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问题与建议

2013-04-12张东月

关键词:中原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张东月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是中原经济区最宝贵的资源和优势。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别于其他经济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河南承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责任。

1 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重大意义

1.1 中原地区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中占有特殊地位

中原地区是一块丰饶肥沃的宝地,居中守险、扼控四方,是历代兵家、政客、商贾的必争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原地区曾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与主干,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智慧、处世方略、价值追求及思维方式。作为中华文化主干标志的儒、道、墨、法诸子思想,是在研究总结发端昌盛于中原大地的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易经》《道德经》等中华文化的经典以及汉文字生成、解析、归纳的巨著——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出自河南。事实上,绵延四千多年的系统汉字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

中原文化以夏代至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和辐射力。这里不仅发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最灿烂、最成熟的形态,而且在文化的不断扩张中传播四方并发扬光大。正是基于这种文化核心位置的不可动摇性,中国历史上一直将“逐鹿中原”作为谋取政治军事文化正统地位的必经过程,将“得中原者得天下”作为占据政治和文化核心地位的最重要标志。宋元到清代前期随着经济中心南移,中原地区在文化上逐渐失去了中心地位,但中原文化脉络未断,泽惠深远,特别是随着中原汉人的南迁和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四海。中原文化至今仍然是连接和维系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文化纽带,仍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承载地。

1.2 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中原崛起,文化先行。中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广为流传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传说所昭示的战胜自然的顽强斗志和献身精神;脍炙人口的木兰从军、岳母刺字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以及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崇学重教,以人为本,强调团体间和谐互动的集体主义情结等。发扬光大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源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基础。当然,中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的继承和延续。农业文明造就了中原文化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中原传统文化中严守宗法观念与等级秩序,缺乏民主、法制精神等都与时代精神相背离。因此,中原文化传承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切合点。大力挖掘、承继、弘扬中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凝炼、提升、创新,摈弃小农经济封闭保守的消极因素,使其加快实现创造性转换,形成新时期的中原文化精神,并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形式,以内容形式的大改革大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重塑中原文化的辉煌,重振中原这片中华民族腹地的雄风。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是河南承担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责任,更是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契机。“红旗渠精神”,现代共同富裕典型刘庄、竹林、南街村等都是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赋予了时代特征,进而创造出的成功范例。

1.3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为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对经济结构调整、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较快,规模也相当可观。如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据测算,2011年,浙江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 2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文化不再只是一种好看的标签,而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北京计划在“十二五”末期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5%,2020年力争达到18%,使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还不相适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中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重构中原大文化的重要途径。它的开发可以大幅提高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围绕中原文化的突出亮点做文章,整合区内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支撑带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如我国的许多姓氏都源自中原,我们要利用好海内外的“寻根意识”,围绕中原“根亲文化”做文章,把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建设华夏文化重要传承区,形成文化高地,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承载地、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展示地和体验地、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华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地。使中原地区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用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2 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南已建成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涌现出禹州钧瓷、镇平玉雕、民权画虎、平乐牡丹画等一批文化强县、文化强村,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黄帝故里新郑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以周口鹿邑、栾川老君山为依托老子文化开发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登封少林功夫文化和禅文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虽然,河南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深挖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强省建设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文化产品品牌知名度低,创意不足,缺乏统一规划

中原经济区建设离不开自己品牌的打造和带动。尽管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开封清明上河园、焦作云台山等一批文化品牌正在走向全国,在全球叫响,但这些知名品牌还太少。尽管中原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少地方守着“聚宝盆”却端不上“金饭碗”。

濮阳东北庄和石家庄吴桥都是国家命名的杂技之乡。吴桥自1987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世界杂技艺术节,成为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而濮阳东北庄的名气远在其之下,发展相对较慢。由于缺乏传承的活力,以致深受国内戏剧界关注的河南地方戏二夹弦、祥符调等,不但观众所剩无几,受众面也多为农村,陷入了有观众、无票房的状况。温县的太极拳、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汝州的汝瓷、禹州的钧瓷、洛阳的唐三彩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能力尚不够强劲,软小散滥,没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深度开发利用。

从总体上看,河南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规模小、数量少、品牌少、精品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缺少高水平的创意和统一规划,社会影响力、吸引力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原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与文化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如何依托中原韵味、河南元素等国内乃至国际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2 对名人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多,开发宣传不够

河南人杰地灵,老子、庄子、墨子、杜甫、张衡、张仲景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都生长在河南;焦裕禄、任长霞、李文祥等当代名人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这些文化名人以其独特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座丰碑。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将河南名人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真金白银”的一个软肋就是:对名人文化资源挖掘宣传不够,在名人文化研究、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与河南名人文化资源相匹配的河南地域性文化软实力。全省各地利用历史名人而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邓州的范仲淹文化节、商丘的木兰节等的影响,远没有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在海内外的影响大,还有待于进一步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发展。挖掘传承名人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是实现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迈向文化资源强省的重要内容。

2.3 对文化遗产整理工作重视不够,对遗址遗产保护不力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传承与创新,首要前提是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华夏历史文化,才有资格、有可能谈文化创新。河南文化资源底蕴丰厚,地下地上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有许多文物古迹别说开发,就连最基本的有效保护都难以落实。2011年8月19日的《东方今报》报道:明清时期修建的太康文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保护不力,现破败不堪,而在此摆起算卦摊的“神汉”成了该文物的管理者。中新网2011年7月11日以《河南叶县楚长城遭劫难》为题报道,叶县境内的楚长城因风力发电项目施工数处遭到破坏,遭受了一场劫难。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使文化遗址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遗址遗产是文化的物质承载物,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它们的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

同时,由于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缺乏专职人员及必要的文物保护经费,导致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甚至遭到破坏,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受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意滥用,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存在重开发、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保护措施的现象。如唐三彩、钧瓷等开发过滥,创新创意不足,造成艺术价值降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使之无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

中原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文化体制改革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日益凸显。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职能方面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严重阻碍了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发不当,保护不力,经营惨淡;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导致文化建设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布局结构不合理;有些行业重复设置,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资源浪费,影响制约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这也是中原文化市场上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3 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建议

建设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深入挖掘中原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凝炼、提升、创新,加快实现创造性转换,形成新时期的中原文化精神,并予以大力弘扬,增加人们对中原文化的热爱,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在发展路径上,坚持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在具体举措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依托旅游统一规划,构筑重要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的框架与载体

当今,旅游已成为文化的载体,而文化也已成为旅游的灵魂。以“华夏文明之源,炎黄子孙之根”为主题,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为龙头,以大遗址公园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依托,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古都名城、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以河南博物院为首的博物院馆网络为支撑,以重要名人文化遗址与名人故居为节点,按照文化主题,打破行政区划,将旅游与文化建设融合,统一规划,统一发展,尽快构筑重要传承区的框架与载体。

3.1.1 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以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依托,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经验,吸引国内外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人才,努力打造体现国际一流保护理念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使世界文化遗产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旅游目的地。

3.1.2 建立国家大遗址保护主题公园

大遗址是华夏历史文明成就的重要物质载体。河南现遗存大量的古代聚落遗址、古代都城遗址、陵墓群、城池、建筑群遗址以及大型手工业作坊等大遗址。在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时期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中,河南占有14处,其总数居全国第一。此外长城、大运河2处跨省保护项目涉及本地区。要以保护好、管理好、使用好中原文化圈的大遗址为目标,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把文化遗产展示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可以依托河南四大古都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完整展示中华古都名城发展史,打造中华历史文化古都名城体验区。

3.1.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多承载中原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观众流失和市场缺乏的窘境,众多文化传统后继乏人、濒临灭绝。认真梳理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地方剧种、民间音乐舞蹈、少数民族史诗、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利用。以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为载体,通过建设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承基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寻找契合现代人生活的传承模式,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支撑。

3.1.4 建设中华姓氏文化园

作为中华姓氏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充分发挥“根”文化优势,在郑州新郑、周口淮阳、信阳固始统筹规划建设中华姓氏文化园与姓氏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文化支撑项目。中华姓氏文化园应有三个标志性载体和相应的产业园区:标志性载体是一座中华姓氏博物馆、一座大型百家姓文化广场、一座中华姓氏塔。

3.1.5 建设圣贤文化、源文化等专项文化体验区域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圣贤辈出。如帝圣伏羲、黄帝、道圣老子、墨圣墨子、易圣周公、字圣仓颉、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僧圣玄奘、律圣朱载堉等等。中原古代圣贤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是各种特色文化的发源地。如龙文化、八卦文化、周易文化、汉字文化均源于河南;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维的儒、道、佛三大学派均在中原大地上诞生、传布、丰富整合而后流播四方、传于后世。选取、依托河南重要的圣贤文化、源文化的遗址遗迹,如太昊伏羲陵、杜甫故里、嵩阳书院、洛阳的龙马负图寺、安阳羑里城等建设专项文化体验区是提升中原文化内涵重要的构成。

3.1.6 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产业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空间载体和基地,对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下,河南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已蓬勃兴起。但以政府为主导的园区多缺乏特色,市场需求不明显,产业链不完整,企业生存困难。由于功能定位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过程中出现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混同于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混同于房地产开发、混同于旅馆餐饮区的局面,对此须引起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集聚文化创意人才之外,还要延揽文化创意产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一支懂营销、懂法规、了解市场的文化创意商人。这种集群模式才会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真正成为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中心,否则,充其量只能成为零星企业的集散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是产业管理,即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及主导产业的组织形式,并辅之以配套的园区运作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这是创意产业园区不可或缺的过程管理。因此,政府要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产业管理才能真正引导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崛起。

3.2 强化宣传,统一策划营销河南文化形象

建设华夏文化重要传承创新区应通过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方式,统一策划营销河南文化形象。充分发挥现代大众传媒强大的舆论优势,适应当代民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借助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强化普及与宣传,在国内外叫响重要传承区。通过组织国内知名专家访谈、召开高端研讨会、主办节会、发布宣传片等形式营造重要传承区文化形象,创造和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和作品。并加强与国外知名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如优选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打造经典节会,通过深度创意、准确定位、精心策划,搭建在全国乃至全球有重大影响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平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正是黄帝文化最具震撼力和穿透力的生动体现;固始“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中原根亲文化节”引燃了海内外同胞的故乡梦、寻根情。

3.3 培育中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整理挖掘文化遗产

传承中原文化,弘扬华夏文明,就要培育构筑中原文化研究的平台,精心打造若干个强有力的学术中心。如: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华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华姓氏研究中心、中原名人研究中心、文化产业战略信息研究中心以及上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武术研究中心等。各个中心的人才应以河南为主,同时吸纳全国的人才。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深入开展以中原根亲文化、河洛文化、古都文化、功夫文化、中原人文精神等为重点的文化研究,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位学术活动作为展示研究的平台,推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推动研究、保护、展示中原历史文化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文化名家、大家和文化领军人物。形成中华文化研究学术高地、世界文明对话专业平台,为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华夏文化遗产的整理的质量和速度,相关部门必须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3.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

建设中原经济区华夏文化重要传承创新区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进行文化工作宏观管理。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问题。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和完善文化管理、文化研究、文化开发、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鼓励、推动、帮助、协调民间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形成一个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学界全力指导和帮助,民众积极参与和配合,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汇智聚力,多策并举,强力助推华夏文化传承创新,促进中原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韩华.传承创新中原文化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J].学习论坛,2012,(3).

[2]王克俊,张丛乐,杨佩.河南省政协汇智聚力多策并举强力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J].协商论坛,2011,(12).

[3]赵涛.文化产业渐成新的经济增长点[J].人民论坛,2011,(32).

[4]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难点和前景展望[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10-15)[2013-04-01].http://theory.people.com.cn/GB/15904399.htm.

[5]谷建全,卫绍生.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上)[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7]赵保佑,毛兵,卫绍生.建设华夏历史文明重要传承区刍议[J].中州学刊,2011,(1).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产业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沁园春·赞中原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