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与谚语文化认知

2013-04-06寇福明王彦君

关键词:谚语隐喻概念

寇福明,王彦君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复杂的、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的文化现象。决定隐喻产生、使用和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可以推断出产生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同,正因此,隐喻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特点。

一、隐喻是连接语言和文化的中介

语言与文化可以通过隐喻相结合。首先,当抽象概念需用具体形象表现时,隐喻是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之一。人们生活中的概念来自于文化体验,反过来,基于文化体验上的概念又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基础。其次,之所以说隐喻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是因为其产生的基础是反复出现的体验形式。隐喻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再次,概念隐喻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的文化世界,它将概念与文化世界相连,将文化因素投射到该世界中,从而影响着人们对该文化世界的理解和体验。总而言之,作为人们对文化世界理解和认知的工具,概念化和范畴化成为隐喻的特点之一。

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人类用已知理解未知,或者对我们已经认知的活动进行重新理解。它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认知系统结构,将本体和喻体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进行映射与关联,通过这样的过程帮助我们理解未知或陌生的事物。也就是说,人类的亲身体验和切身经历为隐喻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基于这些体验或经历产生了概念,而这些概念反过来又成为新的手段和方法帮助我们获取新的知识,而所有这一过程大多数都由隐喻完成。儿童因为年少,隐喻运用多出于心理因素,而非语用因素;而成年人运用隐喻既出于心理因素又含有语用因素。因为隐喻以心理和经验为基础,对隐喻概念的理解必会涉及文化经验,所以它成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纽带。

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心理意象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产生的,而认知主体处于具体文化语境下,所以隐喻不可避免会打上文化烙印。形象思维是中国人的擅长,形象类比的手法也是中国人较多运用的写作手法之一。比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雎鸠求鱼与男子求女的相似性都在于“求”,在此基础之上用雎鸠求鱼来隐喻性地表达男子求女。再如:

“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唐朝韩愈《昌黎集·卷三十二·柳子厚墓志铭》)

三个要点“柳宗元(才子)”、“年少已德才兼备”、“杰出才能(考取进士第)”凝练为成语“崭露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能。又如:

挂羊头,卖狗肉(汉语谚语)

To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英语谚语)

汉谚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英谚用不同的喻体比喻类似的意思。

由此不难看出,汉语谚语和英语谚语的比喻义虽然大体类似,但不能说是完全相同。其原因是基于不同文化之上喻体的选择不同造成的。对于西方人而言,羊头、狗肉并不为他们所熟知。在英美国家,狗是朋友,是家庭成员,“卖狗肉”是完全不可被理解的。

在西方国家,狮子被看做是猛兽的代表,勇敢而又令人恐惧,同时又由于其全身金黄、拥有火红的鬓毛与强大的力量,与太阳颇有几分类似,人们便常把它和太阳相联系。由此,它的形象经常被雕刻在皇室的宝座上,嵌印在一个国家的国旗上,象征着权力。在基督教里,狮子既是上帝的卫士,同时也是上帝的化身。在很多文学作品里,狮子不仅作为勇士出现,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英语里有很多与狮子有关的谚语。比如: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来如猛狮,去如羔羊)

A lion may be beholden to a mouse(老鼠也能帮狮子,弱者也能帮强者)

Though thy enemy seem a mouse,yet watch him like a lion(即使敌人小如鼠,也要防他如防虎)

相比起狮子,在我国,老虎更被人们所熟知。虎乃百兽之王,人们对虎既爱又怕。在古代,人们高悬虎像,铺坐虎皮,披穿虎衣,方能彰显力量与气概。所以虎常被用来比喻有力量、威武、雄壮的人。汉文化中有许多与虎有关的谚语。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伴君如伴虎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推断出,汉语“虎”的概念和英语“狮子”的概念是对等的,两种语言的谚语分别用“虎”与“狮子”做喻词。这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在隐喻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隐喻与谚语文化认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这些文化进入语言体系中被赋予固定意义,成为谚语的素材。隐喻本质上是人类感知、理解世界、形成概念的工具。文化通过隐喻被留在人们的脑海,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也受其影响。体验是隐喻的基础,反映着文化世界中文化的某些成分。所以说隐喻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文化内容。隐喻和隐喻思维的联系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后者也影响着人们对前者的理解和运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语言。隐喻思维又产生了词义的延伸或扩展。谚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它凝聚着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精华的语言形式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谚语以概念隐喻为根基,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其形成机制依赖于概念结构的映射。进一步说,谚语的理据性是人类的身体经验: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是联系概念隐喻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直接产生了概念隐喻中的源域概念。因此,以人们最直接的身体经验为基础的谚语被认为是最普通常见的习语。谚语有着超出文化背景差异的共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对谚语的运用常常建立在它的比喻义的基础上,而不是字面意义。下面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例来说明隐喻在建构和理解话语空间中的作用。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类似的情况,如:

最近,英国的好好先生格兰特声称,1995年发生在他身上的洛杉矶嫖妓丑闻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他的演艺事业。当时格兰特正准备到好莱坞发展,嫖妓事件大大增加了他在美国的知名度,后来他顺利地接拍了《诺丁山》、《蓝眼睛米奇》等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明星来说,绯闻未必是坏事,甚至还被认为是快速提高知名度的好办法。(《环球时报》2001年4月24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话语感知空间的整合过程较为复杂的原因是谚语空间是由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内部事件构成的。通过隐喻和转喻,比喻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在该例中,明星格兰特发生绯闻本不是好事,但恰恰是这件不好的事情,在他身上却变成了提高知名度的好事。在该例中,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对格兰特事件的总评,而紧随谚语后面的话是对该谚语的阐释和说明。在该例句中,对空间的因果关系和事件结构进行整合既可以来自于话语感知空间又可以来自于谚语空间。谚语空间和话语感知空间是基本一致的。

除此之外,有些谚语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得出来的观点、看法或经验。比如a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豹子难改身上的花斑;本性难移。)这句谚语之所以用豹子而不是老虎之类的动物形象作为喻体,是基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认知的。在西方,豹子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而老虎的产地在东方,尤其在中国较多,对于西方人,老虎不如豹子出现的频率高,所以英谚里用豹子做喻体体现了英语国家文化下人们的认知习惯。有的谚语源自文学作品,尤其是寓言的谚语。寓言和谚语都源自民间,易于上口,广为流传,因此一些富有智慧和教益的寓言容易被精炼为谚语,如it is not the fine feathers that make fine birds.(外表美未必内在美。)这句谚语的字面意义是“好的羽毛不一定能造就一只好鸟”,用“鸟”这一意象喻指“人”,“好的羽毛”暗指“外表”,该谚语暗指“一个人拥有好的外表不一定代表其也拥有美的心灵”。该谚语之所以用“鸟”作为喻体是因为鸟的羽毛相比起其他动物的皮毛与身体的分离性更强,且羽毛比其他动物的皮毛更华丽,与“外表美”更贴近。有的谚语是有关家庭、婚姻的,家庭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安全的感觉,所以英国人把家比作城堡(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汉语也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的说法,英谚里用castle,汉谚里用“窝”,是源于汉英文化认知的不同。英谚里castle隐喻“温暖安全之所”,因为城堡在西方具有坚固、稳定之意象,给人以安全感,但该意象在中国人眼中很陌生,中国的城堡建筑少之又少,人们脑海里对此没有概念,更谈不上感觉。相反,“窝”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农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物,但同样,该意象在西方不会被很好的理解。

语言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且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过来民族文化也会在该民族语言上有所体现。众所周知谚语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不仅概括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总结了该民族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记载了该民族的历史事件和风土人情。一方面,谚语的运用扎根于人脑中的认知结构,同时,由于自然、人文等各种因素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谚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同,可以说谚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间接经验形态和对世界理解的特殊性。也就是说,隐喻是在心理联想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民族的心理联想模式与该民族的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人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且长期受该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其审美角度和方式也因此形成并被固化下来,而这些都无一例外的体现在谚语的使用中。

民族文化认知特征体现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谚语体现了该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二是谚语体现了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特性。举例来说,用动物来作为喻体体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就很好地体现了汉英两种民族的文化特点。比如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谚语多数是贬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挂羊头,卖狗肉”等。然而对于西方人而言,狗被视作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比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时)等。古代神话、传说、语言、历史故事等是汉语谚语多数选取的素材,使汉语谚语含有很浓的汉民族的风格特色。比如表示“好也是他,坏也是他,事情都由他一人所为”这种意思,采用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谚语来表达。同样,反映历史事件的谚语在英语中也很常见。“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都记录了英格兰被罗马征服的历史。

三、结语

作为认知现象和特殊的语义现象,隐喻研究不仅涉及到普通语言学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哲学问题。从共时的角度看,作为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意义发生冲突和新意义诞生的过程;从历时的角度,隐喻是语言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哲学角度看,隐喻理论的研究能有助于指称理论和认识论问题的发展,对二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人类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同时系统性和规律性又都是隐喻形式与概念隐喻的特点。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认知、思维、经历、语言和行为,隐喻本身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与文化、民族语言息息相关,它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可以说隐喻是语言中与文化相关度最高的要素,而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又都是通过隐喻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世代相传。

谚语是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与人们的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的精华,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传承性。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谚语同样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具有隐喻的特征。谚语不仅承载着明确的民俗文化信息,更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谚语修辞的使用中,隐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隐喻修辞中喻体意象的选择则与不同语言的文化认知息息相关。可以说,隐喻、谚语与文化认知三者密不可分,彼此影响。但目前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谚语中的隐喻的尝试还有其局限性,本文目前只做了初步探讨,后续研究将会在该层面继续深入分析。

[1]Fauconnier.G.and 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2002.

[2]John Simpson.牛津英语谚语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桂诗春等.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郭建民.英语谚语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7]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9]王德春等.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谚语隐喻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说说谚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谚语趣画(一)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