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2013-03-29马学林周海亮

湖北植保 2013年3期
关键词:甲环唑苯醚纹枯病

马学林 周海亮 顾 菁

(黄冈市植保植检站 438000)

对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试验对三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好、性价比高的农药,为该农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选设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禹王办事处汪家冲村四组,该地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较重,试验田水肥及栽培条件均一,试验田四周均种植水稻,冬季为空闲田。试验期间田间保持浅水层,只续灌,无溢出水。施药时水稻处在分蘖末期,田间水稻纹枯病为初发期。

1.2 供试药剂及对照药剂

1.2.1 供试药剂

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WP,浙江天一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24%噻呋酰胺悬浮剂(显功),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申嗪霉素悬浮剂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2 对照药剂

16%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6个处理,四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小区面积50m2。

处理1: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WP 50ml/667m2

处理 2:24%噻呋酰胺悬浮剂(显功)25 ml/667m2

处理3:1%申嗪霉素悬浮剂80ml/667m2

处理4:16%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0ml/667m2

处理5: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ml/667m2

处理6:空白对照,喷清水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间隔7d一次,连喷2次药。采用利农HD400-16背负式喷雾器,常规方法叶面喷雾,施药时要把药液喷到水稻茎杆上。喷雾重点部位是水稻中下部。

1.5 施药前后天气情况

本试验第一次施药当日天气多云,偏南风2级~3级,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4℃,相对湿度70%~95%。第二次施药当日天气为多云,偏北风2级~3级,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相对湿度34%~89%。整个试验期间未出现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象因子。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最后一次施药后病害停止发展时调查药后病情,即第二次施药后14d进行一次病情指数调查。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的方法,每点调查相连 5蔸,每小区共查 25蔸,记录 0、1、3、5、7、9级株数,计算出病指及防效效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第二次施药后14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14d,处理1、处理2、处理3的防效分别为96.36%、94.72%和91.68%,对照药剂处理4和处理5的防效分别为88.83%和83.96%。试验药剂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且试验药剂中以处理1的防效为最高96.36%。处理1与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

施药后观察,试验及对照药剂对水稻无任何不良影响,无药害产生。

3 小结与讨论

1%申嗪霉素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和7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三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以1%申嗪霉素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治效果为96.36%,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不定期观察,水稻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产生。试验过程中天气情况良好,若试验过程中遇到多次的阴雨天气,可能会对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甲环唑苯醚纹枯病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45%苯醚甲环唑·异菌脲悬浮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醚菌酯及其开发
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拌种控虫防病效果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苯醚甲环唑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