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兼程向远方

2013-03-25宋天娇袁玺雯陆博阳樊景星蔡沈磊黄天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3年1期
关键词:真菌病东洲海门市

宋天娇 袁玺雯 陆博阳 樊景星 蔡沈磊 黄天

2012年8月30日,我们来到上海长征医院采访廖万清院士。见到他之前,我们的心情无比忐忑:一个院士,又是军人,他会不会很严肃,不苟言笑?他会不会像电视里的军人一样,言简意赅,三言两语就“打发”了我们的提问?这些担心在廖院士笑容可掬地打开办公室的门后就烟消云散了。74岁高龄的他,声音不再洪亮,但两眼炯炯有神,透着敏锐和严谨,乌黑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尽显军人的大气和从容。他就像邻居家的爷爷,乐呵呵地给我们讲他的人生故事,酸甜苦辣,样样具备。

廖爷爷有着多重身份——院士、将军、华侨,他说自己归根结底就是个医生。幼年,他远离父母,靠国家助学金完成学业,所以报效祖国是他儿时就明确的坚定信念;工作后,他不为权威的理论而动摇,最终发现了新菌种;成名后,他说院士就是战士,一直坚持继续“战斗”到生命的尽头。

儿时的愿望

廖爷爷的童年充满了苦涩。20世纪30年代,在战乱和灾荒中,廖爷爷的父母远下南洋谋生,并在新加坡生下了他。在他3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回了广东梅县老家,寄住在叔叔家里。解放后,在一场划分阶级成分的运动中,叔叔被划分为地主。为了保护他,叔叔和他分了家,廖爷爷因此被划分为贫农,这也许是廖爷爷童年记忆中屈指可数的暖色。但从那以后,年仅12岁的他就必须独自生活。

廖爷爷初中以后的学习生活几乎都是靠国家助学金度过的。小学毕业后,由于交不起学费,他一直没有读初中。后来他通过考试取得了当地隆文中学的助学金,才得以继续读书。再后来,还是依靠国家助学金,他又进入了省立广东梅州中学读高中。廖爷爷小时候读书非常刻苦,因为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摆脱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境地。

从医是廖院士从小就立下的志向。他有个叔公叫廖罗士,曾在美国旧金山留学。叔公回国后回到老家当乡村医生,解放后成为广东梅县人民医院第一任院长。他医术好、为人好,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廖爷爷对他很崇拜。那时候,廖爷爷就有个愿望,要向叔公学习,解决人民的病患之苦。

廖爷爷还有一个理想是参军、报效祖国,而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廖爷爷告诉我们:“一开始是空军来梅州中学招生,班主任推荐了我,由于有海外关系,我被刷了下来;第二次是海军来招生,检查后,我又因为体重不达标而再次落选。第三次是第四军医大学来招生,招生负责人决定录取我,我不放心地问:‘我有海外关系,你们也收?负责人的一句话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并影响了我的一生:‘出身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而革命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我这才实现了我的愿望。”

5年后,廖爷爷以优异的成绩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毕业时,学校征求大家的工作意愿,廖爷爷一腔热血地表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哪里艰苦,我就到哪里去!”后来,廖爷爷被安排到第二军医大学工作。他告诉我们:“知道自己没有被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时心里多少是有点失落的。但是既然到了上海,到了第二军医大学,我就告诉自己,不能浪费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在科研上干出点成绩来,攻克几个疑难杂症。”

真菌病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众所周知,医学体系庞大复杂,科目众多,廖爷爷却选择了不起眼的皮肤科。“之所以选择皮肤科,是因为我觉得皮肤科真的很需要人。一般人更多地关注心、肝、肺、血液这些听上去就很严重的病。其实皮肤科同样有很多很严重的病,但大家往往不重视,导致小病变成大病,甚至夺人性命。”廖爷爷如是说。“拿真菌来说,数据显示,在自然界的150多万种真菌中,有300多种会引起人类不同的疾病。对于真菌世界,人类的探究还存在许多空白,我愿意做真菌研究领域的‘拓荒者。”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正是廖爷爷四十余年从事临床诊治和真菌病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20世纪80年代,在一例脑膜炎患者的腰穿脑脊液中,廖爷爷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往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大多数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此例患者脑脊液中的菌体却呈现出奇异的细长形状,就像是针形或棒形。这是什么东西?廖爷爷开始请教其他专家,结果竟没人认得这种奇怪的菌,甚至有权威人士说这恐怕是污染菌,但这个回答却让他心存疑问:“污染菌怎么会引起脑膜炎?”他没有被权威的理论束缚,继续做各种化验,并请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复旦大学一起参与实验,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种菌是致病菌,是一个特殊的菌种。廖爷爷将这种菌的菌号定名为S8012——S代表上海,8012代表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于1980年12月发现。

近30年来,廖爷爷一直在对此菌进行研究,现在已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此菌为格特隐球菌ITS C型。目前,隐球菌S8012的菌株已被国外很多著名的实验室收录并永久保存,菌株的价格也从最初的184美元/株上升到了现在的250美元/株。但是廖爷爷表示,国内如果有谁需要这一菌种,他愿意无偿赠送。

寄语年轻人

采访结束之际,廖爷爷对我们中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你们要合理利用时间,重点复习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用功学习,勤学好问。”廖爷爷还把他的座右铭送给我们:“为理想,追求不断,矢志不渝;为事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他希望我们能秉持这种精神,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今,廖爷爷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医学真菌病研究所,使之成为集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真菌病研究基地。“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长多远,有多艰难,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无怨无悔。” “院士就是战士,我要以此为起点,继续拼搏、继续战斗!”

小记者采访感言:

蔡沈磊(海门市东洲中学):从靠助学金读书的少年到如今的院士,廖院士所经历的失败和挫折,未能将他打垮,反而愈发激起了他的斗志,他不服输的勇气令我折服。

樊景星(海门市东洲中学):廖院士的教诲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的生活,立志向、定目标,为了远大的理想,年轻人定要辛勤奋斗,锲而不舍。

陆博阳(海门市东洲中学):廖院士为我们题词“天道酬勤”,我相信这不仅是他给同学们的寄语,也是他恪守的成功之道。我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客家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黄天(海门市东洲中学):廖院士把他的人生经验传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像他期盼的那样,坚定地前行,不为沿途的风景改变方向,也不为前面的风浪停下脚步。

宋天娇(海门市东洲中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廖院士学习,他热爱自己的工作,释放自己的能量,无私地照耀别人,他是平凡的,却有着非凡的心灵。

袁玺雯(海门市东洲中学):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院士面对面地对话。这一次采访活动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明白了知识是改变未来的力量,使我又一次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猜你喜欢

真菌病东洲海门市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猫鼠会谈
吃火锅的发现
新成员来了
东洲曲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江苏省海门市如何实现连续4年秸秆焚烧“零火点”?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鸭鹅常见真菌病的防治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