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性教师·国家性教师·世界性教师

2013-03-27

当代教师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族世界国家

杨 小 秋

(肇庆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民族性教师·国家性教师·世界性教师

杨 小 秋

(肇庆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站在文化和职业生存的视角,教师职业体现了民族性、国家性和世界性属性。在越来越多的积聚普适价值的时代,在新的全球化体系中,由于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教师职业在被不断趋平的同时,也呈现了教师“和而不同”的立体性角色生存。

民族性教师;国家性教师;世界性教师;文化;职业生存

艾尔斯称教育为“改变世界的事业”。[1]而支撑这伟大事业的人是全世界专业人数最大的庞大的教师队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教师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变革中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教师的相通性很多。但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语言、生存环境存在差异,不同的教室环境、课程内容、教育体制,又造就了不同的教师,使得教师职业体现了民族性、国家性和世界性等属性。客观地讲,很难用一个明确的定义,来定义什么是民族性教师、国家性教师、世界性教师,但笔者试图通过本土构建与比较视野去观察,解读全世界的教师(是否可靠,由读者去评判),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的视角。

一、民族性教师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 大部分国家是多民族的国家。个体教师首先是民族的教师,即了解、精通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职业教师,并在多数的情况下可以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大量的事实证明,几乎在每个工业发达国家,学校里都有许多学生因为种族、语言和社会阶层背景不同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2]普遍存在着民族教师短缺的问题。在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占所有学龄儿童的35%,而少数民族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5%。美国的移民率比较高,自20世纪初以来的第一次移民热潮以来,美国正在经历第二次移民高峰。每年合法入境移民的数量是美国本土人口增长的一半。事实上,到1999年,在美国出生的每10个婴儿中,就有一个是外国的,这一数字约是1970年的两倍。由于学习风格上的文化差异或思维模式的不同,移民儿童可能被认为“有学习障碍”或“接受较慢”。即便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移民儿童也可能对学校、教师权威、性别差异、社会阶层、行为举止都有不同看法,而这一切都会影响学习效果,[3]进而可能造成“舞台效果现象”,即当学生的民族(或种族)背景与教师自己相似时,教师通常会更成功。这一理论使一些人感到不安,它向美国公立学校的未来提出了一个重要挑战,因为约有90%的师范学院的男、女教师都是白人欧洲血统。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的消息,在全国的公立学校中,约有8%的教师是黑人,仅有3%是拉美后裔。但在美国的许多城市里,多数学生是黑人或拉美后裔。[4]

在欧洲各国,教育都与民族建构(nation building)相关。它对民族的认同与民族意识的建立以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良多。在欧洲环境下,教育一直意味着、而且仍然意味着为民族而教育。这种定位在19世纪和20世纪主导着欧洲教育。[5]在这个时期,本民族教师起着推动民族建构的作用。

中国有56个民族,呈现着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的巨大的经济、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历史沿革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民族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民族人民在漫长岁月中为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民族教师不仅要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学科专家”与“教育专家”,还应当成为一个“民族知识的专家”,认同民族教师的身份,建立牢固的民族观,从而使民族知识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

二、国家性教师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是民族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家,但有一些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是被合并在一起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是组织国家的自然方式,也是一种理想方式。同时,国家也是当今公共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和维护者,是当今世界最基本的国家教育形态的提供者,也是世界教育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际教育关系的基本主体,是公共学校体系的基本支柱。[6]教师是国家教育的专职工作者,即隶属于某个国家(具有该国国籍)、是国家公民中的一员、司职教育工作。国家本来是外在于教师的,国家的时间长度、文化厚度、空间广度对教师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支配关系,体现了主流文化对社会个体的指引与领导。

1.母语教师的国家属性

国家通常被一个共同语言所区分和统一,可是它被看做是一个共同的和可被区分的圆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民族主义的东西所决定的。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说到,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母语和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消灭一个国家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该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在二战时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实行“不准学汉字,不准说汉话”的政策。日本人昭田龟二曾说,“派100名教师去教中国人学日语,效果可能比派100个师团去镇压更管用。”正因为母语对国家民族的极其重要,所以,以色列人不懈的捍卫自己的母语希伯莱文;印度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其梵文;法国政府更是不惜血本来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美国有三十七个州都根据联邦政府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订立了母语教学的课程标准和统考,因此,母语教学在美国各级学校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一样的。母语教师是国家的教师,一定要有国家的认同感。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母语教师,既承载着审美熏陶的使命、文化表达的责任,又担负着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国家意识、塑造健全国民人格的任务。

2.师范教育的国家特性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为了促进国内教育发展并保障具有世界水平的竞争力,将师范教育置于国家安全战略地位。2007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座谈时说:“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而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许多国家或地区颁布“合格教师资格标准”,确立教师入职的基本条件,评估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教师的胜任度,培养国家层面的合格教师。如在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对教师专业标准重新定位,提出了“今后的教师在这个急剧变幻的时代,应该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具有丰富人性的生存力,并以此为目标实施教学。基于该点,今后教师,首先在自我思考地球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同时,能够将这种广阔的视野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另外,就教师本身的特殊职业素养而言,其应该具有高尚的人品、见识,而这一点是在多变的时代生存下去作为社会人所必需的资格能力。前面几点是作为教师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当然,教师还需具备与教学相关的多种专业能力”的建议。根据该建议,在“今后教师所应具备的资质能力”答辩中,将教师的专业标准进一步具体化:(1)立足于全球化视野的教学资质能力;(2)作为社会人在多变时代生存所需的资质能力;(3)教师教学所必需的资质能力。[7]

3.教师是国家的代言人

作为国家政策的课程标准,是每个有国籍教师必须遵守的。这说明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国家主义,核心的一点就是教育为国家利益服务。20世纪美国教育的国家主义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从个人本位逐渐向社会本位、国家本位倾斜”和“教育管理体制由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向‘准中央集权制’靠近”。从学生视角看,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体现国情的特点,教师要体现出国家的文化特征;当然,教师在这其中就必须为国家服务。为改善美国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提高美国公共教育的质量,美国发起了“为美国而教”运动,特别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还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思考如何打造可以提升教育质量的优秀师资队伍。奥巴马的目标是让“美国的每一间教室都有一位优秀教师”。为此,奥巴马计划每年由联邦政府投10亿美元,实施免费大学师范教育,毕业生到师资短缺的地方至少服务四年,这样联邦政府每年就可以获得40 000名新的优秀教师。此外,奥巴马还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位晋升方面制订了许多完善及优惠措施,以培养和留住可以实现美好联邦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使美国教育走出十年来的“分数陷阱”,为每一位学生创造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巩固美国在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8]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的本性。教育中的国家主义要求教师必须是爱国的。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种有责任感的职业,教师所教的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一个教师具有了爱国主义思想,那么他就会把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的昌盛联系在一起,就有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理想和信念,提升了国家凝聚力。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会把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爱国的行为。1991年12月4日,葡萄牙国家教育部颁文规定,小学的每个教室里都必须悬挂国旗。随后,教育部还向全国所有小学发放了二万七千面国旗。葡萄牙的国歌也在各种教科书中多次出现,音乐教师在对学生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教唱国歌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国歌产生历史背景,歌词的真正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国歌的理解。再如中国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主题就是“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三、世界性教师

在今天,在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国家已经丧失了单一性的、排他性的主导地位,国际事务中出现了行为体多样化的趋势。“世界性教师”是一种理念上的、价值上的界定,是指具有全球观念,“为民主而教的个人和专业责任”,具有为世界而教意识的“世界性的公民”。如威廉·赫德·克伯屈(1871-1965)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影响甚远,曾在世界各国教育界风行一时。克伯屈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且皆能广阐师说,因此被誉为“世界教师们的教师”。

1.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

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强调学者是“人类的教师”、“人类的教养员”,他强调指出,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所有的人都有真理感,当然,仅仅有真理感还不够,它还必须予以阐明、检验和澄清,而这正是学者的任务”。[9]这正是世界教师的特征,在越来越多积聚普适价值的时代,去实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的全世界教师的共同理想。

2.教师职业渐成全球流动的共同体

教育资源的全球性流动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在世界教师总量不足的背景下,“离国出走”、跨国流动的教师逐渐增多并变为正常起来。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是社会中的“自由漂浮者”,不仅言论、行动,而且行踪,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超然事外。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会议并且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宣言》提出,到2010年,欧盟要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宣言》发布后,欧盟许多国家纷纷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个方面采取改革措施:课程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2007年非盟提出了《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促进了非洲学生和教师的流动和交流。又如美国青年丁大卫在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义务助教,并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他认为“时时带着五星红旗在身边,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漂亮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另外,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3.教师专业化:世界潮流

教师的专业化(包括专业道德与价值、专业知识与实践、专业技能与反思能力、国际视野的养成)是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国际教育交流水平的基本保证,是保证教育国际化规范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将成为促进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各国教师教育研究者纷纷将教师教育发展置于日益复杂的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图景之中,尝试为人类在更广阔的愿景中认识、理解教师教育问题提供全球性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制度重建、多元文化的交融、相互依存的教育环境以及反思性的教学实践,正在成为当前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与发展的关键词。[10]1997年7月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第一次咨询报告强调教师“立足于地球视野行动的能力”,包括全球视野、丰富的人性、国际化社会所必要的基本资质能力。[11]

4.“世界教师日”、“世界英雄教师” 与“全世界最流行的教师”

每年的10月5日为世界教师日。该主题日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起。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因此将该主题日设在当天。世界教师日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作出的贡献,并引起对教师的世界性关注,帮助教师维护自身权益。每到这一天,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举办庆祝活动。2010年10月8日,为庆祝10月5日世界教师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日向公众征集各国教师在自然灾害、冲突和其他危机过后重建中的感人事迹,为世界教师日征英雄教师故事。在这次活动中,来自中国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聋儿康复中心的残疾教师邱新会、瓦努阿图前第一夫人教育部部长芭芭拉·涩涩以及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五名教师荣幸当选“世界英雄教师”。

美国哲学家、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被称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教师”。近些年,他开设的《正义课》通过互联网流行起来,给年轻人解释,什么是社会公正,社会道德,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桑德尔未来的理想是开一个全球大课堂。

四、“教师的三性”:扁平化与立体性的职业生存

当今时代是一个民族、国家与全球化进程彼此交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发展进程中,教育存在中的确定性、教育实践的客观性在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使教育实践变得越来越趋同、浓缩、简洁,教师文化正在被“扁平”,[12]因此,民族性教师、国家性教师与世界性教师教育理念、价值观等在逐渐重叠,世界在趋平,教育在趋平,教师也被趋平。在新的全球化体系中,既能看到不同文化的交融,也能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教师的三性永远都会是个同心圆。内层是民族性教师,中层是国家教师,外层是世界教师,呈现教师“和而不同”的立体性角色生存。

1.全球视野和行动:实现对自身、对上一代教师的超越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过:“假如一个作家,只写作只有他的民族才能理解的作品,那他是有罪的,因为他造成了这个民族的短视。”同样,一个教师“关起门来做皇帝”,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甚至关起国门上课的教师,“与世隔绝”,封闭了自己,封闭了教师的职业,窒息了教育,也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现代教育既要保证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传递主流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知识技能,又要强化人们融入国际社会环境的能力。教育的智慧,必定是事实的积累与升华中产生,而事实,只能通过扩大无知的边界获得。从这个意义上,其他国家教育界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是我们思考教育问题不可缺少的参照,即重视国际教育经验的可借鉴性。能否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智慧相遇,决定着教师事业的高度。世情、国情的特点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提升国家教师的国际化水平。石中英认为,国家主义教育理性依然有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但是应该整合世界主义的关怀与责任,以造就“有同情心的世界公民”为己任。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造就世界教师。任何一个个体的教师要说好“民族语”,要讲好“国语”,也要会说“世界语”,教育大格局需要国际新思维。

2.教师的角色:个体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

不论是国家外部的全球化、还是国家内部的民族化问题抑或超国家结构的区域化,都促使全球范围内人们频繁的跨国迁移、流动,使得教师的身份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中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定位,对国家的权威、认同构成了挑战。在本土性与世界性融合的中,人们开始从全球化的视野重新审视教师身份问题。

各民族、国家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取决于各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尽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历史传统不同,但存在着包括“诚实”、“公道”、“和善”等在内是全世界普遍性的人格价值标准。学者眼中的“世界公民”,并非基于幻想提出的,也不是说不区分国籍,而是在全球化的实际进程中,人类社会趋同的价值观,教育的相通性,使得教师的身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已经出现了超越国界的特征,出现了“无边界世界”背景下的教师。世界各国教师存在着种族、肤色、语言、信仰的不同,但作为教师职业相同的地方很多。个体教师从区域化生存中走出,实现国际化、全球化生存,进而实现人类的文明生存。个体教师为成绩而教,到为国家而教,在到为世界而教,教师从“学校人”变为“国家人”,进而变为“世界人”。就像美国是一个极其多元化的国家,融合了不同种族、民族、国籍,要求教师重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维护全人类的价值观,秉承“世界公民”的职业角色。

3.阅读全球:教师的文化自觉性

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通过自主的适应,取长补短,确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性,就是提升其对于当今时代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化教育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只能处在与其他文化的持续接触与碰撞之中,并在不断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因此以更为开放的心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极为必要,而且这种交流对双方而言都是有益的。比如说对于世本课程、国本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文化的冲突进行调适后,体现在学校的正式教科书中,反映不同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和贡献。

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着眼于公平、正义、自由与和平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特别是世界文化的稀释,教师具有更强的通行性。世界是可阅读、可解释的,不要以一种静态的、固定的视角看世界。教师要如柯温(Cowen)所主张的:“阅读全球”、“尊重他人”,以“和而不同”,以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承认各种不同的理论,尽量占有与合理选择,精心地移植与借鉴,注重对话、转换与创生,以创新超越自身。教育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教育的消失,相反,全球教育一体化会使民族国家的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在世界舞台展现的机会。[13]本土化和国际化是飞向未来的一对翅膀,教师的文化认同决定了教师的视界,决定了教师是一个怎样的教师,这即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能束缚学生的发展。促进跨文化,架起民众间心灵之桥和精神发展,体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是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4.“有移动生存能力”的世界教师:把学生带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纵观世界,“国际化”作为教育应对“全球化”的政策选择,教师“进出口”,早已列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以优质师资就有可能在全世界流动,成为“全球行动者”。并且“有移动能力”的世界教师,不仅证明了自己全球性职业生存能力,而且能够把民族的、国家的每一个角落的学生带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比如中国为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应对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办与世界接轨的教育,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吸引海外优质师资和外籍创新人才群贤毕至,并持续地壮大“进口”热潮,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源源不断引进国际化高级人才,让中国学生走上世界的舞台。其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逆向文化传播也可以通过教师“出口”、“移动”的途径来完成。如,北京语言大学三十年来先后有400余人次前往包括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巴黎第七大学、苏黎世大学、莱顿大学、早稻田大学在内的国外著名高校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使北语的优秀师资移动到海外,对于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了有效作用,[14]同时,把这些国家的学生带进了汉文化视野中。

[1] [美]Sam M.Intrator.我的教学勇气[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2] [英]哈塞尔·海格.向经验教师学习指南[M].马晓梅,张昔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1.

[3] [美]阿伦·奥恩斯坦,莱文·丹尼尔.教育基础[M].第八版.杨树兵,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74.

[4] 王凌飞.美国如何解决少数民族教师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 1997(8):27-29.

[5] [德]克里斯托弗·乌尓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163-176.

[6] 朱旭东.论民族国家的生存方式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11(4):1-6.

[7] 熊淳.日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9-14.

[8] 范国睿,何珊云.危机时代的教育变革——奥巴马政府的教育政策述评[J].教育研究,2011(2):98-103.

[9]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39.

[10] 俞立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8-12-27(3).

[11] 李进.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1.

[12] 曲中林.扁平化:教育实践的世界发展态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3):7-11.

[13] 金家新,兰英.论比较教育文化研究的理论自觉与学科基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9(8):65-69.

[14] 唐景莉,李进.特色取胜争创一流——北京语言大学以学科建设引领高水平办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08-11(8).

[责任编辑张淑霞]

Ethnic Teachers · National Teachers · Global Teachers

YANG Xiao-Qiu

(CollegeofEducation,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survival, the teacher profession bears the ethnic, national and global properties. With the accumulating of more and more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system of globalization, due to a blend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onflict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not only constantly flattening, but also presents teachers’ three-dimensional role of survival of being kindly to but different from others.

ethnic teachers;national teachers;global teachers;culture;professional survival

G451

A

1674-2087(2013)01-0010-06

2012-10-13

杨小秋,女,黑龙江海伦人,广东省肇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世界国家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多元民族
把国家“租”出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