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经颅多普勒对儿童偏头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2013-03-03麻继红蒋国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经颅偏头痛多普勒

麻继红,蒋国卿

(1.河北省中医院功能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2.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

应用经颅多普勒对儿童偏头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麻继红1,蒋国卿2

(1.河北省中医院功能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2.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7)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痛患儿进行TCD检查,分别记录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BA)血流速度、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特点,并与67例健康儿童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偏头痛患儿TCD异常率为94.7%,与健康儿童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D检查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偏头痛;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血流速度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与学习,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但普遍认为与颅内血管舒缩异常有关。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作为一种无创检查,简单易行,易于被儿童接受,为了探讨其在儿童偏头痛中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将在我院确诊治疗的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儿70例及健康儿童67例的TCD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儿70例,偏头痛诊断均符合国际诊断标准,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4~14岁,平均(9.52±2.24)岁;同时选择67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男性29例,女性38例,年龄4~14岁,平均(9.49±2.09)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应用中美合资德力凯公司EMS-9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测系统,用2MHz脉冲探头分别放置于颞窗、枕窗,检测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BA)血流速度及频谱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TCD诊断参照焦明德等著《临床多普勒超声学》[1]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应用TCD检测偏头痛患儿70例,共计血管630根,其中血流异常血管596根,异常率为94.7%。MCA血流异常462根,占偏头痛患儿血管

总异常根数的77.6%;ACA血流异常75根,占偏头痛患儿血管总异常根数的12.5%;PCA血流异常28根,占偏头痛患儿血管总异常根数的4.7%;VA血流异常18根,占偏头痛患儿血管总异常根数的3.1%;BA血流异常13根,占偏头痛患儿血管总异常根数的2.1%。偏头痛患儿MCA血流异常率最高。检测健康儿童67例,共计血管603根,其中血流异常血管31根,异常率5.3%。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血管血流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血管异常情况比较

3 讨论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详。多数学者认同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于脑血管痉挛后继发血管扩张引起的。但是,该学说一直缺乏客观可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指标。TCD检测技术的引入,开创了非创伤性脑部血管动力学检查的新纪元,用其检测颅内血管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脉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指标,对判断脑血管是否处于痉挛、扩张或供血不足等病理生理状态,提供了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的客观指标[2],已逐渐成为检查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起到了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技术无法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儿科检查中,日益受到重视[3]。

偏头痛的发病与年龄有关。首先,青少年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发育尚不健全,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使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因而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4]。患者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其发病多有诱因,如精神过度紧张、睡眠休息不好、受寒冷刺激后等。其次,青少年患者血管壁的弹性较好,血液流动速度较高。临床工作中,随年龄增长,以偏头痛就诊的患者减少,这说明随年龄增长,血管壁弹性降低,偏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患儿多表现为MCA血流速度异常(77.6%),其次为ACA血流速度异常(12.5%),极少数表现为PCA、VA、BA血流速度异常(9.9%)。偏头痛患儿血流的异常主要出现在MCA,与徐金元等[5]报道一致。这主要是由于MCA是颅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它供应大脑半球所需血量的80%,其血流情况基本反映了颅内动脉系统幕上血流状况,流速的变化反映出脑动脉管腔大小及血流量,即偏头痛患儿存在着颅内动脉舒缩功能的异常。血液流速异常的表现为流速增快,本研究未观察到血流减慢患者,这可能与观察的病例均是儿童有关。

TCD检测的血流速异常与偏头痛的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能准确反映偏头痛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仅对偏头痛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为治疗提供参考,血流速度的改变是临床用药重要的客观依据,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儿的血管机能状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血管活性药物,同时应用TCD动态观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为评价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是动态观察治疗效果的有效、安全方式[6]。因此,我们认为TCD对于儿童患者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1] 焦明德,田家玮,任卫东,等.临床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7.

[2] 周立春,贾伟华,岳宗云.经颅多普勒在原发性头痛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6):553-554.

[3] 徐泳华,肖政辉,祝益民,等.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昏迷危重患儿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1):894-897.

[4] 刘若卓,于生元.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2,8(4):225-228.

[5] 徐金元,龚敏操.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8):485-486.

[6] 何颖慧.经颅多普勒在小儿脑炎的应用研究[J].临床研究,2007,4(2):78-79.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47.2

B

1007-3205(2013)01-0082-02

2012-03-12;

2012-05-06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度科研计划项目(2010096)

麻继红(196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医学超声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1.034

猜你喜欢

经颅偏头痛多普勒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