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2013-03-03张志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星状内耳突发性

张志卓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邢台 054000)

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张志卓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麻醉科,河北邢台 054000)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听力受损者;星状神经节;治疗结果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d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1],除第Ⅷ对脑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或体征[2]。临床上多采用高

压氧、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主因原因不明的听力突然下降,均为单耳突发性耳聋,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改变,内科系统检查无基础性病变,电测听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19~62岁,平均38.6岁,病程1~17d。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耳堵塞感,其中伴昡晕者6例。2组平均听力损失分别为48.0 dbHL、49.5dbHL。2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及伴随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①活血化瘀药物,生理盐水200mL加川芎嗪120mg静脉滴注1次/d,5%葡萄糖250mL加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②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医用高压氧舱,加减压时间分别为25min,稳压后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0.22kPa,吸氧60min,分2次,30 min/次,中间休息5 min呼吸空气,治疗1次/d,12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向所阻滞的对侧转45°,肩下垫枕,头后仰,以驱使食道偏于横突的一侧。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微微张口。术者用手指触知气管和胸锁乳突肌,将胸锁乳突肌拉向外侧,同时把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也移向外侧。在环状软骨水平触得的最突出骨质为C6横突结节,以C6横突结节为穿刺目标用神经刺激阻滞针,在结节的正中位刺入至骨质,退针0.5cm固定穿刺针抽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0.1%罗哌卡因10mL,以出现Horner综合征为星状神经节阻滞有效标志,常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色潮红、鼻塞、睑结膜充血、出汗等。

1.3 疗效评定:采用中华医学会耳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分级标准[3],在250~4 000Hz各频率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为治愈;听力在上述频率平均提高30dbHL以上为显效;听力在上述频率平均提高15~30dbHL为有效;听力在上述频率平均<15dbHL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数)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为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多为单侧,可为轻中、重度,甚至全聋。其发病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阶段研究主要倾向于病毒感染学说和内耳供血障碍学说。有研究[4]报道5%~7%突聋是由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诱发的,内听动脉痉挛、栓塞等情况使供应内耳的营养发生障碍而发病,螺旋器缺氧性损害是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突发性耳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据统计[5],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以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白领、学生居多,占63%。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心身疾病,劳累、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睡眠不足也是年轻人患突发性耳聋的常见诱因[6]。

治疗突发性耳聋关键是消除内耳局部组织水肿,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扩张血管。临床上多采用高压氧+活血化瘀药物等综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星状神经节位于颈后血鞘管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属于自主神经交感链,支配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及痛觉传导等[7]。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制主要在于增加脑及颈内动脉血流量,调节下丘脑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末梢血管扩张;并可同时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肽的释放而阻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从而扩张血管管径,增加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及组织代谢。配合高压氧疗法可显著地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内耳听觉器官的缺氧状态,使其促进听觉神经功能恢复。罗哌卡因具有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作用时间长的

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0.1%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收到较好的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状神经节置管阻滞为有创性治疗方法,通过精心细致的操作,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总之,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星状神经节阻滞与高压氧+药物综合治疗提高了有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应用中需注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志谢:本文承蒙耳鼻喉科范爱英主任悉心指导,不胜感谢!)

[1] 张方,李文杰.高压氧配合天麻素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68.

[2] 梁丹,黎万荣.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2):595-597.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8):569.

[4] 王玲玲,邱建新,杨克林,等.突发性耳聋治疗的进展[J].安徽医学,2005,26(6):547-548.

[5] 刘桂梅,陈冬兰,欧子苗,等.探讨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7):577-580.

[6] 吕丽,江虹,李文杰,等.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及应对方式[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7):155-158.

[7] 蒋文臣,郑宝森.星状神经节阻滞[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106-141.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64.437

B

1007-3205(2013)01-0095-03

2012-04-15;

2012-07-12

邢台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11ZC136)

张志卓(1977-),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1.040

猜你喜欢

星状内耳突发性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恐龙内耳的秘密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于Otsu法的内耳MRI图像三维快速分割的研究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的显微影像解剖学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