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

2013-04-11张微

市场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鲜食品冷链物流

◇张微

一、生鲜食品及生鲜食品冷链物流

生鲜食品主要包括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鲜活的水产品、鲜活的禽畜、新鲜的肉类、蛋类、奶类等。由于生鲜食品具有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时令性强,安全要求高和需求多样性等特点,而且在供应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环境卫生的影响,所以生鲜食品的存储运输的关键是低温保鲜。生鲜产品从加工、储存、运输、贩卖直到在消费者手中食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其处于持续的低温状态,涉及到的主要有工厂的低温仓库、冷藏车的运输、批发的低温仓库、销售过程中的低温柜和家庭里的冰箱等,这就是冷链物流[1]。

冷链就是为了保证冷冻、冷藏物品的品质而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物品所必需的温度条件下,以保证物品的质量安全、减少物品的损耗和防止物品受到污染的供应链。而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是指生鲜食品依靠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业设施设备的物流网络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

二、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的营销方式产生了变革,生鲜超市及其相关业态正在逐步取代农贸市场。这些大型连锁零售店积极发展鲜活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满足了生鲜食品市场的供应量。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30%,年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其中生鲜食品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而从冷链运输方式上看,主要依靠铁路冷藏运输,其比重达到63%左右。其次是公路冷藏运输,占21%左右。水路运输以14%的比重次之,航空运输量则占2%左右。生鲜食品冷链物流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物流的发展都很大程度的推动了生鲜食品物流新的发展格局[2]。

1.政府推动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和支持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不断加大对生鲜食品物流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全国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已经初步构建起来。这个全国范围内的低成本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依靠“五纵二横”的绿色通道,这个通道贯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的主通道,冷链物流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

2.初具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

生鲜食品物流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企业的积极性,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零售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低温供应链配送系统和生鲜食品配送中心。上海华联超市、苏果超市、北京京客隆等开始建立技术难度较高的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初步构建绿色食品供应链及物流体系。这些生鲜食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也引起了政府和生鲜食品流通主体对物流设施的进一步改进,加强对仓储条件的改善,提高运输的能力和效率,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投入高新的物流设施,为实现生鲜食品物流专业化运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3.生鲜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以及冷链物流的产业化路线

我国重视果蔬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性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将农产品加工纳入科技攻关计划,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工程、保鲜冷藏、冷冻速冻、冷链物流等高新技术,生鲜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同时,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形成了“生产者或代理商——专卖店——消费者”或者“生产者或代理商——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的产业化道路。

三、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其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在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在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差距更明显。

1.冷链物流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在国内生鲜食品消费市场上是显而易见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则更大。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肉类和水产品以及牛奶、豆制品等仍然在没有冷链的情况下运输销售。而且由于有些产品在集贸市场上被拆散开来销售,冷链在这里被中断。

2.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十分落后,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保温车仅有3万辆之多,远不及美日等国家的数量。而且铁路运输方面,冷藏运输车的火车车厢极其缺乏,有的也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辆,没有足够的、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辆。除此之外,我国的冷库总容量满足不了需求,利用率也不高,仅用于冷藏一些肉类和水产品。总之,陈旧落后的设备使得生鲜食品的腐败率增高,损耗严重,最后使得物流成本增大。

3.缺乏相关专业人员

由于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含着一系列的活动,所以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在美国的物流管理行业,92%以上的人具有学士学位,40%的人具有硕士学位,22%的人具有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相比之下,我国的物流市场起步晚,高校的此类毕业生相对少,冷链物流的实际操作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规范的操作能力。

4.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设备欠缺,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冷链产品的流通大多具有盲目性。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利用高信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识,极少部分的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和信息发布网站,但没有形成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使得企业相互了解不够,阻碍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加快发展。

四、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出路

1.采用企业导向型或平台导向型发展模式

国际上比较成熟的食品冷链主要有企业导向型和平台导向性这两种发展模式,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冷链体系主要为美日欧发达国家所用,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保证食品的一般质量,降低在途损耗成本与品质的平台导向性模式[4]。对于这两种模式我国企业都可以采用借鉴。采用企业导向型模式主要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供应链上下游联系起来,发展形成覆盖分类生鲜食品产业的冷链保障体系。而采用平台导向型模式则要致力于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区的生鲜食品冷链主干网络的建设,并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中介作用。

2.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完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和建设冷链物流企业自己的冷链物流中心的投资成本相当高,资本回收也慢,因此,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强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产业的扶持是必要的。政府必须加强对冷链物流的指导监督,推动物流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竞争的冷链物流市场,号召冷链物流行业各个主体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3.重视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要加强物流基础教育,注重培养现代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就物流企业内部,对冷链物流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学校教育方面,加大物流职业教育力度,重视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以“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专门人才,既要具备专业的冷链物流知识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冷链物流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4.建立健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

生鲜食品冷链在传递物品和资金的同时也在传递信息,如果信息能够很好地对物品和资金的流动进行有效整合优化并及时处理,那么,物流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资本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有效提高。对生鲜食品冷链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可以使消费者做出快速反应。一个完整的生鲜食品物流信息系统能够为冷链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并进行信息沟通,这样食品安全核查就可以追根溯源,保证监督力度。而且有保证的物流运动方向信息能够节约信息储存成本和传递成本,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1]冯华,王振红.生鲜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冷链物流技术[J].物流技术,2009(06).

[2]魏国辰.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探讨[J].北京物资学院,2010(09).

[3]巨晓敏.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及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8).

[4]赵斌涛.关于发展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0(07).

猜你喜欢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食品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韩国10月CPI年增幅创八个月高位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生鲜食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超市生鲜食品也要标注“生日”了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