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路径选择

2013-04-12徐乔梅梁芷铭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400036钦州学院商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13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共生

■徐乔梅 梁芷铭(、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 400036 、钦州学院商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路径选择

■徐乔梅1梁芷铭2(1、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 400036 2、钦州学院商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体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商贸流通作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商贸流通经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流通的进一步发展,是地方政府非常关注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共生理论的内涵,然后分析介绍了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着重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最后给出了促进商贸流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共生发展模式

共生理论的内涵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理论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是不同的;在不同层次的共生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是不同的。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利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在行为方式上,存在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上,存在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状态。

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的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共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共生界面选择机制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商品与资金流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商贸流通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得以实现的。商贸流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指的是各种劳务性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与流通,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包括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在内,我国商品流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而诞生的,在流通过程中,商品实现了自己的增值。现阶段,我国以及全球的经济互动性逐渐增强,如何实现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费用最低、增值最大、流通时间最短、流通环节最简练、流通网络越发达,是我国流通经济领域以及物流管理领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流通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城市流通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与信息网络也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流通经济网络对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加快经济流动、促进经济增值的重要推动力量,商品流通是流通经济体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流通成分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商品在流通中可以实现增值,而区域经济是其增值的基本保障,通过在不同地区以不同形式增值,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商品市场的繁荣。

商贸流通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资金的流通。伴随着商品与贸易的流动,大量货币资金在不同地域间自由流通,这些货币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对于我国的流通以及物流体系来说,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实体商品的流通,但是最为关键的是整个货币资金的流通,流通体系正是因为有了货币资金的流动,才有了发展的活力,货币资金为整个流通体系注入了血液。货币资金不仅是现代宏观经济体系和微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化流通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现代流通经济体系需要高度重视资金流通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资金的控制,实现对整个流通经济体系的监督和管理,也应充分利用资金的力量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重视货币资金的流通,还可以提高整个流通经济系统的运营效率,掌握货币资金流通的效率、发挥货币资金流通的作用、缩小资金流通的分配范围,对于整个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通过商品贸易引进资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众多地区发展经济的做法,因此促进商贸流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技术与信息流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商贸流通对于区域经济另一方面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技术流通方面,商品流通可以将产品生产与设计技术带到不同地区,技术的流通是在我国经济物流体系中逐步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高度重视实体商品在流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要非常重视技术在流通经济中的发展。技术是人们脑力劳动的成果,是以实体商品为依托进入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新兴的角色。当今世界,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完全不以实体商品为平台的技术交易市场,例如咨询公司、管理服务公司、智力开发公司等,这些新兴的流通经济组成元素对于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必然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途。

商贸的流通还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及时的商业信息是发展区域经济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愈发频繁,整个经济体系变成了一个经济联盟,“地球村”的概念开始出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的是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当然也包括了经济单元之间的交流方式,流通经济体系需要有信息的交流作为平台和支撑,只有首先保证了信息的通畅,才能进一步保证其他经济元素的自由流通。信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经济结构运行规律,当今世界作为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如何在经济流通的过程中把握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就是如何提高企业和经济单元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代流通经济工作者需要重点认识和研究的一个方面。不仅需要促进实体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快虚拟经济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商贸流通的资金周转量

区域经济发展保障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资金周转量,商品贸易的流通需要大量货币资金的支持,现阶段,我国流通经济机构中所占用的资金中,有80%都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流通经济运行的强大推动力,在经济效益上考虑,流通领域内的企业与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有着很大不同。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受资金周转及物质形态的影响,资金周转的好坏以及周期速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流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流动资金作为支撑,流动资金是分散在每一流通每一个环节中的价值形态,是保证流通经济效益和价值的重要部分。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我国商品贸易流动的资金量,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商贸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区域经济发展也同时提升了商贸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在一个繁荣的区域经济体环境中,商贸流通周期必然较短,同时流通速率也会大大提高,这对于提升商贸流通的效益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当地较为健全的产业基础设施提供保障,这也对于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必要性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而言,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商贸流通的拉动作用,同时商贸流通需要区域经济的基础保障。新时期,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反映。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撑,只有在一个健全的区域经济环境中,商贸流通才能得到较好保障,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念

商贸流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时候都需要高度重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强化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理念。所谓流通的系统化发展就是指需要将整个经济链条中的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都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机动和协调发展。系统化发展的流通经济是西方国家率先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日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制定系统化的流通发展方针,即从企业内部、企业间和国民经济三个层次构建一个整体系统,企业内部各个流通环节之间要注重系统性,企业外部运行也需要加强协作,要将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调,同时政府作为第三方也应以实现整个流通系统的效率化发展为目标,注重流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流通经济的效益。区域经济与商贸流通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必须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发展推动。

(二)建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制度平台

要同时发展商贸流通和区域经济,就需要在地方建立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制度平台。一方面通过发展商贸流通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作为流通经济的发展基础,在整体的资源配置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要想进一步促进流通经济发展的效益,就必须从微观主体的变革做起,建立相应的制度基础。流通体制微观层面上,有无数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通过接触和碰撞,竞争是流通体制和工业化发展中的宏观态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需要创造流通体制微观主体,即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整体性变革充足的制度性基础,有序推进流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注重流通主体的培育,从而建立起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创造出我国商贸流通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环境,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

(三)创新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模式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环境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共生经济模式来保障。共生模式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建立和健全区域商贸经济发展基础产业设施,同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的创新模式,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1.王芳,陆远权.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2.苏伟.关于大庆市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8(11)

3.汪章海.鄞州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J].经济丛刊, 2010(5)

4.王建华,张从.台州市黄岩区零售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4)

5.谷艳梅.浅析宿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形势与措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

6.魏庆华,陈军.内蒙古商贸流通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0(25)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政府法制协调与创新”(201106LX539);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竞争合作研究”(200911MS240)

F274

A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共生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