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2013-04-10张凤春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食量厌食症养胃

赵 闯,张凤春(指导)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赵 闯1,张凤春(指导)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健脾养胃颗粒,对照组40例服健儿素颗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养胃颗粒和健儿素颗粒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均有效,但健脾养胃颗粒疗效更加显著。

小儿厌食症;健脾养胃颗粒;对照治疗观察

笔者用导师经验方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取得较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男48例、女32例,年龄1~14岁,病程2~1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①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②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③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正常同龄儿童,而无其它疾病。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中医儿科学》[3]。辨证属脾胃阴虚型。①不思进食,食量减少,食少饮多;②皮肤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③烦躁少寐,手足心热;④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健脾养胃颗粒(江苏省江阴天江制药厂生产)。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砂仁3g,佩兰10g,木瓜10g,麦冬10g,玉竹10g,炒鸡内金10g,焦神曲10g,炙甘草3g。1~3岁每次0.5剂,3~6岁每次1剂,6~14岁每次1.5剂,日2次,加水200mL冲服。

对照组用健儿素颗粒[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Z42020712,党参、白芍、麦冬、诃子、薏苡仁、白术(炒)、稻芽(炒)、南沙参,辅料为蔗糖],1~3岁每次5g,3~6岁每次10g,6~14岁每次15g,口服,每日3次。

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食欲与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的3/4。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小儿厌食症属中医“恶食”、“食积”、 “疳积”等范畴。多因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偏食、择食,饮食无规律,或恣食肥甘厚味,日久而损伤脾胃,或因久泄误治,或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致脾之健运失司,或素有积滞、化热伤津,胃液不足,脾胃运化失司,从而导致厌食。治当健脾消食,滋阴养胃。健脾养胃颗粒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佩兰、砂仁芳香醒脾,木瓜、麦冬、玉竹滋阴养胃生津消食,炒鸡内金、焦神曲健胃消食,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滋阴养胃之效,故治疗小儿厌食效果较好。

[1]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R442.1

B

1004-2814(2013)10-812-01

2013-05-29

猜你喜欢

食量厌食症养胃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弱弱虎”健身记
养胃六法 缺一不可
早餐这么吃,健康又养胃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粗粮养生不养胃
食量与健康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