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评价用语反思

2013-03-27高小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语言评价老师

高小平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100)

教学案例:

某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学内容为《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材料,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部分材料的特性,下面请大家看书上图所示,想一想图中的潜水员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1:“防水材料。”

师:“对,你真聪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乐呵呵地坐下,带着神气的表情看着其它同学。

师:“那这种防水材料是棉布呢还是尼龙或是纤维?”

生2:“纤维,因为要防水,还要有弹力”。

师:“好,棒极了。有谁知道夏天交警叔叔在外面执勤的时候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生3:“棉布,因为棉布透气。”

师:“对,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天才,请坐。”这位学生同样开心地坐下,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真容易,我从图上一下就看出来了。”

师:“请大家给自己的将来设计一套衣服,想想以后做什么工作,应该穿什么材料的衣服?”同学们马上拿起笔开始画各种奇形怪状的衣服,老师走下台,巡视学生课堂练习,同时不断听到“好”、“真棒”、“真聪明”传来。下课铃响,教师做总结发言:“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很聪明。”

听课者有意对课中评价语言做了数量统计,“好”字评价8 次,“棒,真棒”5 次,“聪明,小天才”之类的达10 次之多。

案例分析:

课堂评价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期待,还间接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学生身上,隐藏着天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和工程师、大田里和机床旁的创造性劳动能手的素质。这些天才的素质,只有在每一名学生遇到老师这样的“活命水”来浇灌的时候,才能蓬勃生长,否则就会干枯和衰败[1]。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场所大多在课堂,而课堂评价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之中,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依赖“外部权威人物评价”阶段。不可否认,正面积极的激励评价语言对创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仍有部分老师在赏识教育新理念的影响下,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解偏差,频繁地使用赞赏语言进行课堂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对知识浅尝辄止,对学习随意应付。

一 课堂评价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声音符号与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2],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所谓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等作出评价性语言[3]。课堂评价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两种。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也有可能导致学生被动、畸形地发展。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评价中大多数教师能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像“你真笨”、“这你都不会”等带伤害性、侮辱性的评价语言日渐减少,转而一片赞扬声,“真棒”、“真聪明”、“对”不绝于耳,似乎这种评价用语就能让学生积极愉快的学习了。这种简单、机械、单一的赏识氛围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真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吗?

二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

1.课堂评价语言标准单一,语言武断

教师以其标准(确切地说,是教科书的标准)去裁决与衡量学生答案的时候,其评价的语言往往是单边的,自我的[4]。教师在听完学生的答案,再与教科书认定的答案进行比对来裁决学生答案的对与错,进而以口头评价的方式作判断性的评价。通常情况是教师问-学生答-老师评价,作为课堂语言交流的主要形式。课堂评价语言变成一种单方的裁决,学生处于被动,思维被牵制着,局限着。原因就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决定着学生的课堂命运,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课堂上教师根据单一的教科书标准使用课堂评价语言,很难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

2.课堂评价语言拒绝批评,表扬贬值

有人说“表扬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上述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好”声一片,看似这堂课上得生动而愉快,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没有批评,好表现在什么方面,聪明在什么地方,都停留在这只字片语中,没有深度与学生的思维共融。没有进一步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泛滥的表扬,却没有发挥有效的教育评价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首次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最大的,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多,对学生的刺激程度就会减弱,其价值就会慢慢降低[5]。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拒绝批评、全面表扬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弊病:一是学生骄傲自满,听不得批评,在交往中自以为是,把犯的错都归于外部原因,忽略或漠视自己的不足;二是长期被表扬导致学生心理承受力极差,当有一天步入社会,才发现社会的表现并不是那样美好,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学生认清现实社会是大有益处的;三是表扬贬值,学生对奖赏不感兴趣,像喝白开水一样无味,课堂评价语言没有魅力,无法激起孩子心灵的波澜。

3.课堂评价语言空泛机械,启发受阻

法国教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6]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要有激励性,还应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心智,使评价这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部分老师误认为多提问多评价,于“无疑处生疑”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围绕一些简单的问题反复评价。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教学实例,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条绳子,对折3 次,从绳子中间剪断,这条绳子分成了几段?”同学1 回答:“分成了8 段”,老师摇摇头,“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同学2 回答:“分成了10段”,老师仍摇摇头,说:“再想想”,这时大家一起回答:“分成了9 段”,老师高兴了,“完全正确”。心想,引导启发得多好,一步步诱导思考,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例子中的老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未免有些牵强可笑,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确实存在着。

4.课堂评价语言仅限口语,表达单调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梅列斯总结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7]。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老师配合口头语言的肢体动作对于学生接受理解信息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有时候同样是一句话,如“你的作业写得有些马虎。”面带笑容就是一种鼓励,严厉地说就是一种批评。

以上所述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一些隐患,如果我们不及时认识并加以防范,必定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也无法激起学生愉快学习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的一种有力手段,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使初开的花蕾枯萎,跳动的火星熄灭,其副作用不可估量。精确、到位、智慧的课堂评价语言能给学生如春风化雨的滋润,让课堂生机勃勃,思维活跃。

三 有效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的措施

1.教师要有教育热情,要给课堂评价语言“备课”

要用好课堂评价,教师需要在教育责任心的高度上赋予份量,除了给教学内容备课外,还要给课堂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做好准备,要充分把握教材与学生,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有透彻的了解。一节课中,教师在重点、难点、关键处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评价,能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所以评价也需要预设,只有精心细致的预设才有美好有效的生成,才能自然引导学生面对梦想的大道,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2.课堂评价语言应向多维度发展,有导向力,具有针对性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这个富有创造性、教育性的多姿多彩的舞台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导演,教师要组织好这台戏,对学生的各种表演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指导,教师的评价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所有的教育学、心理学著作都认为“正强化”能鼓励学生加强他们良好的行为,在学校里,也许奖励的措施还不算多,但表扬学生一般都是教师的拿手好戏。所以,教师使用表扬不能随意和盲目,也要讲求一定的技巧。首先,表扬既要肯定内容,又要肯定态度,对于回答有误的学生要表扬其积极思考,勇于回答的态度,并对内容加以引导,例如:你的观点很独特,再想想有没有更新的发现。其次,表扬要具体化,细节化,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调动全体的积极性,不能变成和某一个学生的单打独斗式的对话。要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善于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中的阳光[6]。特别是对于平时较沉默的学生,要用伯乐的眼睛去发现和欣赏孩子的内心精彩并加以赞扬,定能让学生备感振奋。最后,表扬应该灵活,真实准确、新颖。灵活是根据教学不同的进度和学生即时不同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真实就是事实求是,不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滥用表扬,而是针对性地对孩子出彩的地方准确评价,让强者更强,弱者进步,人人都得到发展;新颖就是对老师的综合知识,语言技能提出新的要求,不再一味地叫好。评价语言要有新意,要在表扬后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与众不同的感受,从孩子期待的方向给予独到的触动。课堂除了表扬还应有批评的存在,批评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学生的思维偏离正常的教学程序时,我们可用委婉的语言修正学生的见解和思维方法,委婉不是说谎话,只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是在保护学生心理发展的状态下换种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课堂评价语言要与肢体语结合,有感染力,具有激励性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课堂评价担当着时时影响孩子发展的重责,也有着激荡孩子心灵的神奇魔力,没有任何表情的评价永远使学生敬而远之,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心灵的沟通,课堂更无法涌动生命的灵性。有感染力的课堂评价语言应是口头评价与肢体的有机结合。教师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的代替言语行为。可以这样说,没有丰富协调的体态语言,就不可能有生动感人的教学效果。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赞美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往往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曾听一位老师讲起,有次教室过道中有些拥挤,他扶着一个学生的脑袋轻轻走过去,后来听说那个小学生回家兴冲冲地跟父母说,老师今天抚摸我的头了,老师一定是在鼓励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个不经意的举手投足,就对学生产生了前进的动力,由此可见,声形并茂的课堂评价语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评价语言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学生主体性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而交流的首要要求就是互动。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是平等中的主导,需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自由地交流、耐心地协商。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融入到评价中来。教师不能在学生尚未表达完整观点时就做终结性的评价,给学生的思维画上一个句号,更不能独裁课堂,阻滞学生思维发展。真正有效的课堂评价,应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想来源,不断引导学生思维前进,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力,从一个问号走向新的问号。

四 结 语

教师教学主要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课堂评价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学生“长善救失”的一种教育手段,意在唤起学生自信,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高质量的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是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反映,更是教师人格魅力、爱生情意的真实体现。学生们从老师精练准确、新颖独特,充满教学智慧的课堂评价语言中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力量。学生因此“爱学”、“乐学”,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以提升。

[1]冯广艺,陈春生,陈 强.教师通艺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蒋龙梅.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J].现代教学,2011(4):59.

[4]陈志敏.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07(6):47 -48.

[5]张海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浅谈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误区[J].语文教学通讯,2006(31):53 -54.

[6]姚便方.评价的奥妙[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7]赵书辉,李兰兰,付秀华.教师的面部表情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0):18 -19.

猜你喜欢

语言评价老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我有我语言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