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的艰辛
—— 重评黄谷柳《虾球传》

2013-03-18计红芳

关键词:龙大香江游击队

计红芳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成长的艰辛
—— 重评黄谷柳《虾球传》

计红芳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虾球经过香江流浪之旅的开启、珠江世事的浮沉、东江革命熔炉的锻炼,在成长的艰辛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完成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虾球传》;流浪;浮沉;革命

黄谷柳写于1947年的《虾球传》①参见: 黄谷柳. 虾球传[M]. 香港: 新民主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6. 以下内容凡出于此文, 不再一一作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它横跨香港与内地两个空间,着重刻画了虾球如何从一个香港贫穷少年逐步成长为内地游击队小战士的故事。虽然时隔初版已经六十多年,但是其思想艺术魅力犹存。当我再读这本经典,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遭际命运时刻揪住我的内心。撇开人物成长的革命蕴含,更让我着迷的是作为个体,虾球是如何一步步经过各种磨难,认清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最后实现人生价值,长大成人。无疑,这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

成长小说源自西方,由追求个性自由的“成长维度”和古板保守的“教育维度”相互影响交织而成,其形成演变大体完成于德、英、美三国[1]。成长小说是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有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语法。鲍• 托马舍夫斯基把叙事基本语法称为主因素,他说:“类别的特征,即组织作品的结构的手法,是主要的手法,也就是说,创作艺术整体所必需的其他一切手法都从属于它。主要的手法称为主因素。全部主因素是决定形成类别的要素。”[2]《虾球传》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虾球经历了某些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经过生理、心理、认知和情感的多重考验后,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困惑、迷惘,在他人的引导下,最终走向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它的主因素就是虾球在“他人引导”下,“历尽考验”终于“长大成人”,其余的因素都是围绕着这个主因素进行的。在《虾球传》中,“成长”和“教育”意味着十五岁离开母亲的流浪儿虾球,独自闯进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从香江到珠江,误入黑社会当王狗仔、鳄鱼头的马仔,做扒手,搞走私,弄赌博,甚至蹲监狱,历尽磨难与艰辛,不断挣扎奋斗,认清自己,最后终于找到人生的方向,正式加入游击队,成了一名革命小战士。

在流浪成长的历程中,给予人生教训的有王狗仔、鳄鱼头等,起正面引导作用的有丁大哥、龙大副、三姐等,还有和亚娣、小玲、蟹王七、牛仔等人的爱情和友情的滋润。在这些人的引导之下,虾球经过一系列的人生考验和情感体验之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这个成长小说框架中,流浪和爱情的故事只是表面的,或者说是某种考验,重要的是成长的艰辛中虾球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本文以香江风雨、珠海风云、东江风浪等几个成长阶段,结合主人公虾球与王狗仔、鳄鱼头、丁大哥等人的恩怨起伏,探讨成长小说中相应的关于香江人生流浪之旅的开启、珠江世事浮沉的旅程、东江革命熔炉的锻炼成长,及在此过程中寻找人生目标,追寻生命真谛和人生终极意义的心灵探索,以期达到对《虾球传》的深度解读。

一、香江风雨:流浪

在香江篇中,年少的虾球因为生活艰辛,再加上无法忍受妈妈的打骂,十五岁就开始独立闯荡江湖。面对五光十色的英殖民地香港,他迷惑万分,糊里糊涂中竟成了王狗仔那张罗网中的一尾小鱼。这就是虾球人生流浪的起点,一开始的误入歧途也预示着虾球未来生命之旅的不平坦。果然,第一次出海“钓鱼”(走私)就被王狗仔耍了,差点被警察抓走。侥幸逃回的虾球有了回家的强烈欲望,可是妈妈一顿爱恨交织的打骂彻底把虾球赶上了流浪之旅。

更不幸的是,才从狼窝出来的虾球误打误撞地进入了鳄鱼头的虎穴深渊,从此他的命运起伏,和鳄鱼头连在了一起。虾球成了鳄鱼头的手下,他帮助鳄鱼头爆仓、走私货物,机灵能干的虾球很得鳄鱼头器重。然而,在这个恶狗抢食的世界中,鳄鱼头终于出事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自私狡诈的鳄鱼头撇下妻子携款独自逃命,更不用说顾上虾球之类的小喽啰了。虾球成了替罪羊,在赤柱监狱呆了三个月。

出狱后的虾球再次流浪,无奈之中又成了王狗仔的马仔。这一次的生活教训尤为惨痛。当扒手居然偷了十五年在外工作回港探亲的父亲的血汗钱,导致父亲的精神失常。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家庭团聚的幸福却又被这无情的事实击垮了。

人生真是变幻莫测,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虾球才流浪一年就经历了各种风雨,并且尝到了初恋失败的痛彻心扉的滋味。船家女亚娣姐姐般的关爱照顾让虾球体会到了女人的温暖,这让虾球激动不已,激发了他朦胧美好的男女之情。送给亚娣的火鸡、桌布、彩碟、金耳环,寄托了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的全部真心和热情,然而蟹王七和亚娣白宫旅店亲昵的情状无疑是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虾球稚嫩纯真的爱情幻想。“正如爱默生所说:‘一个心灵也许沉思了若干年,可是所得到的自我了解还不如恋人的爱情在一天中所教给的多。’只是,我们的成长小说中的爱情所教给主人公的,大多是梦的破碎和‘长成’后的心碎。”[3]爱情的失败、父亲的病重、生活的打击一齐袭来,痛苦、难过、迷茫、悔恨的虾球无言面对父母,下定决心回祖国内地寻找丁大哥。

在“香江风雨”这个篇章中,虾球盲目空洞的挣扎奋斗留下了很多令人思考的问题:该往何处去,去做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二、珠江风云:浮沉

在香港就认识的自卫队成员丁大哥很早就在虾球心里留下了良好印象,这是虾球与游击队最早的接触,是革命意识最初的萌芽,它为下文虾球回内地珠江寻找丁大哥埋下了线索。在第二个篇章中,虾球所有的世事浮沉都与寻找游击队员丁大哥有关。

虾球先是被当做劫持大鹏湾警察所枪支的游击队员嫌疑犯关押,然后被“三不怕”唐舰长抓了做壮丁,去充当国民党的炮灰。他半路机智逃跑躲进了孤儿院,被孤儿院拒收以后在西濠口与丁大哥的偶遇,这是虾球寻找游击队之旅中的第一个转机。读者期盼着丁大哥带他回部队,可是丁大哥过于理性的冷淡态度使得虾球再次茫然无措。受挫回到现实世界中的虾球,猛然发现生活的复杂性和悲剧性,成长不再是“为学日益”的过程,而慢慢变成了“为学日损”[4]。走投无路之际他再次遇到鳄鱼头、蟹王七、亚娣等,绝处逢生的虾球再次跟着鳄鱼头混日子,命运似乎在此轮回。

如果没有鳄鱼头的差舰的沉没,没有患难之友牛仔的死去,虾球的人生也许不会有什么改变了。然而,又一次沉重的考验来临。鳄鱼头恶性不改,为了保命,残忍地把企图爬上救生艇的牛仔等人打死了。面对与好友死别的沉痛,虾球回顾并反思自己流浪一年多挣扎求生所走过的道路,所认识的人,所做的事,他开始成长起来。他慢慢意识到,打游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一个人是好是坏也不是那么容易看清楚,甚至开始意识到团结起来做活比一个人单枪匹马求生好得多的道理,这是他从生活的旋流里游泳挣扎了无数日子才深切感受到的。故事叙述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黄谷柳在塑造虾球这个流浪儿的革命成长之路时,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完全按照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来进行的,并且有着现实的生活依据。

三、东江风浪:革命

如果说牛仔的惨死、鳄鱼头的残忍迫使虾球再一次意识到鳄鱼头为自己私利、游击队为人民大众的不同,有了“革命”的模糊概念,那么同一条船上龙大副宣讲的道理则使“革命”的概念日渐清晰。在虾球的革命征途上,龙大副的引导不可忽视,虽然龙大副本身是个只会高谈书本理论没有实际革命斗争经验的知识分子,但他渊博的知识、透辟的分析和耐心的讲解,使得虾球慢慢懂得“革命”是什么。三洲渡船上,游击队女队员“三姐”和婉而又严肃的神情、入情入理的讲话,再度燃起了虾球投奔游击队的激情。可惜的是,这一次虾球又没能如愿。

接着,和林四海等共同经营茶室之梦的破碎,梦碎后龙大副心灰意冷打算独自回乡下寻生活,激发了虾球思索“依赖”与“独立”、“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他决定选择自己既定的上山打游击的目标独自前行。我们可以看到,摆脱依赖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虽然这时的虾球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游击队小战士,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长大了。更重要的是,龙大副的言行不一致激发了虾球思考革命“理论”和战斗“实践”之间的重要问题,这是他迈向成熟的很重要的一步。

在这以后的人生旅程中,虾球不断地思索行走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并思考如何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来。和亚炳的相识给虾球提供了一个与游击队员三姐、丁大哥再次接触的契机。虾球带领流浪难童在陈家祠国民党自卫队爆仓巧夺机枪,送给三姐他们一份珍贵的见面礼,从此虾球终于如愿成为游击队正式的革命小战士了。他激动,他快乐,激动的是他终于如愿以偿,快乐的是他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小扒手了,而被大家看作是一个站起来的新人了!这是“人”的价值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虾球是如何在新旧混杂的思想矛盾中一步步辨清方向,接受血与火的考验,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革命战士。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三姐和丁大哥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丁大哥可以说已经摆脱了前阵子革命工作的幼稚,耐心细致地跟他讲解革命道理,解除虾球心中的困惑,并在其他同志对派虾球做卧底不放心的情况下,对虾球充分信任,最大限度发挥虾球的潜能,派他回到鳄鱼头老巢,成为游击队伸入敌营的触须,最后依靠虾球传递出来的情报成功地击败了鳄鱼头的部队。小说虽然还有最后一部没有完成,但是根据情节的合理推进以及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我们基本可以想象虾球在革命的风浪中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和生命的归属,并在革命的大熔炉中得到不断的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虾球的“成长”,看到了生活、爱情、战争给予他的“教育”,经历了从香港到广州再到东江游击队根据地的风风雨雨,虾球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情感上,包括对革命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虾球传》虽是一部革命题材的成长小说,但它对不同领域的读者的成长之路有着相当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1] 芮喻萍.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1.

[2] 鲍•托马舍夫斯基. 主题[C] // 托多罗夫. 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 蔡鸿滨,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38.

[3] 施战军. 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的生成[J]. 文艺研究, 2006, (11): 4-11.

[4] 王炎. 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 欧洲成长教育小说叙事的时间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95.

Hard Growth—— Revaluation of Biography of Xiaqiu

JI Hongf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China 215500)

After the wandering along Xiangjiang, ups and downs around Zhujiang, and the honing in Dongjiang revolution, Xiaqiu understands the value of life in the hard growth and achieves the cognition of his own identity.

Biography of Xiaqiu; Wandering; Ups and Downs; Revolution

I206

:A

:1674-3555(2013)06-0026-04

10.3875/j.issn.1674-3555.2013.06.00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付昌玲)

2013-06-15

计红芳(1972- ),女,江苏常熟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猜你喜欢

龙大香江游击队
外星许愿机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守卫香江第一舰
龙虾池
春来香江(外二首)
传奇才女林燕妮:香江一抹粉红
村长请吃饭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