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2013-03-27李戎

当代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保乳术保乳辅助

李戎

乳腺癌在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排名中处于第1 位,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保乳术即保留乳房治疗,这一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1],为使其疗效更加明显,许多大医院都在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技术,以便为保乳手术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07年1月~2011年1月,对2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了新辅助化疗与保乳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07年1月~2011年1月,20 例住院治疗且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20 例,年龄26~58 岁,平均年龄(43.6±6.9)岁;病程8 d~5 个月,平均(22.6±5.7)d;肿瘤全部为单发,其中发生于左乳者10 例,发生于右乳者8 例,两侧均有发生者2 例;肿瘤处于外上象限者11 例,处于外下象限者7 例,处于内上象限者2 例,肿块直径均在1~4 cm。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所提出的肿瘤临床分期(TNM)标准:Ⅰ期17 例,Ⅱ期3 例。经常规扫描后未见转移病灶。

1.2 治疗方法

1.2.1 新辅助化疗 对患者实施CTF方案,即氟尿嘧啶(FU)结合吡柔比星(THP)和环磷酰胺(CTX)进行治疗的方案。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第1、8 d采用FU 500 mg/m2静脉滴注;第1 d采用THP 40 mg/m2静脉注射;第1、8 d采用CTX 550 mg/m2静脉滴注。为患者实施常规性治疗,如水化及止吐等,每个治疗周期为21 d。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时间均为2~3 个周期。待化疗结束后1 周,患者如无其他不良反应便可行保乳术治疗。

1.2.2 手术方法 在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距离肿瘤大概2 cm处实施患侧乳房的象限切除术,同时对其四周2 cm范围内的胸大肌筋膜与正常组织也一起进行切除,如果切缘阳性,则应按照标记方向再对其进行扩大1 cm的切除处理,若处理之后的切缘仍旧为阳性,就放弃保乳术而采用改良根治术,以确保患者体内无癌残留。此外,还要把肿瘤标本的4个边缘做好标记,然后进行快速冷冻切片的检查,若该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阴性,则不需要再实施腋窝淋巴结的清除手术,若结果为阳性,则必须对患者实施Ⅰ、Ⅱ组腋下淋巴结清除术。

1.2.3 术后综合治疗 对术前化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在术后可按原方案巩固治疗2~3 个周期。同时术后随访1~3年,患者需按时到院根据实际情况做CT扫描、乳腺X线钼靶摄片以及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第1年以3 个月为周期进行1 次检查,1年之后每个半年进行1 次检查。并对术后1年者以王国方[2]的评定标准为参考,做出乳房美容效果的评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UICC实体瘤的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完全缓解(CR):经触诊未发现原发肿瘤;部分缓解(PR):原发肿瘤两径(最大垂直径与最大直径)的乘积减少在50%之上,且未发现新病灶;稳定(SD):原发肿瘤的两径乘积增大或者减小的值不超过25%,且未发现新病灶;进展(PD):原发肿瘤两径的乘积增大值已经超过25%,且已经发现新病灶。客观有效率=CR+PR。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3]20 例患者在术后均无伤口感染、伤口出血以及肢体出现异常等情况,其中CR 3 例,占15%;PR 15 例,占75%;稳定2 例,占10%;无进展病例,客观有效率为90%。

2.2 远期疗效 20 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对手术效果满意19 例、不满意1 例,患者对术后的总体满意度为95%,随访期间未出现局部复发的情况。

2.3 不良反应 20 例患者中8 例出现白细胞减少,占40%;5 例出现脱发,占25%;10 例出现恶心呕吐,占50%;经相关处理后患者都能较好耐受,且无患者出现耳毒性反应与肝肾功能受损的情况,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3 讨论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和美学方面的追求,过去对乳腺癌的治疗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因此,如何让乳腺癌的治疗能做到副作用小但治疗效果好,成为业内人士研究的主题。以新辅助化疗手段结合保乳手术来治疗乳腺癌,其疗效明显,已得到广泛认同[4]。对单发肿瘤的最大直径在3 cm及以下,且经检测腋下淋巴结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虽然单发肿瘤的最大直径超过3 cm,但通过新辅助化疗的方式,出现降级和降期之后,也可以对其实施保乳手术[5]。本研究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均能显著改善。

保乳手术包括腋下淋巴清除和肿瘤扩大切除,保乳手术必须在确保切缘四周均为阴性的前提下实施,如果出现病灶残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埋下隐患[6]。所以术中一定要对肿瘤标本做快速冷冻检查,如果切缘阳性,则应按照标记方向再对其进行扩大1 cm的切除处理,若处理之后的切缘仍旧为阳性,就应放弃保乳术而采用改良根治术,以确保患者体内无癌残留[7]。

为患者在保乳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能有效减小术中的肿瘤切除面积,同时有效控制微小灶发生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保乳术的治疗成功率。但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对其比较敏感,只需进行1~2 个疗程症状便能得到有效缓解;而有的患者则对其不太敏感,就需要延长治疗疗程症状才会得到缓解,所以具体治疗要视实际情况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采用新辅助化疗与保乳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乳腺癌,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术后1年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可达到95%,且不良反应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均实现无瘤存活。由此可见,在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前合理运用新辅助化疗这一乳腺癌治疗的新模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1]熊裕民.早期乳腺癌乳房保留治疗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71-72.

[2]王国方.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8-9.

[3]陈基善.早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4(10):128-131.

[4]章荣贵.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9 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3(8):157-159.

[5]张安,吴艳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32 例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4):705-707.

[6]张斌,张强.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全身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7,29(3):161-165.

[7]罗静,李幼平,吴泰相,等.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保乳手术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7):551-557.

猜你喜欢

保乳术保乳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