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企业要素投入管理策略分析

2013-04-12胡也郑丹

中国林业经济 2013年4期
关键词:边际利润要素

胡也,郑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理论研究

林业企业要素投入管理策略分析

胡也,郑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运用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根据林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林场的要素投入管理过程的优化策略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改革林业企业经营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林业企业;要素使用;市场机制;企业管理

经过长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我国的森林工业企业已经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林业产业生产周期偏长,固定资产投资偏多等原因,我国森林工业发展的步伐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的局面来说已经呈现出落伍的趋势。这固然是由于林业产业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但众多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步伐相对迟缓,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应对乏力,不能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投入管理机制也是形成我国林业企业普遍发展迟滞的重要原因。在林业发展短时间内不能够得到改进的情况下,实现要素投入管理的科学化就成为了加速林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林业产品市场价格与林业企业的要素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市场实现资源的配置和收入的分配的首要工具。包括林业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组织都需要将市场价格机制作为指引自己进行生产经营的风向标,市场价格水平决定了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状况。因此林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和林业企业的要素规模之间的关系,就是本文的首要分析对象。

1.1 林业产品市场价格透视

在当前,林业产品的价格已经逐渐由国家的统一计划管理决定转变成为由市场的供求力量所共同决定。目前林业产品市场上产品高度同质化,单个林业企业不能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国有林权改革之后,更多的社会资本也能够顺利的进入或者退出这一产业,以往由于林场所有权问题而产生的林场流转难问题也在逐步消失;林业产业生产周期较长,市场信息传递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当前的林业产业基本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下。在这种市场结构之下,林业产品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基本等同,市场价格并不能够受到单个林场的控制。

1.2 林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与要素投入价格的内在联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当市场价格既定时,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LMC)时的产量作为企业的计划产量。而这一计划产量对应着在当前的要素组合之下的要素投入量,并最终成为企业的成本。在经济学中一般将成本划分为两类即不变成本(FC)和变动成本(VC)。前者是短期内,伴随着产量的增加并不会产生总量的变化的成本支出,而后者是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成本。由于林业产业当中物化的变动成本(VC)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假定林业产业的变动成本主要指劳动力成本,单位劳动力成本为平均工资(W)。企业的固定资本投入假定在N年内进行折旧摊销,则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投入为单位产品均摊固定成本支出(PB)。则市场价格和企业的要素投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可进行如下分析:

厂商在能够调整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的情况下,按照边际收益(MC)同边际成本(LMC)相等时的产量作为自己的几乎产量。而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包含单位产品的劳动要素使用量和均摊固定资产数量两部分。在劳动力市场同样以价格机制作为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工资价格(W)同产品的边际产品价值相平衡[1]。因此可以得出产品价格(P)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由分析可得,在价格水平给定的情况下,林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数量和要素投入水平应当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一定数量固定资产投入所产生的单位产品均摊固定成本同林业企业使用的劳动要素所产生的边际产出之间应当维持一种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可用以上公式加以概括。而此时,林业产品市场和林业产品的要素供应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并产生了具有效率的均衡价格。

2 林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与要素投入数量分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林业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与要素投入价格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条件之下,产品的市场价格要素使用价格之间维持着一种固定的函数关系。但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在关注市场价格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有价格企业的生产成本共同决定的利润水平。

假定当前林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则当前林业企业的利润水平为:

由此可见,林业企业的利润水平和林业企业的要素投入状况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函数关系。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出水平同企业利润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企业的固定要素使用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企业的利润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2]。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追加劳动要素的投入则会直接导致森林企业的利润下降。因此企业应当慎重的选择投入的劳动力的数量,同时提升企业的劳动力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

3 林业企业利润与要素投入结构

经过前文分析,本文采用长期均衡分析法,探讨了在市场价格既定和企业利润最大的情况下,企业将为各种要素支付的价格水平和使用的绝对数量。为了实现要素投入集合内部的最优。本文将在市场价格既定,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应当选择的要素投入结构进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之下,企业的全部产品价值可以被划分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其中如果将剩余价值(M)视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则剩余价值可以被通过利润的方式加以表述。在这样的视角之下,企业的工资支出可以被简略的视作为可变资本(V),而企业的固定资本支出则可以被视作不变资本(C),而企业的单位产品上含有的剩余价值水平则可以视作单位产品的利润水平,因此:

根据上式,林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林业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林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则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将会增加[3]。就长期而言,企业应当根据可预期的利润水平调整自己的资本有机构成。在长期决策当中应当注重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水平。

4 林业企业要素投入存量管理模型

经过前文的分析,在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水平和企业的要素投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比较紧密的相关关系。企业应当有意识的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水平和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估算企业的最优要素投入状况。基于前文分析结果所揭示的企业利润同企业的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企业经营人员提出如下要素投入存量模型:

(1)企业应当使用的工人数量为:

L:劳动要素使用数量

V:可支出的工资费用总和

Q:企业产品计划数量

M:企业目标利润

C:固定资产投入金额

(2)企业固定资产投入金额为:

以上两个模型的使用前提在于企业根据未来市场价格走势和企业的成本变动状况决定了实现企业最大利润的情况下的最优产量,并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企业能够顺利的控制自身的全部要素投入水平。在西方经济学的视角之下,这一函数的适用范围为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决策过程。

[1]刘德权,黄清.中俄林业主要生产要素评价[J].林业经济问题, 2007(6):499—504.

[2]刘志迎,王正巧,李静.高技术资本对我国地区产出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102—110.

[3]潘邦贵.林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6(1):48-51.

[责任编辑:郑德胜]

Analysis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of forestry enterprise factor

HUYe,ZHENGDan
(Harbin Institute ofTechnologySchool of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rbin 150001,China)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theoryofmicrocosmic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accordingtothe special lawofforestrydevelopment,discusses the forest farminputs optimization strategymanagement process,and puts forward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tothe reformofforestryenterprise management mechanism,on this basis.

forestryenterprise;production;market mechanism;enterprise management

F326.25

A

1673-5919(2013)04-0005-02

2013-06-26

胡也(1991-),男,辽宁阜新市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边际利润要素
学会坚持,学会放弃,理性行动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