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度烧伤休克期68例输液管理分析

2013-04-06张久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补液尿量休克

于 蕾,张久新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河北唐山063100)

·临床护理研究·

重度烧伤休克期68例输液管理分析

于 蕾,张久新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河北唐山063100)

烧伤;休克;护理补液疗法

随着我国对大面积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重度烧伤甚至特重烧伤患者得到成功救治。严重烧伤患者能否平稳度过休克期,对救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1],而休克期补液治疗及护理为关键性治疗手段,正确的休克期补液方案必须有精心的护理,尤其是休克期输液护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68例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输液管理方法及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5例,女性3例,年龄18~56岁,平均31.93岁;烧伤原因为热液29例,火焰21例,热物12例,高温气体5例,化学烧伤1例;烧伤面积30%~49%38例,50%~79%25例,80%以上5例,烧伤面积最大为98%;创面分布于全身各处,部分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或复合伤等。入院时间在伤后1~4h,入院时休克早期27例,休克期41例。

1.2 方法:患者休克期复苏补液量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休克期补液公式[2],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电解质和胶体的比例为1.5∶1或1∶1,电解质主要为渗盐水和12.5g/L碳酸氢钠液,胶体以血浆为主,水分为50g/L葡萄糖液。

2 结 果

全部病例经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输液管理、创面护理、感染控制等措施,均顺利平稳度过休克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为后期治疗打好基础。

3 讨 论

烧伤休克期发生在中重度烧伤患者的体液渗出期,烧伤越是严重,渗出的高潮期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重度烧伤患者体液一般在伤后2h渗出最快,在此期间大量的体液渗入到组织间隙和渗出到创面外,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造成严重休克。在抢救此类患者时,我科在输液管理方面总结了以下结论:①迅速准确判断伤情;②建立有效的深静脉通道;③快速及时补液;④规范合理的补液计划;⑤专医专护管理,密切观察;⑥各种补液指标的监测。

3.1 迅速准确判断伤情: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烧伤患者,首先充分暴露烧伤部位,根据患者致伤原因、部位、面积、深度等迅速作出伤情评估,根据意识、生命体征、尿量、渗出量等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征象,为进一步抢救护理提供客观依据。

3.2 建立有效的深静脉通道: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皮肤广泛损伤,烧伤区明显肿胀,Ⅲ~Ⅳ度烧伤创面呈皮革样改变,均不利于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也无法快速大量的输入液体。因此,患者入院后除了监护、吸氧等抢救措施外,最重要的就是快速建立输液通道,我科常建立锁骨下或颈内静脉通路,以保证烧伤休克期及时、快速的补液,满足抢救休克补液的需要。同时,严重烧伤患者早期深静脉置管后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高[3],导管作为异物存在于血管中1~2d后,导管内可出现纤维蛋白沉积,导管内膜形成一层疏松的纤维蛋白鞘,这些沉积物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可包裹并保护病原微生物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和抗生素破坏[4],因此,尽量做到5~8d更换深静脉导管1次,并常规行导管末端微生物培养及血液培养。

3.3 快速及时补液:血容量严重不足是重度烧伤3719.

[8] 温纯洁,傅利娟,吴兰得,等.MiRNAs对细胞色素P450s药物代谢酶系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11):1304-1309.

[9] 叶国荣,舒建昌,何雅军,等.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致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2):71-74.

[10] LIA,MA J,CAO J,etal.Analysis of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and theirmetabolites in shellfish from the North Yellow Sea of China[J].Food Addit Contam Part A Chem Anal Control Expo Risk Assess,2012,29(9):1455-1464.

(本文编辑:赵丽洁)

合并休克的主要矛盾,因此快速、准确地给患者补液是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关键[5]。本组烧伤患者从受伤现场到医院烧伤重症抢救室开始输液,最快1h,最慢4h。建立深静脉通路后,立即用输液泵快速泵入晶体液1 000~2 000mL,使烧伤后3~4h输入24h总量的30%,烧伤后8h输入总量的60%[6],遵循“早期渗得多,补得多”的补液规律。

3.4 规范合理的补液计划:国内关于烧伤休克期的补液公式很多,输液原则以补足血容量和维护重要脏器功能为主要目的。我科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休克期补液公式,即烧伤后第1个24h总输入量为2.6~3.0mL·TBSA(总体表烧伤面积,total burn surface area)-1·kg-1,其中胶体液为1.2mL·TBSA-1·kg-1,晶体液为1.8mL· TBSA-1·kg-1,水分(5%葡萄糖)2 500~3 000mL;第2个24h总输入量为1.5~2.0mL·TBSA-1· kg-1,晶胶体各半,水分(5%葡萄糖)量不变;特别是在伤后第1个24h的第1个8h内,护士计算实际时间(除外受伤至开始输液的时间,实际只有4~7h)输入总量的50%~60%,剩余液体于后16h均匀交替输入;第2个24h液体分配为平均输入。晶体、胶体和水分必须交替均匀输入,每100~250mL交换种类,并计算每小时液体输入量,避免在长时间内输入同一种液体;血浆、人体白蛋白、人工合成胶体成分最好在伤后第1个24h的8h后或者在第2个24h内输入,能维持血管内渗透压和减少血浆蛋白成分的丢失,有利于水肿的回吸收和消退。

3.5 专医专护管理,密切观察:安排专医专护,固定医生专门管理,特护护士按照医嘱制定补液顺序,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原则,均匀交替补充,切忌忽快忽慢。严格按补液公式精心计算出每班每小时补液量,使用专门的烧伤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每小时输入了何种液体,每小时尿量是多少。每8h小结1次,每24h做总结,为医生制定下一步补液医嘱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所输液体应为常温,冬季给予加温保温,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不利于休克的复苏。值班护士工作量大,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如观察输液通路是否通畅、是否妥善固定,防止管道受压、堵塞、脱落,确保液体的顺利输入;还要为患者换药、翻身和记录护理病历等。

3.6 各种补液指标的监测

3.6.1 尿量:尿量能准确反映肾脏微循环变化,是公认能判断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状况简便而敏感的指标。患者入院后均留置尿管导出膀胱原有尿液,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使休克期尿量维持在80~100mL/h[7]。每小时尿量低于50mL时,首先排除导尿管的机械阻塞,报告医生,分析原因排除肾功能不全和补液量不足,观察尿液颜色、尿比重和pH值等并做好出入量记录。

3.6.2 心率: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由于渗出多、有效循环急剧减少、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导致心率增快,常在130~160次/min,充分补液的患者心率低于120次/min。理想的补液心率在100~110次/min。

3.6.3 精神状态:休克期合理充足的补液表现在患者意识清楚、精神良好。如果液体量不足,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甚至脑水肿,就会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如烦躁不安、嗜睡等。因此,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6.4 肢体末梢温度:肢体末梢湿冷是机体温度丧失和灌注严重不足的敏感指标。因此,重症烧伤患者的保温措施必须保障。注意观察指(趾)端血运和温度情况,保持抢救室和病室的温度最好在28~32℃,可配备红外线烧伤治疗仪,既能治疗又能保温。还要注意有无肢体环形焦痂阻碍肢体血运,如有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应考虑液体输入量是否不足,结合生命特征和尿量综合分析,调整输液的量。

总之,重度烧伤是否平稳度过休克期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复苏过程中要加强对胃肠道、心、肺、肾、肝等脏器功能的保护与支持,减轻低血容量所造成的脏器损坏[8]。重度烧伤的救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其中护理尤其是烧伤休克期输液管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 杨宗城.烧伤救治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5):321-323.

[2] 贾晓明,纪晓峰,柴家科,等.采用数学模型估算休克期切痂烧伤病人休克期补液量[J].杂志·炎症·修复,2001,2(1):21-24.

[3] 牛希华,黄红军,查新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2):114-115.

[4] 向军,孙珍,宋菲,等.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意义[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2):95-99.

[5] 李世斌,张祖奇,黄真桂,等.32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救治[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01.

[6] 郭振荣.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思路[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5):321-323.

[7]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6.

[8] 王德昌,王一兵,徐国士,等.救治Ⅲ度烧伤面积≥90%TBSA患者12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69.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44

B

1007-3205(2013)09--03

2012-10-16;

2012-11-10

于蕾(1964-),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副主任护师,医学学士,从事烧伤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9.002

猜你喜欢

补液尿量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