辟

这一专业学生毕业后将由光明网和中软集团共同推荐就业,就业方向主要为新媒体产业基地的维护和研发人员、新媒体的采编和策划人员、生产企业的宣传和危机公关人员、文化公司和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等,虽然学生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部分企业和媒体开始到学院招揽人才,就业市场广大。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已经创办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校研企、校介企、校媒企等,这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创建一种源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思路;创立一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设置;创新一种融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创造一种参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能培养方式等。校媒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跟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的改革步伐,在校企合作中创新性地引入第三方作为双方合作的“粘合剂”,它不仅令学生从学校的理论课学习到在媒体、企业实习的过程有了适当过渡,而且令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更为科学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因此实现了更为自然、更为紧密的融合。校媒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也吻合了《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也为黑龙江民族专业学院这个年轻的学校的未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猜你喜欢

工学黑龙江实训
盐工学人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Write a caption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黑龙江弃风博弈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