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胎儿窘迫临床观察

2013-04-02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贵州都匀558000

吉林医学 2013年27期
关键词:胎动胎心脐带

吴 莉(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贵州 都匀 558000)

近年来,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逐年提升,因此如何对胎儿窘迫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明确诊断并处理,是目前产科较为关注的主要为题之一[1]。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40例胎儿窘迫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胎儿窘迫的病因与诊断治疗的方法,及如何进行预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我分娩的新生儿513例,其中40例出现胎儿窘迫,发生率为7.79%。40例孕妇年龄20~34岁,平均(35.27±3.18)岁,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其中妊娠<37周产妇6例,37~42周19例,>42周15例。其中行剖宫产12例,阴道分娩28例。

1.2 检测方法:孕周≥30周的孕妇在每天早中晚自行计算胎动各1 h,3 h胎动之和并乘以4计算得出12 h胎动数;孕周≥36周的孕妇进行胎儿电子监护20~40 m in,并作无应激试验和缩宫素激惹试验,结合胎动、B超影响监测羊水量、胎盘成熟情况及胎儿的肌张力等并作出诊断。

1.3 诊断标准:①羊水胎粪的污染程度,当羊水污染度为Ⅰ度浅绿色,常见于胎儿慢性缺氧,当羊水污染程度为Ⅱ度,深绿色或黄绿色,提示胎儿急性缺氧,当羊水污染度为Ⅲ度呈现棕黄色且稠厚,提示胎儿严重缺氧。②胎儿心率异常,正常胎心率在120~160次/m in,且规律,当胎心率>160次/m in或<120次/m in,胎心监护出现多发晚期的减速或重度变异的减速,提示了胎儿宫内缺氧,当胎心率<100次/m in,或胎动及宫缩基线变异<5次/m in,同时伴有频发的晚期减速,表示胎儿的缺氧严重,随时可死于宫内。③胎动出现异常,孕妇12 h胎动之和>30次视为正常,<10次表示胎儿缺氧,一般缺氧越严重,胎动随之减弱且次数减少直至消失。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AS 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40例胎儿窘迫病例中,脐带因素17例,占42.50%,其中脐带缠绕8例,脐带过短4例,脐带过长1例,脐带扭转2例,脐带血肿2例。胎盘因素8例,占20.00%,其中前置胎盘2例,胎盘过度成熟4例,球拍装胎盘1例,胎盘过小1例。羊水因素11例,占27.50%,其中羊水过少6例,羊水胎粪出现污染Ⅱ~Ⅲ度的5例。母体因素4例,占10.00%,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1例,重度子痫前期2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1例。

2.2 分娩方式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40例发生胎儿窘迫病例,行会阴侧切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12例。其中分娩方式同新生儿的结局关系见表1。

表1 分娩方式同新生儿的结局关系(例)

3 讨论

临床上一旦出现胎儿窘迫,产科医师要根据胎儿缺氧的程度及产程进展情况和孕妇状况采取有效损害小的方法让胎儿分娩,应积极改善胎儿和母体孕后,一般产程顺利,不发生头盆不对称时,要积极改善胎儿血氧的供应,采取会阴侧切进行助产,而并非只是选择剖宫产[2]。通过研究发现,造成胎儿窘迫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①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血氧运输和交换的障碍,如脐带的异常或胎盘功能低下等情况;②母体的血液含氧量不充足,如产妇合并一些疾病,会造成胎儿缺氧;③胎儿因素如出现严重心血管病变或贫血导致胎儿自身缺氧,发生胎儿窘迫[3]。目前针对胎儿窘迫的诊治上主要遵循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早预防指的是孕妇要按照约定的产前检查时间及时进行产检,听从医生安排并通过健康教育了解胎儿窘迫的相关情况;早诊断指的是借助辅助检查只要出现诊断标准中的一条就应按照胎儿窘迫对待,不能犹豫以免失去治疗时机;早治疗指的是应尽通过积极处理改善窘迫症状,使产程顺利,同时应做好抢救的准备,全力挽救新生儿生命。

综上所述,孕妇按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关注产程的进展,及时处理好产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是防止胎儿窘迫发生的关键因素。

[1] 李海英.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

[2] 李 辉.超声检查在胎儿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89.

[3] 漆洪波,罗 欣.产前检查应规范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0):725.

猜你喜欢

胎动胎心脐带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动怎么数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胎动,优生晴雨表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