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3-04-07徐春玲

关键词:高校教师媒介素养

徐春玲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无论你愿意与否,只要你生活在这个社会,每天都会被来自各种媒介的信息所包围,从而接触到大量的媒体观念,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组成的网络中。当今社会里,广大受众主要通过学校和媒介两个来源学习知识、了解世界。其中,学校提供给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而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深深影响到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行为方式。为什么媒介素养如此重要?对于人类成长和发展来说,观看电视和接触其它媒介已不仅仅是消磨时光,相反,这些经验必然融人个人生活目标,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对于媒介的微妙差别有着更高的要求并且他们难以被掌控,对于媒介的使用能力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具备。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发展便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议题,媒介素养也已成为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代高校教师处于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教师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正确选择和判断信息的价值,从而引导大学生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使用媒介的能力。而高校教师通过提高自身对媒介的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在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潮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对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状况往往忽视。我们通过中国知网对相关文献搜索发现,以“媒介素养”作为关键词搜索,得到1483条记录;以“媒介素养”和“大学生”同时作为关键词搜索,得到313条记录;而以“教师”并“媒介素养”同时作为关键词搜索,得到28条记录;以“高校教师”并“媒介素养”同时作为关键词搜索,仅得6条记录。依据研究现状,本文试图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作为论述重点,通过研究对高校教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从而有效地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目的是在面对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时候,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呼吁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1]大众传媒发展日新月异,如今电子媒介早已普及,宣告着我们身处于“读图时代”和“影像时代”,特别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更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媒介素养在欧洲一般称为Media Education(媒介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则多称为Media Literacy(媒介素养),我国港台和日本则称为媒体识读,简单地说,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2]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提出媒介素养的定义,即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回应能力。[3]

媒介素养教育是交叉领域新学科,融合了传播学、教育学、新闻学、政治学、心理学、艺术学及美学等学科理论。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完善的过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有能力、有义务学习媒介素养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有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义务。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具备媒介素养的人。在教师的学习生活中,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对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形式都有所涉猎,表明他们具有立体式、多渠道获取信息的素养。目前,在媒介的运用与操作方面,高校教师整体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低层次使用媒介资源的层面,仅对多媒体课件和网站的制作过程有大致了解,缺乏积极主动地探索型学习。

二 高校教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充斥在人们周围的海量信息极尽可能地缩短着人们思考和沉淀的时间,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介给出“真实”来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判断。对于身处复杂多元的媒介环境中的现代人面对媒介时应该拥有自我保护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一定的辨别、批判能力,并拥有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媒介素养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但是,大众对于媒介的认知需要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偏低,国民普遍不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更谈不上受过良好的训练,在我们的国情中,媒介一直属于党和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宣传、教化色彩浓厚,受众已习惯于被动接受媒介提供的信息,缺乏主动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判断、使用能力。[4]

媒介在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媒介素养教育让教师批判性地分析媒介现象,提高授课技能。高校教师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深处科技前沿的大学生不断追逐各种媒介新技术和新事象,积极参与媒介活动,除了使用电子邮箱、收集信息、浏览资讯以外,还在BBS上发表言论、开设个人主页利用QQ聊天交友以及参与网络游戏等。教师在信息时代不再拥有绝对的知识优势,大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多样,客观上削弱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课堂教学也已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权威的获得、巩固面临挑战。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的媒介素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但是,当前高校教师对于媒介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而且媒介素养从概念上尚未被大多数教师所认知,而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功能的实现必然是建立在自身相关素养较高的前提之下,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媒介素养的传播不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多渠道、多途径地进行。在信息扩张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媒介素养成为当务之急,无论从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媒介素养教育的领域审视,对高校教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都是刻不容缓的。

三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信息环境下的公民媒介素养培养已成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大众教育,而高校教师群体具有与其他社会职业群体不同的诸多特性,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已经拥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水平,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有利于形成全面的、立体的教育模式,促成高效、合理的教育格局。

1.校内培训,充分发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作用。

有关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甚至不了解何为媒介素养教育,或者认为这完全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职责和研究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院系的专业教师可以成为培训的师资力量。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直接对高校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存在诸多困难,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对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培训过程中,设立有新闻传播院系的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新闻传播院系的作用,没有开设新闻院系的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院校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在校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针对性地培训来扩大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这种方式推广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以实现大多数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为最终目的。培训时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通过开设相关媒介技术课程,提供媒介制作设备和实践场地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教师熟练应用新技术。此外,通过培训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专题片等提高教师的媒介使用能力。鼓励教师主动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方式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加深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媒介运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这种开展校内培训的方式,也是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2.鼓励自学,使媒介素养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目前,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一个人在一生中根据各个时期的各种学习需求坚持学习。因此,要想真正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认知和使用能力,还需鼓励教师自学,强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提倡不拘形式的、无需组织的学习行为方式。教师在自学媒介素养的同时应注意:首先,强调自我实践,根据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的特点,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和积累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有意识的参与媒体活动或者利用专业进修等途径逐步培养自我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通过实践学会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媒介资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其次,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主发展需求,基于个人的人生价值与追求主动学习和充电,进而影响教师个体知识、态度和教学实践,通过自学媒介素养达到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通过自学媒介知识,教师可以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把深奥难懂的理论用更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影视片段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5]总之,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我们的学习变成了一种终身教育,高校教师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重要性,利用媒介及其媒介信息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自己能更明确的成长和发展。

3.拓宽渠道,加大媒体和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

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教师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教师对信息的批判性选择和有效地利用。信息时代离不开媒介大环境的传播,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重在养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教师身临其境地在传媒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提高。在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一般都设有官方和民间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在为民众提供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也尽到了一定的义务,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吸引社会力量的介入,拓宽渠道,加大媒体和社会机构对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力度。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到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媒介管理机构等地参观实践。这一方法在国内高校的一些新闻院系已有实施,高校教师直接参与媒介管理或制作过程,是提高媒介素养的更为有效的方法;高校也可以开展系列讲座,邀请政府的媒介管理人员、媒体主编、记者、编导等直接讲述新闻制作的流程、编辑的基本业务、采访的基本知识等;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体可以制作媒介素养教育节目,报纸杂志等媒介可以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等,多渠道满足教师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媒介素养的信息,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和效果。

4.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设校内媒介素养分享平台。

互联网具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由于有数字化的基础,文字、图片和声音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所传播的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特点,可以传递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网络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外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如建立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网站便于国民学习基本的媒介素养知识。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媒介素养知识并已有部分高校创办了相关网站,复旦大学在这方面属于行动较早的高校之一,学校不仅创办了媒介素养网站而且在国内率先成立媒介素养研究小组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其它诸如中华传媒学术网等网站也开设了媒介素养知识普及栏目。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对高校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校内网络将与媒介素养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段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的传播平台,汇总资源优势,并利用人才优势建立校内媒介素养网络分享平台,这样,既利于教师查阅学习使用,又能起到媒介素养传播的功效。

[1]李霞,徐睿.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媒介素养,2008(5):12.

[2]邹火明,谭丹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及对策[J].新闻爱好者,2009(12):20.

[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29-33.

[4]瑞妮·霍布斯.媒介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4):59 -64.

[5]王静,陆文泽.论开展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时代人物,2008(9):15.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