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及临床体会

2013-04-08邹耀武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菏泽市丹阳路1036号274035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整体观菏泽市五脏

邹耀武(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菏泽市丹阳路1036号,274035)

·中医理论与临床·

浅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及临床体会

邹耀武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菏泽市丹阳路1036号,274035)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这句话是中医治疗咳嗽最初的、最核心的一个纲领,它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出咳虽然为肺的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到肺而发生咳嗽,这对临床辨证很有指导意义。

素问;五藏六府皆令人咳;咳嗽;临床体会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句话是中医治疗咳嗽最初的、最核心的一个纲领,它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出咳虽然为肺的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到肺而发生咳嗽,这对临床辨证很有指导意义。[1]《内经》上述原文强调了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均可导致咳嗽的发生,所以临床上在治疗咳嗽,如果单独治疗肺而疗效不好时,我们就必须以“五脏整体观”、“天地—人体整体观”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用方用药加以分析,才能做到“效如桴鼔”。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理论及临床体会。

1 五脏六腑令人咳的病因病机

咳嗽的成因有二,一是外感寒邪,皮毛为肺之合,皮毛受邪则从其合内传与肺。二是内有寒饮停聚,因肺脉起于中焦,寒饮食入胃,则循肺脉上至于肺,内外之寒合并伤肺,致使肺气失调,宣降失职,上逆而为咳。咳嗽的主要病变在肺,但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影响到肺而发生咳嗽,即所谓“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肺咳:因肺为脏之长,心之盖,受百脉之朝会,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均可波及到肺,导致肺气上逆而咳。脾咳:脾居中焦,为肺金之母,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犯于肺,壅阻肺气,肺失宣降而导致咳嗽、咯痰、胸脘胀闷,且脾气虚弱则可见到食少、便溏、乏力等;肾咳: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若肾气亏损,失摄纳之权,气不能归纳于肾,而上出于肺则咳喘、气短,因肾主五液,肾虚不能温煦气化,水泛成痰则咯痰清稀;且肾咳尚且会伴有夜尿频多,腰酸膝软等肾虚症状。心咳:因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之帅,学为气之母。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若患者久病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肺气上逆故可见咳嗽;且心咳尚且会伴有心悸气短,咽中入物梗阻等症状。肝咳:若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肺热津亏,肺失肃降,气逆而咳;木火刑金,炼液成痰,故痰黏难咳;且肝咳尚且伴有口苦心烦,胸胁胀痛等。

2 五脏之咳传六腑

五脏咳嗽经久不愈,按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传与六腑。《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府。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从五脏咳和六腑咳的临床症状来看,五脏咳是初期阶段,是以各脏经脉气血失常为主要病机,以咳多兼“痛”为主要表现。六腑咳是咳久不愈的后期阶段,是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气化活动,表现出气虚下陷,不能收摄的病机特点,以咳多兼“泄”为主要表现。但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的肃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亦可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喘。

3 “天地—人体整体观”之四季之咳

经文下面所说“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其实归根结底也是“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异常气候,但都可影响相关脏腑而波及肺致咳,说明五脏相对应季节时邪的易感性,反映出四时五脏的发病观念。这一观点对临床辨证论治咳证具有指导意义,如林佩琴所说:“以四时论之,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瓜蒌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玄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枝、麻黄之属”[3]“天地—人体整体观”之咳不仅有四季之咳,还有地域之咳,工作环境之咳等。在此不一一叙述。

4 临证病例分析

案1,张美荣,女,81岁,2012年7月入院,住院号:80145。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史1年,糖尿病病史17年,现正应用诺和锐30早27U,晚26U餐前5分钟皮注降糖。1年前心梗后出现咳嗽,每于夜间加重,自述在菏泽市单县人民医院间断使用抗生素半年余,但咳嗽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现咳嗽,咯白色黏痰,每于夜间加重,时伴有胸闷气短等。辨证:心阴亏虚,痰气交阻。治以滋阴补心,宽中降气化痰。方以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10 g阿胶10 g黑芝麻10 g瓜蒌10 g薤白10 g黄芪30 g党参10 g茯苓20 g陈皮10 g清夏5 g白前10 g白术10 g桔梗10 g杏仁10 g甘草5 g。5剂咳嗽,咯痰明显减轻,但口干、纳呆。上方加生地10 g麦冬20 g内金30 g白芍20 g桂枝10 g。又5剂痊愈。

案2,杨秋菊,女66岁,住院号:81850。患者咳嗽10天,气急胸痛,发热恶寒3天就诊,院外诊断为“双下肺炎”,经用抗生素治疗3天症状无明显好转,现症见:咳嗽,咯黄痰,痰多,气急胸痛,发热恶寒,大便4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痰热郁肺,腑气不通。治则:清热肃肺,宣通上下。方用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15g黄芩10 g杏仁10 g贝母10 g清夏5 g生大黄5 g厚朴10 g枳实10 g瓜蒌仁15 g炙甘草5 g。服药2剂,咳嗽好转,大便通畅,上方去大黄、厚朴,又5付而愈。

案3,张克荣,男74岁,住院号:82151。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每于冬令季节咳嗽,本次因感冒咳嗽复发,动则喘息,气短,咯痰清稀,腰膝酸软,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辨证:肾气不足。治则:补肾纳气。方选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附子10 g(先)熟地黄20 g山药20 g茯苓20 g人参10 g五味子10 g酸枣皮15 g泽泻15 g蛤蚧3 g。4剂后咳喘明显减轻,精神好转。

5 个人体会

《素问·咳论》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症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深入研究,使之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咳嗽一词,有“证”和“症”之分,不是所有具备咳嗽症状的都应以“咳嗽”辨证。外感咳嗽,其病之本在于肺,与其他脏腑关系不大;内伤咳嗽中,病之本有在于肺的,也有在于脾肝肾诸脏的,因此咳嗽并不一定就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反之有些具有明显咳嗽症状的,也不一定就以咳嗽为主辨证[4]。脏腑辨证治疗咳嗽,既要了解咳嗽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又要掌握相关脏腑的病理生理特征及相互关系,分清标本缓及、虚实主次才能做到效如桴鼔,有的放矢。

[1] 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2-113.

[2] 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5-146.

[3] 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6.

[4] 崔 云,苗青,王书臣.《黄帝内经·咳论》发挥[J].世界中医药,2011,1(6):67.

(本文编辑 韩志涛)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13-09-24

邹耀武,男,30岁,住院医师,硕士学位

猜你喜欢

整体观菏泽市五脏
小村的呼噜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田野调查和学术整体观
失眠与五脏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推进零售业务标准化转型需要整体观
基于“整体观”的“韦达定理”教学与思考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