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的7个授粉品种与早酥梨授粉效应的比较

2013-04-10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孙文泰

经济林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玉露酥梨果形

王 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孙文泰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梨属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果树,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并存在异花授粉不亲和现象[1-6],必须合理配置授粉品种或人工辅助授粉,才能确保丰产稳产和果实优质美观[7-8]。

早酥梨树是甘肃省梨主栽品种,在产区往往没有授粉品种,或者由于授粉品种搭配不合理,给生产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笔者以其为母本,7个授粉品种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对比研究授粉后各品种的结果性状,以期从中选择适合的授粉品种,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4月在甘肃省静宁县高界镇孙家沟村的早酥梨园进行,以杜梨为砧木,12年树龄,梨园栽培管理水平中上。

以雪青、中梨1号、翠冠、玉露香、黄冠、七月酥、甘梨早8作为授粉品种,在大蕾期采集即将开放的花蕾,取下花药,在室内阴干,待花粉完全散出后,装入注射用小玻璃药瓶中,在2 ℃条件下密闭保存备用。花粉由山西果树所、陕西果树所、天水果树所、甘肃省林果花卉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初花期,选择21株树势基本一致的早酥梨树,每3株为1个授粉处理,每株为1个重复,在各株东、西、南、北均匀选择30个花序的2、3序位的大蕾待开花朵进行保留,其余花朵人工去除。然后用镊子小心去除保留花花瓣及周围雄蕊,用带橡皮擦铅笔的橡皮端沾花粉后小心轻触柱头,直到明显有花粉附着在柱头上为止,拴红毛线做标记,并在24 h后重复以上授粉过程。

花后40 d调查坐果率。在果实成熟期调查果实是否宿萼、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横径)、果核指数(果核长度/宽度)、果心偏斜度(横切面最大果心半径/最小果心半径)等指标,以10个果为1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梨品种的花期

不同梨品种的花期如表1所示。授粉品种中甘梨早8的盛花期最早,雪青比它迟1 d,翠冠、七月酥迟2 d,中梨1号迟3 d,最迟的为黄冠、玉露香,迟4 d。花期均在10天以上,甘梨早8的花期最长,为13 d。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各品种的花期差异不大,参照陈迪新等[10]对梨异花授粉后的花粉管生长长度和坐果率情况的调查,以上品种可以选择作为早酥梨的授粉品种。

2.2 授粉品种组合的坐果率及宿萼率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的坐果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授粉组合在花后40 d后的坐果率大多在70%以上,依坐果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各组合依次为:中梨1号与早酥、翠冠与早酥、早八与早酥、七月酥与早酥、雪青与早酥、黄冠与早酥、玉露香与早酥,最高的中梨1号与早酥和最低的玉露香与早酥的坐果率分别为91.14%和45.51%。玉露香与早酥坐果率偏低可能是因为品种间授粉亲和力差[9-10]。

由表2可见,该试验授粉组合中没有出现宿萼的情况。

表1 不同梨品种的花期†Table 1 Flowering stages of different pear cultivars

表2 不同品种授粉早酥梨坐果情况及果实性状†Table 2 Fruit setting status and fruit characters of Zaosu Pear pollinated by different pear cultivars

2.3 各授粉品种组合的果实外形

2.3.1 各授粉品种组合的果形指数及果核指数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的果形指数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果形指数为1.247,与其它组合差异极显著,果实外形表现为卵圆形,而其它授粉组合果肩明显变大,果形表现为近圆形。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果实虽表现为近圆形,但与其它组合有显著差异。参考授粉品种的果形可看出,杂交授粉的父本对杂交果实的外形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玉露香与早酥的果实为近圆形,而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果实扁且小,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玉露香是库尔勒香梨子代的缘故。

各授粉组合的果核形状均表现为卵圆形,但以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的果核最扁,与玉露香与早酥组合、黄冠与早酥组合果实的果核形状较为相近,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组合有极显著性差异;中梨1号与早酥组合的果核最圆,与七月酥与早酥组合有显著差异。

通过7个授粉组合的果形指数和果核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授粉品种为雪青、翠冠、中梨1号、七月酥的子代的果形和核形较圆,甘梨早8、玉露香的果形和核形较扁,黄冠相对以上品种,果形较圆,但核形较扁,说明授粉品种对果实和果核的形状影响是不一致的,其中的原因有待研究。

2.3.2 各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果心偏斜度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果心偏斜度如表2所示。在早酥梨的生产中,果心偏斜度值达到1.5以上时,果实可表现为明显的龟背果。由表2可知,在该授粉试验的授粉组合中,以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果心偏斜度最大,为1.082,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的最小,为1.057,其它组合按照果心偏斜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翠冠与早酥、雪青与早酥、黄冠与早酥、中梨1号与早酥、七月酥与早酥。结果表明,以上授粉组合的果形偏斜度差异不大,在生产上不会造成龟背果。

2.4 各授粉品种组合的果实品质

2.4.1 各授粉品种组合的单果质量及果实硬度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的单果质量及果实硬度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7个授粉组合中,黄冠与早酥组合的单果质量最大,达270.89 g,雪青与早酥组合次之,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最小,为208.07 g,与其它组合差异极显著。

2.4.2 各授粉品种组合的果实硬度

由表2可知,黄冠与早酥组合的果实硬度最大,达到7.31 kg/cm2,与翠冠与早酥组合差异极显著,与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玉露香与早酥组合差异显著;翠冠与早酥组合的果实硬度最小,为6.40 kg/cm2,与其它组合差异极显著。各授粉组合依果实硬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黄冠与早酥、雪青与早酥、中梨1号与早酥、七月酥与早酥、甘梨早8与早酥、玉露香与早酥、翠冠与早酥。

如果果实的硬度和果实的贮藏时长成正比,那么黄冠、雪青、中梨1号是早酥梨较好的授粉品种。

2.4.3 各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7个处理中,翠冠与早酥组合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1.6%,与其它组合差异极显著,含量最低的为黄冠与早酥组合,为10.3%,与翠冠与早酥、七月酥与早酥、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差异极显著,与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差异不显著。各授粉组合按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依次为:翠冠与早酥、玉露香与早酥、七月酥与早酥、雪青与早酥、中梨1号与早酥、甘梨早8与早酥、黄冠与早酥。因此,在果实采收期时,以翠冠为授粉品种的早酥梨的口感要好于其它授粉品种的早酥梨。

2.4.4 各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种子数量

不同授粉品种组合果实的种子数量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授粉组合中,七月酥与早酥组合的种子数最多,有9.6个种子,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种子最少,有2.9个,雪青与早酥组合有6.9个,其它杂交组合的种子数均在8个以上,且种子质量较好。由种子的数量可以看出,在7个授粉组合中,玉露香与早酥组合的授粉效果较其它组合差,且有部分果实果形不正,表现出授粉不良;其次为雪青与早酥组合,但该组合的果实没有表现出授粉不良。

3 结论及讨论

研究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各授粉品种的花期与早酥梨差异不大,授粉后的果实皆为脱萼果,不会形成龟背果,除玉露香外,其它授粉品种的坐果率均在70%以上,可满足早酥梨授粉的前期要求。各授粉品种花期及其与早酥梨授粉后的结果性状表现如下:雪青与早酥组合的果实单果质量、硬度排在第2位,果实的圆度仅次于翠冠与早酥组合;黄冠与早酥组合的单果质量、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翠冠与早酥组合的果实最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坐果率排名在第2位;甘梨早8开花最早、花期最长,与早酥组合的果形偏斜度最小,果核最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中梨1号和早酥组合的坐果率最高、果核最圆,种子数仅次于七月酥与早酥组合;七月酥与早酥组合的果形偏斜度仅次于甘梨早8与早酥组合,但种子数最多;玉露香花期最迟,与早酥组合的坐果率相对较低,授粉不良,果形最扁,果形偏斜度最大,果核也较扁,单果质量最小,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次于翠冠。

综合以上早酥梨授粉品种的授粉后效应,可以看出授粉品种性状对早酥梨授粉后果实的外形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花粉直感效应明显,但不同的授粉品种对早酥梨的性状影响不尽相同。如以甘梨早8、七月酥为授粉品种的早酥梨果形相对其它授粉品种的果形要扁,这与父本的果形相近,但玉露香例外,果形也较扁,与父本的果形差异较大;翠冠、玉露香的果肉松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给早酥梨授粉后子代的果实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这与父本的品质相一致,但黄冠与早酥梨授粉后子代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与以上2个授粉品种正好相反。

按照早酥梨生产中对坐果率、外形、品质的要求[11-14],可选择翠冠、雪青、中梨一号、七月酥作为授粉品种,以翠冠最佳,表现为花期与早酥梨较为一致,坐果率高,果实的果形端正、品质好。

参考文献:

[1]张绍铃,徐义流,陈迪新,等.梨树授粉不结实的原因及授粉品种的选择[J].中国南方果树,2002,31(6):52.

[2]徐国华,吴华清,张绍铃.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24(10):1861-1865.

[3]ZHANG S L, HIRATSUKAS. Variations in S- protein levels in styles of Japanese pea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J]. J Jpn Soc Hort Sci,1999, 68 (5):911-918.

[4]ZHANG S L, HIRATSUKA S. Cultivar an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S-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self-incompatibility in the Japanese pear[J]. HortScience, 2000,35: 917-920.

[5]张绍铃,杨记磙,李秀根,等.梨自交不亲和强度不同品种花柱S糖蛋白含量的差异[J].园艺学报, 2002,29(2):165.

[6]张绍铃,平 伸.梨花柱S糖蛋白对离体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0,27(4):251.

[7]张绍铃,平 伸,徐国华,等.梨自交不亲和及其突变品种花柱内S4(S4SM)基因的表达与作用的比较[J].植物学报,2001,43(11):1172.

[8]张绍铃,谢文暖,陈迪新,等.8种果树花粉量及花粉萌发与生长的差异[J].上海农业学报,2003,19(3):67-69.

[9]姜雪婷,杜玉虎,张绍铃,等.梨43个品种花粉生活力及4种测定方法的比较[J].果树学报,2006,23(2):178-181.

[10]陈迪新,张绍铃.梨不同花龄自花与异花授粉的花柱内花粉管生长及坐果率的比较[J].果树学报,2007,24(5):575-579.

[11]明广增,赵 东,史学勤.黄金梨授粉品种筛选试验[J].经济林研究,2006,24(2):49-50.

[12]李仙兰.滇西北地区梨主栽品种花粉的亲合性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4,22(4):39-42.

[13]谭晓风,乌云塔娜, 中西テツ,等.中国梨品种自交不亲和新等位基因的分离鉴定[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1):l-6.

[14]谭晓风,毕方城,乌云塔娜,等.中国白梨S基因研究Ⅱ9个主栽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及S29-RNase基因的分离鉴定[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4):13-l6.

猜你喜欢

玉露酥梨果形
玉露香梨“赛美人”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寒露感怀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果形评价方法研究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建设
冰灯玉露烂根怎么办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砀山选“酥梨王”
蒲城酥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