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荆州市油菜田冬季杂草群落结构

2013-03-29刘久波蔡厚勇李传仁

湖北植保 2013年3期
关键词:荆州市样方旱地

郑 洲 吴 涛 刘久波 蔡厚勇 李传仁

(1.长江大学农学院 荆州 434025; 2.荆州市植保站 434025)

油菜是荆州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24.67万hm2左右。杂草危害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可以造成油菜减产10%~20%,草害严重时减产达50%以上[1]。由于地势条件、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各类型之间甚至同一类型之间杂草种类、分布、发生都有差异,导致油菜田杂草繁多[2]。为了明确荆州不同类型油菜田杂草群落结构,科学合理的选择防除对策,于2012年冬季进行了油菜田杂草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的腹地,位于东经 111°15′~114°05′,北纬 29°26′~31°3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04千卡~110千卡/cm2,年日照时数1800h~2 000h,年平均气温15.9℃~16.6℃,全年无霜期242d~263d,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 100mm~1 300mm之间。4月~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

1.2 调查方法

2012年10月至11月在荆州市荆州区三红村、朱场村、西门分场油菜产区的6个样点进行调查取样,其中旱地油菜及水田油菜点各3个。田间杂草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样方面积为0.25m2(0.5m×0.5m),分别统计样方中杂草的种类、数量、测量相应的株高及盖度,同时测量样方内油菜高度。

1.3 数据统计及分析

分别计算出不同的轮作方式下杂草的田间频率(F)、田间均度(U)、田间密度(MD)、相对频率(RF)、相对均度(RU)、相对密度(RD)、相对多度(RA)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田杂草种类

荆州市油菜田冬季常见杂草有15科33种(表1),其中菊科10种,占30.30%;禾本科5种,占15.15%;大戟科、豆科、十字花科、石竹科、玄参科各2种,各占6.06%;酢浆草科、蓼科、毛茛

科、牛儿苗科、茜草科、伞形科、苋科、紫草科各1种,各占3.03%。

表2 荆州市不同轮作方式油菜田杂草发生特点

表1 荆州市油菜田杂草种类

2.2 不同轮作方式下油菜田杂草群落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本地区旱地油菜田中,猪殃殃和婆婆纳为优势种杂草,相对多度分别为39.84%和35.02%,两者的田间密度之和为98.66株/m2;其次为早熟禾、牛繁缕及一年蓬,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2.01%、25.20%及22.76%。本地区水田油菜田中,牛繁缕和看麦娘为优势种杂草,相对多度分别为63.83%和55.54%,两者的田间密度之和为1373.63株/m2;其次稻槎菜、碎米荠和早熟禾在水稻—油菜轮作田中也较多,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6.05%、23.57%及22.12%。

表3 荆州市不同轮作方式下油菜田优势种群及密度

3 小结

荆州市不同轮作方式下油菜田杂草的调查结果表明,荆州市旱地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出草时间均比水田油菜田杂草多且早,两种轮作方式的油菜田杂草种类分别为33种和16种。在旱地油菜田以猪殃殃、婆婆纳、早熟禾、牛繁缕、一年蓬、繁缕为主要杂草,在水田油菜田以牛繁缕、看麦娘、稻槎菜、碎米荠、早熟禾为主要杂草。

[1] 李扬汉.中国杂草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陈明如,尹灵艳,王云,等.常德市油菜田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J].杂草科学.2007(1):37-40

猜你喜欢

荆州市样方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捉迷藏比赛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以荆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