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脑梗塞30例

2013-04-09王红胜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伤寒论龙骨牡蛎

王红胜

(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 · 223800)

2012年10 月至2013年04月期间,笔者采用《伤寒论》中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进行加减治疗中风(脑梗塞)30例,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3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为41~83岁,平均年龄70岁。患者均为肝阳上亢型,临床上表现偏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呛咳、头晕头胀、口苦,平素性情多不畅或急躁,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或细弦。神经系统检查:患侧肢体肌力下降,或痛触觉减退,病理征可为阳性。头颅CT或MRI均提示有脑梗塞。排除脑占位、脱髓鞘病变或颅内感染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选取《伤寒论》中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此方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g,半夏10g,党参10g,龙骨打先20g,牡蛎打先20g,黄芩10g,桂枝10g,大黄6g,茯苓10g,桃仁10g,赤芍10g,丹皮10g。随症化裁脾气暴躁加白芍,大便溏者去大黄,进凉食易腹泻者加干姜,平素怕冷者加附片,阳亢化风者加全蝎,头晕胀痛者加天麻、牛膝。西医治疗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活血化瘀及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生活注意事项:保持情绪开朗,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低盐清淡饮食,适度运动,患肢良肢位摆放。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30例中,住院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20天,平均11天。共治愈2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范某某,男,6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伴活动不利3天”收住入院。患者入院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既往性情急躁。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入院后查体:BP.170/90mmHg,神清,言语清晰,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双侧额纹对称,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张力如常,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上肢痛触觉减退,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巴氏征(-)。NIHSS评分3分。头颅CT示:左侧额叶及基底节区腔梗,老年性脑改变。诊断:中医.中风-中经络 肝阳上亢;西医:急性脑梗塞。入院后西医予以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银杏达莫及吡拉西坦等药治疗,同时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治疗共11天,患者右上肢痛觉减退消失,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好转。NIHSS评分2分。

5 体会

中风(脑梗塞)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大多有脾气暴躁,肢体活动不利,麻木及言语不清等症状。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溶栓,如过了溶栓时间窗则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抗氧自由基等药物,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但有一部分病人仍会出现病情继续加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们从中医角度出发,选取了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加减。“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方主要用于烦躁、谵语及身重等疾病。大致相当于现在癔病、神经官能症、抑郁证及恐惧症等疾患。方中柴胡可疏肝,龙骨、牡蛎和铅丹重镇理怯而安神明,黄芩清肝火,桂枝温通经脉,大黄泄热清里,人参、大枣及生姜益气和中。纵观全方本方有疏肝安神,平肝潜阳作用。病异证同,可以“异病同治”。故此方可用于肝阳上亢证。铅丹为铅的氧化物,因此我们在此方中去掉铅丹,同时改人参为党参。中风(脑梗塞)结合现代头颅CT及MRI来看,为血管堵塞所致脑组织水肿及坏死,故当考虑有瘀饮。《实用中医内科学》[3]中风一节中也指出“……而痰瘀互阻是中风各阶段的基本病机”。因此加桃仁、丹皮和赤芍以活血化瘀,加茯苓以益脾利水,赤芍、大黄和黄芩兼有凉血止血作用。本方从组成上看,有“桂枝茯苓丸”方在里。而黄煌教授的《经方100首》[4]中也认为“本方(桂枝茯苓丸)可作为祛瘀血剂的代表方来看待”。上述诸药同用,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张仲景.伤寒论[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8-14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4-85

[3]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2012:432

[4]黄煌.经方100首[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1:123-126.247-251

猜你喜欢

伤寒论龙骨牡蛎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告别自汗用牡蛎,四季都轻松
《伤寒论》实为115方
架龙骨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识别真假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