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糖调节受损疗效分析

2013-04-10杜宗礼李正兰陈春燕翟艳清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安徽蚌埠23301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痛中华医学会空腹

杜宗礼,李正兰,陈春燕,翟艳清,张 超,樊 丽(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安徽 蚌埠 2330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糖调节受损疗效分析

杜宗礼,李正兰,陈春燕,翟艳清,张 超,樊 丽(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安徽 蚌埠 2330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糖调节受损的效果。方法: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治疗组加用康心散,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无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康心散有很好的缓解心绞痛及降血糖作用。

冠心病;糖调节受损;康心散;西药

冠心病是糖代谢异常重要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代谢异常不仅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还对预后有不良的影响,而糖调节受损(IGR)是发生糖尿病的强烈危险指标,也与冠心病风险上升有关。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3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4岁、平均52.6岁,病程6个月~19年,心绞痛I级16例、Ⅱ级12例、Ⅲ级2例,空腹血糖异常26例、餐后2h血糖异常19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6~75岁、平均53.4岁,病程8个月~20年,心绞痛I级15例、Ⅱ级13例、Ⅲ级2例,空腹血糖异常25例、餐后2h血糖异常20例。两组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心电图及血糖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荐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及2007年中华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血瘀型。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消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治疗组加用康心散(黄芪3份、黄精1.5份、当归1.5份、西洋参1份、红花1份、枳壳1份、甘草1份,共碾细末,过100筛目),早、晚饭后0.5h各5g,温开水冲服,共治疗4周。

3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

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修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3]和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心绞痛基本消失,心电图明显改善。有效: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1级,原为I级者心绞痛基本消失,心电图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或虽有所减轻但未达到改善程度。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比较 (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比较 (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例数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组30例治疗前6.78±1.569.72±2.38治疗后5.39±1.42*△7.65±1.74*△对照组30例治疗前6.76±1.629.69±2.42治疗后6.64±1.589.51±2.35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大便常规均无异常改变。

6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多由于年老体弱导致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血脉瘀阻,发为心痛。若病程日久,则气阴两虚,或血行不畅、瘀血内停,疼痛反复;或津液不化,发为消渴。治宜益气养阴,祛瘀止痛,生津止渴。康心散中西洋参、黄精、黄芪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当归、红花活血化瘀止痛,枳壳宽胸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祛瘀止痛、生津止渴之效。

研究证实,西洋参能降血脂,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抗自由基,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豚鼠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脏DNA和RNA的含量,促进糖的代谢。黄芪能改善心肌缺血,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小鼠血糖水平显著下降,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反应。黄精能抗氧化,提高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强Na+-K+-ATP酶活性,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对正常及链脲霉素诱发的血糖升高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当归能使心肌毛细血管开放增多,增加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心脏兴奋性,延长心肌不应期减慢传导,消除折返,延长平台期,抑制异位节律点及提高颤域,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当归、甘草、红花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度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脉供血[5]。临床观察发现,康心散不仅有很好的缓解心绞痛的作用,而且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2):295-304.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增录.

[3]陈可冀,廖家桢,肖镇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1-31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1-45.

[5]蔡礼敏,任玉让,王黎军.最新中医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38-499.

R541.4

B

1004-2814(2013)10-850-02

2013-05-23

猜你喜欢

心痛中华医学会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表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正文中图的要求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空腹喝水
从《内经》论“病气逆乘”导致心痛及针刺治疗*
中华医学会医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模式分析
心痛的感觉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