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2013-04-07

关键词:双语教材语言

(兰州交通大学 a.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b.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

张雁鹏a,刘晓娟b

(兰州交通大学 a.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b.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是现代铁路信号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因此,开展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从事这门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进行双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探讨;教学改革

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积极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和目标,还要从微观上加以改进,以适应时代的挑战和社会的需要,实现自身培养人才的职能。教育部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规定,本科教学要达标必须实施双语教学,适宜专业的“双语授课课程比例要大于等于10%”。可见双语教学现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课题,成为提高本科层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成为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的重要标志。

2005年3月《兰州交通大学关于本科教育实施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中也为进一步规范双语教学工作,保证双语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我校本科自动控制(原铁道信号)专业在2007年首次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人作为本科自动控制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的主讲教师,对该课程双语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由于双语教学课程涉及的问题诸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一 实施双语教学的理论探讨

双语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北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为了使外来移民或难民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解决就业、教育上的语言障碍等问题)而采取的用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办法。在中国,双语教学原本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学好我国的主流语言汉语,又保留其少数民族语言。那么究竟什么是双语教学呢?所谓“双语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1]目前我国推行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使用英语对其它非语言学科进行的教学,是以英语和汉语为主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想通过让学生多接触语言的方式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双语教学是一种社会发展对现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经途径,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首先,基于现实的需要,通过双语课程的教学能够督促学生自觉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资料,并且结合工科专业特点能熟练运用相关的英文编程工具进行学习,对本专业课程的信息能够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交流。

其次,思维方式的培养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英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交换。英语学习困难重重,其中主要的原因表现在思维差异、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由浅入深,最后说重点,属于“画龙点睛”式的。而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比较直接。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需要不断地感受、体会、积累足够多的英语对各类事件的描绘和阐述方式,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中英语言由于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诸多差异,只注重表面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对言语的一种感悟,达到熟能生巧。因此,我们就应该在课堂内外多给学生创造类似的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进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最后,学生的接受问题是双语教学效果评定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确定与完成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互动才能做到。首先,学校应该从课程安排之初就考虑到双语教学的推进,在开展双语教学前后,应该安排好双语专业课的教学体系,要求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达到双语初级阶段,专业核心课程能够达到高级阶段、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推进专业课双语教学。其次担任双语教学的老师应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活跃性,通过诸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 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起步较早的是地处北京、上海的一些国家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一些学科的双语教学开展得都很有成效。我校本科自动控制专业也于2007年9月首次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工作。《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是我校本科自动控制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的内容是当前国际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理论及技术。目前,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如Siemens(西门子)、Alcatel(阿尔卡特)、Alstom(阿尔斯通)、Bombardier(庞巴迪)等。因此,选择这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当务之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该课程课时设定为32学时,采用小班制,英语板书,英语讲授为主、并配以必要的中文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自编教材,通过查阅、消化和吸收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教材、技术资料等,结合双语课程的特点,撰写相应的双语教学大纲、教案和讲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随着双语教学不断深入,教学资源也在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和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回答问题,并分小组用英语讨论,课后用英语完成作业,课程结束要求学生闭卷英语笔试。考核成绩为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之和,其中,平时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笔试成绩占70%。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使得学生通过学习可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研究的基本功和专业英语运用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授课对象为本科自动控制专业四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绝大多数已通过全国英语4级考试,约1/3通过全国英语6级考试,因此,开展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工作是可行的。2007年选择自动控制041班为双语教学班,选课学生为60人;2008年选择自动控制051班为双语教学班,选课学生为62人。

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成果是显著的,对自动控制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了用英语思考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吸收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双语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先,实施双语教学后教师们最基本的收获是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更新与掌握,最直接的收获是英文专业词汇和英文水平的提高,更深层次的收获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有着比较厚实的专业知识,而采用“双语教学”后,专业相关的原版教材中所蕴涵的新的教学思想又进一步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促进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其次,学生在使用英文讲义后,除了能获取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外,还可以学习和领会原文中所隐含的逻辑思维方式,熟悉国际专业交流的语言规范。英文讲义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它还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向题、解决向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外,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教学语言的感受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标,学生在努力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同时,英语应用能力将在有意与无意之中得到强化。

最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专门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部分希望今后能攻读更高学位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对双语教学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是与时俱进,建议继续使用英文讲义并期待形成教材;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表现出较大兴趣,但对双语教学表现出不耐烦,他们不读指定的英文讲义,却复印内容近似的中文讲义,跟着课堂内容学习,或者表示在教学中应加大使用中文的比例,这些同学中,有的可能是由于英文基础的问题,但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学生中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

三 目前双语教学发展存在的不足

1.师资问题。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因为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专业要精深,而且英语水平要高,要能用地道的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而目前我国一般大学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的专业课教师大部分是“哑巴英语”,他们重语法、轻应用,缺乏外语教师从教的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以及较强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宽广的知识(包括英美文化以及各方面的背景知识)。而外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让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用英语授课困难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一些大学聘请了外籍教师,但这些人的数目毕竟有限,并且多数集中在名牌高校。可以说,合格的双语教师在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严重缺乏。[2]

2.学生问题。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也相当高。根据分析,学生要有5000以上的词汇量,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才能接受双语教学的课程。据统计目前作为衡量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呈下降趋势,同时虽然教育部实施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制度,但有资格参加的学生并不多,能达到合格以上成绩者所占比例就更低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使实施双语教学陷入了困境。

3.教材问题。双语教学要求涉及到原版教材,即引进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这些教材语言纯正,可读性强,但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问题;此外还有教育体系以及表述差异等诸多问题。国内出版的教材,虽然符合我国学生的认识能力,但语言不一定地道,而且策划和出版周期较短,质量得不到保证。有些领域基本上没有成熟的教材,而且内容更新很快,往往采用英文讲义进行双语教学。所以有时很难找到和专业配套又适合师生需要的双语教材。

四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案

1.拓宽师资培养渠道,提高双语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工科类院校的大学教师来源渠道较多,他们毕业于不同类型的院校,虽然有着厚实的英语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偏重于科技英语和专业英语。很多教师在求学期间没有完整修过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育学等与英语教学关系密切的课程,双语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英语教学理论及教育法培训,同时应让一些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让教师有相对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好好补课,也可以请名师来校讲学,介绍学科前沿动态。除教师个人努力之外,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类似香港“教师语言能力基准测试”的考试制度,定期对双语教学教师进行英语水平测试。提高教师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能仅靠一般的呼吁,更重要的是相应的制度保证。[3]

2.转变学习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什么我们长期以来的英语学习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长期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语言方面,把语言要素、语言规律、语言知识置于语言学习的中心位置。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语言运用的实践。在课堂内外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生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自然习得英语。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大量接触英语言语,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言语,从而形成一种英语言语能力。[4]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专业知识习得的同时应多注重和鼓励学生运用英语来回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等,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会话以及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由于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比较短,很多专业都缺乏与教学大纲相适应的英语教材。目前对教材选定的探讨非常多,争论也多,笔者认为,对数、理、化、计算机等普通专业,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当然是很好的,但对具有明显区域性特点的铁路信号类专业,直接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并不很合适,也不太可能,需要设法编写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

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考虑到选课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专业知识的整体进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合理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分别开展双语班和正常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程度通过试听后选择双语班或中文班,既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更多更好的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又使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也不影响其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试验性阶段,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仍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思考与解决。它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1]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2006 (3): 87-88.

[2]马亦农,张旭明.中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现状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6-67.

[3]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88-290.

[4]莫海霞.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5]武保林,李壮.普通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08(3):71-73.

ClassNo.:G64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DiscussionofBilingualEducationofUrbanMassTransitIntelligentControlSystems

Zhang Yanpenga,Liu Xiaojuanb

(School of Autoimmunization amp; Electric Engineeringa, School of Electronics amp;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Urban mass transi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curriculum for th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modern railway signaling. So developing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s of especially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in the talents with much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actic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re discussed theoretially and practically . Meanwhile, the disadvantage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of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provided.

rail transit;bilingual education;discussio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teaching reform

张雁鹏,博士,讲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控制。

“基于无线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类项目,项目编号为097GKCA047);“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036)。

1672-6758(2013)03-0015-3

G642

A

猜你喜欢

双语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