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9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2013-02-14陈凤麟

天津护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头罩足月儿血氧

陈凤麟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 20024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7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经过积极抢救并加强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全部病例均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按出生后1分钟的Apgar评分标准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2]。

1.2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79例,男47例,女32例。重度窒息18例,轻度窒息61例;足月儿61例,早产儿11例,足月小样儿7例。伴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伴颅内出血2例。

2 护理

2.1 保暖 当新生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时可减少耗氧[3],使耗氧量最低,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少,从而增加新生儿复苏后进一步抢救成功的机会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本组患儿入院后首先置于远红外抢救台上进行复温,台温调至31℃,肤温调至34℃,每小时测患儿肛温1次,约30 min能使体温升高1℃。当肛温升至36.5~37℃左右,病情稳定、足月儿、体重>2 kg者可下抢救台用热水袋保暖。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先放置暖箱保温,暖箱的温、湿度根据患儿体重及出生日龄调节至适中温度。保持室温在 24~26℃,相对湿度 55%~65%。

2.2 保持气道通畅 79例患儿因气道分泌物多均及时吸净口鼻腔、气管内分泌物。3例有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防止胃内吸入污染胎粪及羊水返流引发再次吸入,给予生理盐水洗胃,温度30~32℃。

2.3 吸氧 根据患儿情况不同,可采取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甚至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缺氧。吸氧时采用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调节给氧方式和浓度,当血氧饱和度≥95%时,间断鼻导管吸氧(0.5~1 L/min)或不吸氧;当血氧饱和度在85%~94%时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当血氧饱和度<85%时,可给头罩吸氧(5 L/min)。本组55例足月儿给予鼻导管吸氧0.5~1 L/min,3例早产儿及3例低体重儿给予鼻导管吸氧0.3~0.5 L/min,11例重度窒息伴并发症患儿给予头罩给氧,选择与患儿相适应的头罩,头罩过小不利于CO2排出,头罩过大氧气易外溢,二者均可降低实际吸氧浓度,本组头罩给氧流量5~8 L/min,给氧时间均未超过5天,缺氧改善后改为鼻导管吸氧。本组患儿中有7例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组织缺氧。

2.4 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供给 按医嘱给予抗感染、止痉、纠酸等处理,对于重度窒息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注意补液量及补液速度,生后 3 天内保持液体总量 50~70 mL/(kg·d),按医嘱以输液泵维持输液,使足月儿平均血压保持在50 mmHg(1 mmHg=0.133 kPa), 体重<2 kg 患儿保持在 35~40 mmHg。对于伴颅内出血患儿,注意头部制动,检查及操作尽量在婴儿床上进行,尽量少搬动,静脉输注时少用头皮静脉,采血及静脉输注时动作宜轻柔。

2.5 机械通气护理 本组7例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测加湿器水温及水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湿润,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气管插管处固定牢固,随时观察并记录口外插管长度,防止插管滑落。根据病情的转变调节呼吸机的参数。

2.6 加强监护,维持血糖稳定 患儿取侧卧位以免胃内分泌物返流入气管再度引起窒息或发生吸入性肺炎,床旁备抢救物品,进行心电和呼吸监护。维持患儿血糖处于正常高限(4~5 mmol/L),根据血糖浓度调节滴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7 合理喂养 窒息可引起胃肠激素分泌紊乱至腹胀、胃潴留、呕血、便血[4],故窒息新生儿不宜过早哺乳,对于吸吮反射较弱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给予经鼻胃管喂养,逐步过渡至经口喂养。鼻饲喂养选择细软胃管,防止食管及胃黏膜损伤,采用少量多次喂奶法。以母乳喂养最好,本组患儿根据病情2~5天后有母乳的将母乳挤出后喂养,无母乳的给予人工喂养,注意观察有无溢奶、腹胀、紫绀等情况,如有腹胀发生,立即停止喂养。

2.8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 新生儿抵抗力低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加强环境管理,定时通风,空气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院内感染,每季度对工作人员做一次咽拭子培养,对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工作。

2.9 安慰家长,做好心理护理 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解答有关问题,做好解释工作,及时让家属知情同意,耐心细致解答病情,介绍有关医学基础知识,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信任和配合,尤其对于母亲,良好的心态能保证乳汁充分分泌,以助母乳喂养。新生儿窒息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部分症状可在新生儿期出现,但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期不能反应,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反应出来[5]。因此,患儿出院后指导家长观察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加强对患儿视觉、听觉、语言等训练,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可减少致残的发生。

3 转归

本组重度窒息患儿中有7例经气管插管加压吸氧后由产房收治新生儿病房,入病房后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3例伴有胎粪吸入综合征,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79例窒息患儿中67例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血指标及CT等正常后治愈出院,10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但体重仍偏轻<2.4 kg予好转出院,家长自行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

4 小结

窒息新生儿抢救中,保暖、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加强监护、合理喂养等为重点,本组79例患儿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无死亡病例发生。因此,加强复苏后的护理,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窒息儿生存质量。

〔1〕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8-80.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34-238.

〔3〕金汉珍,黄德珉,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2.

〔4〕方秀娟,饶恕,易芳.重度窒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7):801-802.

〔5〕莫玉琼.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78-280.

猜你喜欢

头罩足月儿血氧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氨基酸浓度的比较
基于非结构嵌套网格的低空大动压头罩分离数值模拟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近足月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超声速氟化镁红外头罩热强度失效判别准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