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残游记》看文学作品中摹声修辞格的英译

2013-03-22薛晓林

关键词:老残游记拟声词译本

顾 毅,薛晓林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为了描绘逼真的场景,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作者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现力,传达审美情感,起到“绘声绘色”的效果。传统修辞格摹声“是运用象声词来模拟声音的一种摹绘”[1]237。摹绘能增加文学作品的真实感,使读者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因文学作品呈现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理想的译者应该具有“作家的文学修养和表现力,以便在深刻理解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的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2]。本文以清刘鹗所著《老残游记》中的摹声修辞为例,对比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3]及美国汉学家哈洛德·谢迪克(Harold Shadick)译本[4],探讨文学作品中摹声修辞格的传译。

一、《老残游记》及其译本介绍

《老残游记》成书于1906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文学功底深厚,在遣词造句上独具匠心。鲁迅评说:“叙景状物,时有可观。”[5]胡适在该书亚东版(1925)的序言中说:“《老残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却不在于作者的思想,而在于作者描写风景人物的能力。”[6]814他认为“《老残游记》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滥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在这一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6]816。单从摹声词的运用上,就可见作者高超的描写技术。

《老残游记》较为著名的英译本有两个:一个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老残游记》(1947)节译本,20世纪80年代,外文局出版“熊猫丛书”介绍中国文学,《老残游记》用的就是杨译本。另一个是美国汉学家哈洛德·谢迪克的全译本,1952年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多次重印,《美国季刊》书评:“此处翻译的这部小说可以恰当地称为中国文学传统中伟大的作品之一,现在由康奈尔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这样的能手译为英文,实为幸事。”[7]译者谢迪克20世纪30年代曾在燕京大学任西语系主任、教授,他的译本较忠实于原著,“堪称目前最接近原著的英文全译本”(见谢译本书皮)。本文即从这两个译本(下文简称为“杨译本”、“谢译本”)出发,对比分析摹声格的翻译方法。

二、《老残游记》中摹声修辞格的传译

1.摹声修辞简介

摹声(一说拟声),是指人们在说话或写作时通过模仿声响而加强语言直观性、动态性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段。陈望道将摹声归入摹状,“摹状就是摹写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辞格”[8]95。摹状中除去摹写视觉,更常见的是对听觉的摹写,即摹声格,如《诗经,伐木》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等。而倪宝元将摹声纳入摹绘,认为“摹绘是运用象声词、色彩词来增加叙述的形象性和真实感的一种修辞手法”[1]236。总之,摹声的修辞效果即为利用特征性的声音唤起人们对喻指事物的想象。摹声的运用可使无声的语言变得动感活泼,使文章朗朗上口,获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摹声可分为两类:“一是直写事物的声音,二是借了对于声音所得的感觉,表现当时的气氛”[8]96。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类虽然是直写声音,但因声音源于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所以“声响”不可避免地带有说话人或作者的主观感受,如人们可用“涓涓”、“潺潺”、“淙淙”、“汩汩”多种词汇来表现溪流的声音;第二类摹声也很常见,主要是通过借助对声音的模拟来表现相通的感觉,如:头“嗡”的一声大了,脸“刷”的一声红了。摹声两类用法在《老残游记》中都出现过,如第八回中“这时候,山里本来无风,却听得树梢上呼呼地响,树上残叶漱漱地落,人面上冷气棱棱地割”,其中“呼呼”、“漱漱”属于第一类,“棱棱”属于第二类。

摹声亦为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段,“英语中onomatopoeia 一词由希腊语而来,原意是to make name(起名字),是通过仿拟相关事物的声响来构词”[9]。在语言表达效果方面,“onomatopoeia和汉语修辞拟声完全相同,都是模仿事物发出的音响,借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0]178-179。美国作家Christopher Morley 对美国费城栗树街(chestnut street)的描写便是一篇摹声的经典。有轨电车上集电弓在电线上轻轻滑动的瑟瑟声(sliding swish),车厢晃动的隆隆声(the deep rocking rumble),电车鸣锣的当当声(the clear mellow clang),西瓜车柔和悠闲的辘辘声(the soft and easy-going rumble),盲人阿里的手杖敲击地面的嗒嗒声(the vigorous tap-tap)等,构成了栗树街特有的声音,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中国文字基于象形,所谓观彼鸟迹,遂成文字,这种形象思维于摹声词上亦有体现。彭家玉认为“汉语象声词的读音比较接近所模拟的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因而它与生活比较接近,其表达方式也就比较直接。而在英语的拟声手法中,用间接方式来模拟人和物发出的声音更普遍,更为常见。比如用clap 模拟‘劈劈啪啪’的掌声。这类词是英语中的间接拟声词,它们不能直接模拟其声音,间接描述该单词所模拟的声音”[11]。

2.《老残游记》两译本摹声修辞翻译对比

王希杰认为,“摹音,就是摹声。这是诗歌作品中常见的手段,特别是民间说唱文学中更是经常运用的”[12]。《老残游记》即是说书的形式(各回以“话说”开头,“且听下回分解”结束),以“老残”视角为线索,游历风景,感受百姓人生。为了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作者在描写风景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摹声修辞格达四十余处,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写景状物中的摹声修辞及翻译。“恰当地运用摹绘可以增加叙述的鲜明性和形象性。运用摹绘来描写景物、渲染气氛,可以使读者读起来仿佛亲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得到鲜明、深刻的印象。”[1]239例如《老残游记》中的景色描写:

例1 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价响;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第二回)

(1a)The leaves were withered and rustled as they brushed against the boat,while water birds,startled by his paddle,flew away crying.[3]16

(1b)The lotus leaves,which were beginning to shrivel,brushed against the boat with a sound,ch’ih-ch’ih.Water birds,startled by the coming of people,flew cawing into the air,k’e-k’e.[4]29-30

例1 描绘的是老残在济南大明湖荡舟到历下亭所见的景色。秋末荷叶枯萎,小舟经过,不仅与荷叶擦出声响,更令水鸟惊叫飞起。两位译者都保留了原文的摹声形式。杨宪益用英语中表“树叶沙沙声”的象声词rustle 来表现摩擦的“嗤嗤”声,“(鸟兽)啼,嗥”的cry 表“格格”声。杨译文或可称为套译,即选用英语中与之对等或类似的拟声词进行翻译。但rustle,cry 两个词与quack,bark 等表达固定声音的拟声词不同,rustle 兼表翻书的声音、穿衣服的声音等,而cry 所表声音则更为泛泛。这种具体声音的淡化处理会使读者做其他的声音联想。谢译文在声音方面予以特写,先用with a sound,caw 指出声音,后用ch’ih-ch’ih,k’e-k’e 汉语发音补充具体声响,符合原文用词特色,给读者传达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风情。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谢译文中的拟声词虽摹声但却陌生,但“为了比较客观真实地展示和再现人物或事件发生的情景,创造出一些凭自己主观体验设想的拟声词,只要将特定的场景交代清楚,人们是不难理解的”[13]。制定翻译策略及方法当权衡各种因素,译文通顺但易引起误解倒不如陌生新奇但在语境支撑下可以理解。

例2 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鏦鏦弹起。这姑娘便立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第二回)

(2a)When the accompanist took up the guitar again and started playing,the girl stood up with the castanets in her left hand,holding them between her fingers and clashing them to the tune played by the guitar.[3]20

(2b)The banjo player then took up his instrument and began to pluck the strings,chen-chen,ts’ung-ts’ung.The girl stood up,took the pear-blossom castanets between the fingers of her left hand and began to clap them,ting-ting,tang-tang,in time with the banjo.[4]38

例2 描写老残在明湖居听说书时的情状。在说书高手白妞王小玉出场之前,先说弹弦子的乐手和黑妞(白妞的妹妹)的娴熟手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运用拟声词,将读者迅速带入情境,并且通过摹音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引起接受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有时汉语中的某些拟声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拟声词,因此就必须创造新的英语拟声词来表达。”[11]在例2 表现乐器的声音中,杨译文仅以clash来体现梨花简碰撞声,弦声被略掉不计,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语言文采,没有再现原作通过摹声来营造的音乐气氛。比较而言,谢译文采用“汉语发音”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用词,忠实地再现了“弦子”和“梨花简”这两个中国独有的乐器的声音,而且译文中的象声词统一后置,使整个句子结构整齐而富有节奏,增加了摹声营造的语言动感美。

(2)刻画人物方面的摹声修辞及翻译。在刻画人物方面,“恰当运用‘摹绘’来描绘人物形象,可以使人物形象清晰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还可以把作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明白地表达出来,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强烈地抒发出来”[1]240。例如下文两个例子:

例3 翠环坐在炕沿上,无事做,拿着弦子,崩儿崩儿价拨弄着顽。(第十二回)

(3a)While Emerald Ring,sitting on the edge of the bed with nothing to do,took her guitar and toyed with the strings.[3]117

(3b)Ts’ui-huan sat on the edge of the k’ang.Having nothing to do she took a banjo and began to

strum idly,peng-erh,peng-erh.[4]298

例4 翠环听罢,赶紧忍住泪,骨咚骨咚替他们每人磕了几个响头。(第十四回)

(4a)Hearing this Emerald Ring at once restrained her tears and knocked her head on the ground before them with resounding thumps.[3]142

(4b)When Ts’ui-huan heard this,she immediately stopped crying and performed several resounding kowtows before each of them,ku-tong,ku-tong.[4]344

在这两个例子中,去掉摹声词,原文也依然通顺,加上摹声词,立刻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所塑造人物的情感。翠环是困于青楼的良家女子,通过描绘其无聊的崩弦声、实诚的磕头声,侧面突出了她率直的性格,她与烟花之地的格格不入以及无助的遭遇下恳切的求助。两篇译文的差别在于杨译文中没有“崩弦声”、“磕头声”的描绘。toy with the strings,with resounding thumps 虽已按英语方式间接描摹了声响,但没有原作的“崩儿崩儿”、“骨咚骨咚”声的引导,读者很难从译文中了解到翠环当时的心境。谢译文补充了声音,使原文呈现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但谢译本也并非一味地对摹声词采用“拼音后置”的翻译方法,在个别情况下,也同杨译文一样,用英语间接摹声方式来译原文中的直接摹声词。例如描写老残为避免为官宦服务,驾船逃跑的情形:“却好本日是东南风,挂起帆来,‘呼呼’的去了。走到太阳将要落山,已到了齐河县城,抛锚住下。”译文:“Luckily that day there was a southeast wind,the sail was hoisted,and they were blown along....”[4]80再如,描写老残对吏治的黑暗触景生情,暗自垂泪:“又见那老鸦有一阵‘刮刮’的叫了几声,仿佛他不是号寒啼饥,却是为有言论自由的乐趣,来骄这曹州府百姓似的。”译文:“Again he heard a strident outburst of cawing from the rooks,as if they were not crying out from cold and hunger but rather showing off to the people of Ts’aochoufu because they enjoyed freedom of speech.”[4]132虽然这两处也涉及景物及人物,但在渲染气氛或突出人物性格上并不显突出,而只是在叙述中一带而过。再有,如果译者将象声词用汉语拼音后置,一方面不利于前后文的连贯,另一方面,营造出阅读效果带有音乐性,也不合原作情怀,亦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摹声词的翻译应据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比《老残游记》两译本,杨译本对摹声词的翻译趋向隐化、归化,有时省略不见,有时以相关的英文象声词进行替代,语言通顺易懂。谢迪克则按其“努力做到紧靠原文,又一直注意英语的可读性”(译本序言)的翻译理念,对摹声词多采用异化策略,以“汉语发音”方式进行后置补充,于译文中将摹声词凸显出来。这种依照“原音”的看似笨拙的翻译方式,从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行文的“流畅”,却保留了“原作风貌”,译文不仅在语境支撑下可以令读者接受,还可因保留了语言特色给英文读者带来新奇感。从这点看,谢译的摹声翻译方法较有新意。这也反映出译界许多人的共识,即“在翻译中应当尽可能采用直译的办法,即在用词上和修辞结构上都与原文一致,做到形神皆似,这种最臻上乘”[10]183-184。

三、结 语

鲁迅认为,“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只求易懂,不如创作……它(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懂,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14]。鲁迅亦曾形象地比喻译文:“(不过)它还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14]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今天,目标读者对“中国情调”会有所期待,而如何使中国文学译作能够为英语读者理解、接受但同时又能保持中文原作的风姿,对译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罗新璋认为,“文学翻译,固然是翻译,但不应该忘记文学。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文学翻译,自然也该是一种艺术实践。文学语言,不仅具有语义信息传达功能,更具有审美功能”[15]。就文学作品中摹声修辞的翻译来说,还要视摹声词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其翻译方法,包括属于间接摹声还是直接摹声,摹声词是否反映汉语文化中独特的事物,摹声词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上的作用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摹声修辞的翻译呈现原文意趣,创造审美价值。

[1]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郑海凌.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J].中国翻译,1998(6):5.

[3]YANG Xianyi.The travels of Lao Ca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5.

[4]SHADICK H.The travels of Lao Ts’an[M].Nanjing:Yilin Press,2005.

[5]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65.

[6]胡 适.胡适文存三集[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

[7]许冬平.翻译理论和编辑理论对编辑的指导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6):61.

[8]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9]万石建.英汉拟声词对比[J].外语研究,2006(5):23.

[10]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1]彭家玉.汉英拟声词异同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7-48.

[12]王希杰.修辞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563.

[13]徐 鹏.修辞和语用——汉英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79.

[14]鲁 迅.“题未定”草[G]//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01.

[15]罗新璋.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M]//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1983—1992).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66.

猜你喜欢

老残游记拟声词译本
读《老残游记》,寻迹另一番江湖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老残游记》西班牙语版出版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江妤歆??《节录·老残游记》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