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选项学生横板正手攻球技术特点调查

2013-02-08郑伟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攻球小臂姿势

□ 郑伟(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乒乓球正手击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掌握好正手攻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校的乒乓球教学中,正手击球是难度最高的技术,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它对学生的乒乓球水平具有决定作用。由于在校乒乓球选项的学生大多没有进行过乒乓球专项的训练,基础薄弱,使其在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本校乒乓球选项学生横板正手攻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对横板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即抽取大连大学乒乓球选项班横板握拍学生150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期刊和书籍等资料,为研究更好的进行提供理论参考。

(2)问卷调查法。针对横板握法的学生在乒乓球正手攻球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95.3%,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90%。

(3)数理统计法。应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横板握法的特点

众所周知,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握拍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拍握法和横板握法,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打法。横板握法在同一方向作削球或攻球时,指法的变化不大,易攻善守,适宜作攻削结合的全面打法。而且用横板握法的控制范围大,既可以慢制快,以柔克刚,利用下旋球压制直拍抽杀,以逼角、变线扰乱握直拍运动员的阵脚,所以传统的横板运动员都是采用以削为主或攻削结合的打法。近年来横板运动员更发展出正、反手拉弧圈球的打法,令横板的传统打法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横板握法运动员最近十几年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优于直拍握法的运动员,如王励勤、马龙、张继科等,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会选择横板握法。

2.2、横板正手攻球动作分析

在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教学过程中,要求站位距离球台四十至五十公分左右。引拍时,看清来球的落点,身体自然右转,球拍横摆至身体右侧,手腕略放松、稍下垂外展,拍面向前,球拍基本垂直或略微前倾。球落到台面上以后,高点期向前迎球挥拍。挥拍时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向前上方作弧形摆动。接触球的瞬间,食指压拍,保持球拍向前倾,使接触球的时候有一个包球的动作。接触球以后,小臂内旋时,顺势向前上方摆动,挥至前额的高度,完成击球后迅速还原,回到原来的准备姿势。

(1)横板正手攻球准备姿势的学习情况。在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准备姿势要在准备击球时上体前倾,能够保持注意力,使身体重心前移,提高移动速度。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业余的,不用像专业队员那样认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怕被人笑话等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心过高的问题,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本校乒乓球选项学生每周一次课,练习时间有限,练球机会少,又不按照要求来,学习效果效果较差。如表1所示,在准备姿势的学习过程中,能否按照教师的讲解的要求去做,仅有43个学生选择“是”,占到学生总数的31.85%;“准备姿势时重心是否落在前脚掌上”的选项,有65人能够做到,占48.15%;在“上体是否前倾、含胸收腹”的选项上,选择“是”的学生更少,仅有48人;准备姿势过程中,能否正视前方看准来球的选项上,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是”,达到了92.59%。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横板正手攻球的准备姿势过程中,大多数的同学能够做到目视前方,盯准发球,但更多的学生是站桩式的打球,重心过高,含胸收腹做不到,也仅有不到一半的同学的重心能放到前脚掌上,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当重点强调的。

表1 横板正手攻球准备姿势学习情况的统计(N=135)

(2)横板正手攻球引拍技术的学习情况。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的正确引拍姿势是:以右手持拍者为例,需以身体为轴,转动腰部,左脚蹬地帮助身体重心从中间移动到右脚上,同时左脚尖稍右倾。肩膀放松,大臂外展带动小臂,持拍手手腕放松,略微下垂。正手攻球时,充分的转体有利于瞬间身体的协调发力,击出的球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所以,在引拍这个环节转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引拍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转体不充分,重心不换脚,向后拉肘、翘腕等。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仅有38个学生(占28.15%)能够做到以身体为轴转体,仍有很多学生做不到(71.85%),可能是由于在引拍过程中忽略了这个环节,没有形成良好的动作定型。45个学生(33.33%)能够体会到重心的移动,进行换脚,重心转移有利于把下肢蹬地的力量传导至上肢,攻球时才会做到协调发力,击出的球才会更加有质量,盲目的运用手臂的挥动击球不能基础高质量的回球;引拍拉肘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达到了68.89%,有93个学生,翘腕的学生也有63个,占46.67%。在引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徒手动作,或者利用多球练习来纠正。

表2 横板正手攻球引拍技术学习情况的统计(N=135)

(3)横板正手攻球技术的学习情况。正手攻球开始发力时,右脚稍稍蹬地转体,重心迅速移至左脚,大臂在击球后自然前送,小臂注意向前收臂,击球的高点期,接触球以后顺势前送。正手攻球时,蹬地转体、收臂是挥拍击球这个环节最难掌握的一个部分。好的乒乓球选手是非常会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充分的把身体的力量发挥出来。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充分调动起身体的各个环节,完全依靠手臂力量击球。经常会见到下面的几种错误:一、没有重心转移,导致动作不紧凑,典型的抡胳膊打球;二、翻肘。打球时,接触球以后,肘关节翘起来,球拍向下走,没有向前上挥至额前的动作;三、碰球。在击球时,碰到球以后就马上收回,没有多余的过程。四、手臂挥拍不合理。击球时手臂的运动包含了大臂和小臂,其中小臂的收缩加速是关键,不可以夹紧而导致动作僵化。如表3所示,在横板正手攻球的学习过程中,有71.11%的学生能够体会到蹬地转体,能够转移重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挥拍时手臂动作是合理的,占到62.22%(84人);87.41%的学生能够在高点期击球,这可能和初学者的球速比较慢,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高点期击球有关;有65人在击球时有翻肘的现象,占到总数的48.15%,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改正。在正手攻球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球练习和徒手挥拍来改进、巩固自己的动作。在练习的时候,最好每次都提醒自己,注意重心的移动,用身体重心控制发力,单纯的抡胳膊不但时间长了会很累,击球的质量也很差,不能控制好球的线路和方向。

表3 横板正手攻球技术学习情况的统计(N=135)

(4)横板正手攻球还原技术的学习情况。正手攻球发力击球结束时,一定尽快还原成准备姿势,调整姿势,判断来球准备引拍,迎接下一板击球。还原技术总是被初学者所忽视,当竞技水平提高时,其重要性会逐渐凸显出来,只有迅速还原的选手才能更清晰、冷静地判断对方的来球,才能做好下一次击球。乒乓球运动时一项高速度的运动,成败就在一瞬间,因此,任何动作都是至关重要的,还原技术也不例外。表4所示,横板正手攻球后,有94.8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还原成准备姿势,仅有5.19%的学生认为自己还不能迅速调整到位。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击球后,发出指令,要求其听到指令后迅速还原,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表4 横板正手攻球还原技术学习情况的统计(N=135)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部分学生在正手攻球时的准备姿势、引拍、攻球和还原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对正确的动作方法概念不清楚。

(2)横板正手攻球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动作,不能够分解开来进行训练,因此学习、改进难度很大,可以通过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进行多球反复练习来改进提高。

(3)横板正手攻球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练习,避免问题的发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数水平。

3.2、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正手攻球握拍方法的理论学习,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示范动作的质量,同时学生也要认真观察教师引拍环节的各个部分,找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徒手训练和多球训练,从而不断的巩固提高横板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

[1]李丽,刘欣.对乒乓球击球动作结构的新认识[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8,(04).

[2]汪浩.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与训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吴国梁.乒乓球正手攻球常见技术错误与肩部损伤关系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

[4]徐君伟.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J].内江科技.2009,(01).

[5]金艳秋,张来顺.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方法的尝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猜你喜欢

攻球小臂姿势
食品搬运机器人小臂的静态分析与优化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210kg工业机器人小臂模块化结构设计
码垛机器人小臂结构轻量化设计*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表象训练对学生乒乓球正手攻球学习的影响
乒乓球正手攻球击球点如何掌握的几点浅见
浅谈青少年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学方法
影响乒乓球选项课正手攻球教学效果原因探析